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教育要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高職教育更要與實際接軌,滿足社會需求。在如今這個工業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設計類人才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與追捧。因此,藝術設計思維在高職美術教育中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美術教育教學方法需要改革。在高職美術教學中,除了學習美術基礎理論和加強技能訓練以外,更要融入藝術設計的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將市場需求與教學聯系起來。文章將深入探討高職美術教育與藝術設計思維的融合問題,以便指導具體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藝術設計;設計思維
傳統的高職美術教育以美術概念、原理以及欣賞陶冶情操等為主,已經不適合現代高速發展的商品經濟社會,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開始注重生活的品質,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創意設計越來越重要,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發展方向。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率先進行改革,將學科建設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以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的特征。高職美術教育需要迫切的改革,將設計理念融入其中,激發學生的藝術設計思維。況且,我國一貫提倡素質教育,高職教育也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培養德育、智育、美育等全方位發展的人才。
一、我國高職美術教育的現狀
以及市場美術人才需求分析
(一)我國高職美術教育現狀
我國現階段的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應用型的高級技術人才,除了基礎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外,相應職業技術的掌握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各高級技術學校都把培養重點放在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方面,可謂是“技術至上”。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存在課程內容陳舊過時、課程面窄小甚至直接照本宣科等問題。
美術教育作為高職院校所設專業之一,顯然也存在上述問題。中國美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美術教育發展至今,經歷了數十年的停滯期與恢復期,目前進入了全面復興的發展階段,藝術院校不斷增設美術專業點,美術學科專業不斷細化,招生人數一直增長。美術教育的改革雖然一直在不斷深化,但高職美術教育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依然令人心憂。
最顯著的便是設計思維的缺乏,設計專業的教學比較落后,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紙上談兵”,或者稍有涉獵而已,甚至有的高等職業院校根本不會開設設計美學、設計學等設計類課程,學生的設計思維與意識的培養就更無從談起了。這便導致相當多的高職美術專業畢業生在走上就業崗位時,面對藝術設計類工作束手無策、要從頭學起的尷尬局面。
(二)我國市場對美術人才的需求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的改變,眾多用人單位對美術專業人才不再盲目追求高學歷,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將目光轉向具備優秀的實用技能以及設計思維能力的人群。人才的設計能力是一個行業的重中之重,創新是一個行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所以目前對設計類的美術人才需求量更大,因此這類人才也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調查統計,目前,高職美術教育就業前景較好的幾個專業——室內裝潢設計、廣告策劃、產品包裝以及IT領域的美術設計等,幾乎全部與設計掛鉤,市場對藝術設計方面的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傳統的高職美術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已經不適合現代的市場需求,高職院校的美術教育必須改革,融入藝術設計的理念,緊密圍繞市場的人才需求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設計型美術人才。
二、美術與設計的辯證關系
美術是藝術的一個種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美術”與“藝術”是緊密相聯的,不存在明顯的分界線。我國目前的人才市場急需藝術設計類人才,藝術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以藝術為基礎,與設計思維緊密相連,由此可以看出美術與設計之間的內在天然聯系。“美術”與“設計”二者是緊密聯系、辯證統一的,不存在脫離了“美術”的“設計”,也不存在脫離了“設計”、毫無創新可言的“美術”。
在高職的美術教育中,既要注重美術技術的培養,又不能放松審美素質的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培養直接關系到其審美觀的形成,藝術設計思維的引進與培養有助于學生對審美本質的理解與把握。
三、我國高職美術教育中如何融入藝術設計思維
(一)走出“技術至上”的誤區,注重高職美術教育的培養方式
美術教育實際上就是審美的教育,我國的高職美術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停留在“技術層面”,也就是注重技法的傳授,就高職院校的教育性質而言,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只有“操作訓練”的美術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并不具備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相當于一臺操作機器,人云亦云而已,不能表達其區別于他人的獨特的思想情感,獨特的設計思維也就無從談起了。
有什么樣的思想引領,我們就會走上什么樣的道路,因此,要在我國高職美術教育中融入藝術設計思維,首先要從思想上解除“技術至上”的思想誤區,摒棄錯誤的教學認知,不要只關注學生的技術操作能力,更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表達,關注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藝術設計思維。
在高職美術教育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熟練的技巧與技法,更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將二者相結合,才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也正是目前市場所需要的人才與產品。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社會上的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獨特的創意作品更顯得珍貴,更受歡迎。
