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要: 本文采用 SWOT分析法對陜西物流業在新絲路戰略背景下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全面分析,旨在為政府制定陜西物流業創新發展戰略提供依據,加速物流業的創新發展。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SWOT method to fully analyz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Shaanxi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Silk Road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anxi logistics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關鍵詞: 新絲路戰略;物流業創新發展;SWOT分析;陜西
Key words: new Silk Road strategy;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SWOT analysis;Shaanxi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5-0039-02
0 引言
新絲路戰略是新一屆政府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及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讓陜西站在了向西開放最前沿。在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面前,陜西只有準確定位,加速物流業的創新發展,才能促進陜西絲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目標的實現。
1 新絲路戰略下陜西物流業發展的優勢分析
陜西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先行區,經過長期的發展,積累了諸多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有利條件。
1.1 地理位置優越,道路交通發達
陜西地處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起到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作用;同時又是通向中亞、西亞、南亞、俄羅斯的交通要塞,處于向西開放最前沿。在這一天然地理優勢基礎上建立起的鐵路、公路和航空等立體對外開放大通道,形成了高速公路“一日交通圈”、“兩縱五橫四樞紐”的鐵路骨架網和“一主四輔”航空運輸格局的立體交通網絡,覆蓋約8億人口的巨大市場。
1.2 物流中心初具規模,物流功能不斷完善
近年來,陜西積極打造全國乃至國際重要物流集聚中心,現已建成各類重點物流園區229個和一批物流配送中心。通過將新建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與整合既有倉儲和運輸場站設施有機結合,形成以西安市為中心,榆林、寶雞、渭南、商洛、漢中、安康為重要節點的連通南北、直貫東西的省內物流網絡平臺。
1.3 物流企業快速成長,物流產業加速變革
2015年,陜西在冊的物流企業達13800多戶,初步形成了中央企業、地方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共同參與競爭的市場格局。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始應用,裝卸搬運、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物流專用裝備和智能標簽、跟蹤追溯等技術迅速推廣。物流業資產重組和資源整合加快,傳統運輸業、倉儲業加速向現代物流業轉型。
1.4 政府職能加速轉變,物流規模持續擴大
為推進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陜西新成立了鐵路民航郵政處,統一對交通運輸進行宏觀管理和協調。探索創新省級物流產業聚集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鼓勵、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兼并重組,持續強化政策、資金和人才等要素支持物流業創新發展。
2015年,陜西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194億元,是2009年的1.89倍,年均增長11.2%,占全省GDP的比重為6.6%,占服務業的比重為16.6%;全省貨運總量達到16.41億噸,是2009年的1.93倍,年均增長11.6%;全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71萬億元,是2009年2.61倍,年均增長17.2%。
1.5 雄厚的科教文化資源,較好的產業基礎
陜西是全國聞名的科教文化大省,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豐富的高教資源及優質的人才儲備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航空航天業、科技農業、旅游業、物流業、文化產業等,與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豐富的能源資源、生態產業等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在產業互融發展方面前景廣闊,為物流業的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的資源條件和經濟基礎。
2 新絲路戰略下陜西物流業發展的劣勢分析
陜西現代物流業總體上處于生長期的初級階段,存在諸多制約發展的因素。
2.1 物流市場主體總體不強
陜西物流企業雖快速成長但總體不強,缺乏具有較強帶動力和競爭力的行業龍頭。全省物流企業95%為中小企業,注冊資金超億元的占比僅為0.21%。國際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在陜設立的各類總部機構較少,多數企業缺乏通曉現代物流運作和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服務意識不足,經營管理粗放。多數物流企業主要提供簡單的運輸和倉儲服務,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務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層次的服務方面還未有效展開。
2.2 物流網絡體系建設相對滯后
陜西物流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互聯互通能力不強。一是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網絡化的經營組織尚未形成,很難提供規范化、準確性與及時性的物流服務。二是物流服務設施未能與交通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配套發展,無縫銜接的綜合物流運輸網絡體系尚未形成。三是現有的物流網絡平臺多為行業性平臺,而大多數中、小制造企業與物流網絡平臺及相關企業信息交換困難,未能解決制造業物流運輸環節多、流程多的問題。
