張悅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邊陲,教育環境相對落后,尤其是南疆各地州,為了縮短教育差距,大學生頂崗實習支教應運而生。采用調查問卷形式對在和田、沙雅實習支教的美術師范生實習支教資源進行了調查和初步探索,并做了SWOT分析,為以后美術師范生實習支教提供幫助及促進南疆美術教育發展盡一點微薄之力。
關鍵詞:美術師范生;支教資源;實習支教;SWOT分析
[項目名稱:本文系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項目編號:XSY20160100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州發展差距較大,南疆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滯后,社會整體水平較低,美術教育資源匱乏,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如何更好地協同發展、減小區域化差距,教育是基礎。據筆者調查,自2007年始新疆師范大學派美術實習支教生下南疆,美術教育相對改善。如何更好地利用資源、趨利避害以發揮其最大效益成為了重點。
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淺析美術師范生實習支教資源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對其進行了簡單梳理,希望可以對以后美術實習支教有所裨益。
一、相關概念SWOT分析法
SWOT 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最早是由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提出來。它是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其中S(Strength)指其自身的優勢因素,W(weakness)指其自身劣勢因素,O(opportunity)指其外部所擁有的機遇,T(threat)指其外部所造成的威脅因素。SWOT分析是將收集來的信息進行科學地分析,找出它們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以便更好地彌補不足,發揮優勢,規避風險,抓住機遇,化解威脅。
二、和田、沙雅美術師范生實習教育資源的SWOT分析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美術師范生雙語實習支教的資料,并通過SWOT分析法,對美術教育資源的現狀和前景進行較為深入地研究。
(一)新師大美術師范生雙語實習支教資源發展所具備的優勢
隨著“一帶一路”協同發展,新疆作為重要發展對象,加上國家、自治區對南疆的大力支持,南疆已開啟了教育發展的新局面。新疆師范大學為雙語實習支教的師范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雙語教學,為支教語言提供了保障;同時派民漢各班都進行實習支教,使得少數民族的師范生更了解當地教學環境,對于雙語實習支教有一定的先天優勢。
和田、沙雅地區“硬件”教育基礎設施也相對完善,通過了解各縣市的教學環境,教學樓基本都是新建的,學校也有所擴大,學生活動環境也得到很大提高,每個學校都有多媒體教室、音樂美術室,方便學生觀看圖片,接觸新鮮事物。作為美術課,最直接的學習就是大量地觀看視頻、圖片,學校的硬件條件配備提高,為美術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對學生以及師范生也多有益處。
前期探索為美術雙語實習支教積累了實踐經驗,新疆師范大學自2007開始實行雙語實習支教,已有近10年的支教經驗,學院對當地學校也有一定的了解,當地學校對實習支教生也有一定的口碑。
(二)新師大美術師范生雙語實習支教資源發展存在的不足
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和田、沙雅地區經濟條件相對薄弱,一定的經濟基礎為教育發展提供了條件,也對教育提出了客觀要求,南疆教育資源匱乏,當地人們對教育的積極性不高,配合度也低,與北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美術課作為意識里的“小三門”一直沒有受到很好地重視,在南疆教育資源缺失,美術課作為少量課時更受不到重視。南疆大部分學校都沒有開設相關的課程,教師少之又少,教師教學水平欠佳,教師培訓不足,優秀和專業教師缺失,并沒有很好地利用當地的創作資源,南疆地區極具特色,但是并沒有建立相關課程內容。
一些去當地支教的雙語實習教師,由于實習時間較短,并不能完全投入,有一些實習教師出現了不認真對待問題,在雙語實習支教的崗前培訓中,并不能獨立完成教學任務。
(三)新師大美術師范生雙語實習支教資源發展面臨的機遇
當地少數民族聚居,物產豐富,可以開設因地制宜的特色課程。例如:當地羊毛、石頭、谷物較多,可以開發此類作為繪畫工具,利用羊毛拼貼成畫,手工與繪畫的結合;尋找形狀各異的石頭,在石頭上畫畫,添加形成不同風格的藝術品;可用谷物做底板,上面點綴繪畫,最終成為作品;可以寫生民族同學、民族服飾等。這需要美術實習教師多方面了解當地情況,多地考察、細致入微地觀察生活,從當地找出因地制宜的美術特色課程,既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又激發了興趣。同時,學生制作出的有當地民族特色的藝術品可以進行展覽,帶來經濟效益,從而促進美術的發展。
社會的全面發展為雙語實習支教奠定了基礎,教育援疆全面發展,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機制相對穩定,派教師學習,帶來新生資源,共享教育經驗與教育成果,逐步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
(四)制約新師大美術師范生雙語實習支教的不利因素
社會穩定是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必要前提,雙語實習支教的教育事業的發展更離不開社會大局的穩定,只有確保人身安全才能更好地發展雙語實習支教,但極少數暴力事件威脅教育發展,導致一大部分雙語實習教師畢業后對當地吸引力下降導致人才流失,這些不利因素,嚴重阻礙了雙語實習支教的發展。
三、如何更好地發展美術師范生雙語實習支教資源
(一)課程層面
可以因地制宜,開放本土課程,例如石頭畫、羊毛畫、扎染艾德萊絲綢、五谷等當地特色課程。邊遠地區受經濟制約因素,部分新式美術課程學生并沒有機會接觸到,但在美術課堂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到美術教學的重點,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為拓寬他們的視野、緩解經濟制約因素,美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形成有特色的綜合實踐課程。同時可以展出相應有特色的作品,新疆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文化也是我們的瑰寶,由此讓更多人了解新疆文化。
(二)教師文化層面
加強崗前培訓,對于要進行雙語實習支教的美術師范生要加強雙語教學以及口語的練習,對雙語實習支教的認識,可以采用一體化培訓方式,讓已經進行過雙語實習支教的師范生講授他們的支教經驗,一體化培訓可以讓實習支教的師范生相互交流、互相學習。
(三)政策層面
自2007年開啟支教活動,自治區下發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從學生到支教點、帶隊老師的安排,師大也制定了相應的《實習支教工作條例》,詳細規定了各級領導、學生的工作安排及后期雙語實習支教師范生的學分獲得與評優、經費保障和資金到位等問題,同時建立健全相關支教政策與支教教師福利,使得當地教育局與學校更好地溝通。
(四)管理層面
要加強實習支教的組織與協調,學校應加強對實習支教教師、帶隊教師的崗前培訓,選派帶隊教師與當地教育局和實習學校進行聯系,隨時解決實習期間發生的問題,隨時了解實習教師的課程與授課安排,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四、結語
實習支教解決了師范生實習難、教學實踐薄弱的問題,實現了師范生培養與資崗位需要的零距離對接,在美術教育專業師范生學生的實習支教過程中,支教生任務繁重、責任重大。從美術這個獨特的角度,可以幫助弘揚民族文化,學生實習支教作為當下各大院校檢驗高年級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集教育實習與支教為一體的教育創新模式,達到了學校與實習支教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的,在當下國家高度重視新疆發展的時期,新疆每年都有大量實習支教生前往邊遠地區進行實習支教,這為新疆偏遠地區輸入了新鮮血液,帶去了新的教育理念,對于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天明.實習支教研究綜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02):112-115.
[2]付建紅,季榮,曾獻春等.實習支教對師范生專業素質提高的調查研究——以新疆師范大學為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72-76.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