高職美術教育的教師首先要認識到藝術設計思維對學生的重要性,若說美術理論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是學生的基本功,是其根基之所在,那么藝術設計思維則是學生前進方向之所在。
(二)確立正確的高職美術教育培養目標
高職美術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美術教育,前者培養的是應用形的實踐復合型人才,偏向實際操作應用范疇,后者培養的是學術研究型人才,更偏向理論范疇,因此確立正確的教育培養目標是高職美術教育改革的關鍵一步。
高職美術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緊跟社會潮流的發展,抓住時代的脈搏。目前,設計型人才在市場上更受歡迎,因此高職美術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的美術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創作設計才能,既要有高素質,還要有高技能?,F代高職美術教育要引入藝術設計思維的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之余,還要注重學生的設計思維培養。
任何美術作品的成功都離不開創造性思維的運用,獨特的創造性是藝術作品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市場所需要的優秀設計類人才是在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之上,融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形成獨一無二的創造性見解,最終產生優秀的創意和作品。
我國高職美術教育培養目標的設立要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要繼承傳統美術教育中的優秀部分,又要革新人才培養觀念,以社會的需求為契機,將藝術設計思維列入教學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設計能力出眾的優秀人才,適應現代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需求。
(三)形成多元的美術教學模式
當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時,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教師要主動思考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人才。要想將藝術設計思維融入傳統的高職美術教育之中,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首先就要在教學內容上精心設計,不要一成不變地照本宣科,需根據不同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不同思維特點,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在思維能力與設計能力。
傳統的高職美術教學模式大多是單一的課堂填鴨式教學,學生感覺枯燥乏味,這直接壓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那么學生的設計性思維就無從發掘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在高職美術教育中非常重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例如多運用課堂討論、即興表演等教學方式,以此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發掘學生各方面的創造性,提高他們的設計思維能力。
高職美術教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開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從多角度親身體驗大千世界的“美”,然后才能夠創造“美”、升華“美”,從而逐漸將藝術設計的思維融入教學之中,開啟學生的藝術設計之旅。
(四)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我們人類的審美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培養的,有句名言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就是說對于“美”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培養學生藝術設計思維的前提是審美能力的培養,審美是設計的前提條件與基礎。
對美的感知力是藝術創作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高職的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美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主動發掘身邊的美好事物,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形成的對美的感知,十分有利于藝術設計思維的培養,他們在感知的過程中學習和繼承了前人的優秀創作成果,等于積累了間接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以后設計靈感迸發的源泉。藝術創作是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學生在具體的感知、追求美的實踐中,會打下良好的生活創作基礎。
四、結語
我國現在正在大力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李克強總理發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藝術設計創新型人才是現在的市場所大量需求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高職美術教育需要認清現實,了解當下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具體需求,設立契合市場發展的課程教學。
因此,告知美術教育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急需融入藝術設計思維的教學,具體培養和開掘學生的藝術設計方面的思維,但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來實現。高職美術教育的改革需要潛移默化地進行,將藝術設計思維慢慢滲透到教學之中,通過思維訓練、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充分理解設計這一理念,為其以后的藝術設計發展空間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也為學生能夠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忠正,祖秀霞.高職院校藝術類之美術基礎教學[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4,(01):81-82.
[2]李偉.從藝術與設計的關系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改革[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1,(06):132-134.
[3]王明倫.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規格定位窺思[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2,(02):12-16.
作者簡介:
徐曉軍,女。河南省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