2.3 物流業總體運行成本較高
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是衡量物流效率的標志。2015年,陜西社會物流總費用2884.7億元,占GDP比重為15.9%,而美國只有8.5%,印度為13%,巴西為11.6%。究其原因主要是物流業轉型升級緩慢,物流運輸結構不合理,傳統運輸模式仍是主流,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不足。這些問題的疊加,導致陜西物流業發展的優勢未能充分轉化為社會物流成本洼地優勢。
2.4 物流管理的體制法規政策有待完善
由于我國體制轉軌的漸進性,物流市場管理與行業管理體制還未理順,多頭管理、分段管理依然存在。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形成的與物流有關的法規政策,受部門、地方利益牽制,既相互矛盾難以協調,又不能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物流形勢。陜西雖變革了物流管理體制,但物流管理的法規政策環境大致與全國相同。同時,雖然近年來國家和省上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但政策落實不力。
3 新絲路戰略下陜西物流業發展的機會分析
國家新絲路戰略的實施以及出臺的一系列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無疑為陜西物流業創新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3.1 物流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在國家物流網絡規劃中,陜西被確定為全國六大鐵路、八大航空樞紐之一,西安作為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被確定為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新絲路戰略實施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一類口岸、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一類口岸、西咸保稅物流中心等先后獲批,特別是2016年8月31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陜西等7個省份設立第三批自貿區,為陜西對外開放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窗口。
3.2 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優化
陜西作為新絲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和物流樞紐,物流基礎設施將在國家通暢新絲路經濟帶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戰略下不斷優化。西安國際港務區新筑鐵路綜合物流中心,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在西北布局的重要鐵路物流樞紐項目,總投資約48億元,建成以運輸為核心業務,以物流、貿易、服務為主打品牌的適應市場需求的功能齊全、全國一流、全路樞紐的綜合性物流集散中心,為西安建成國家物流節點城市和一級國際物流園區布局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3.3 物流需求持續增加
隨著新絲路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建設,為新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帶來更多的產業交流及商貿機會,也會為陜西物流業發展帶來廣闊的空間。“長安號”中亞班列從哈薩克斯坦到西安,培育出一條物流航線,不需要任何補貼,完全通過市場即可保持這條鐵路運輸的滿負荷運行。西咸新區與俄羅斯共建的中俄絲路創新園,據中俄相關方面專家預測,借助創新園的推動,到2020年陜西同俄羅斯的貿易額可望達到200億美元。
3.4 物流業變革不斷深化
《陜西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中明確強調,要“緊緊圍繞實施國家‘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戰略,堅持強化一帶、聯通一路的現實考量,發揮我省區位、交通、產業優勢,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提升物流業競爭力為核心,以構筑開放型物流服務網絡體系為抓手,加強資源整合和設施平臺建設,全面堅持創新驅動和實施‘互聯網+戰略,大力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發展新型物流業態,加快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
4 新絲路戰略下陜西物流業發展的威脅分析
新絲路戰略在給陜西提供了一個新的重大戰略切入點和可以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威脅和挑戰。
4.1 中西部各省市間的競爭
隨著新絲路戰略的有效實施,中西部各省市都在搶抓機遇發揮各自優勢參與新絲路經濟帶建設。西北五省區在新絲路戰略提出后各自的戰略定位為:甘肅是黃金段、青海為戰略通道、寧夏是戰略支點區域、新疆則是戰略核心區域,這些都與陜西新起點的定位形成明顯的競爭態勢。因此,如何與中西部各省市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整合資源、錯位發展,是對陜西物流業的重大挑戰。
4.2 物流市場主體間的競爭
新絲路戰略的實施,必然會吸引更多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直接參與到新絲路經濟帶物流市場競爭中來,加劇其市場的競爭性。而陜西現代物流業正處于生長期的初期階段,國際物流仍處于培育期,多數物流企業無論從技術、規模、人才還是管理、經驗等,都無法與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先進的國際物流,以及基于提高物流服務質量而加強物流管理相抗衡,對陜西物流企業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競爭威脅和挑戰。
4.3 絲路沿線國家地緣政治敏感
新絲路經濟帶經過多個地緣政治破碎帶,民族眾多、文化多元、歷史問題復雜、民族宗教矛盾尖銳、武裝沖突頻發、地緣政治關系錯綜復雜。面對這一嚴峻的安全環境、復雜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敏感的地緣政治,能否有效緩解這些矛盾,有效管控向西開放中的非商業風險特別是政治風險,無疑是中國包括陜西在內的物流業向西開放發展國際物流的又一挑戰。
5 結束語
本文以謀求陜西物流業創新發展支撐新絲路經濟帶建設為切入點,充分分析了陜西物流業在新絲路戰略背景下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陜西必須認清自己的現狀發揮優勢,克服劣勢,應對威脅,抓住機遇,從而加速物流業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EB/OL]. http://www.gov.cn>政策>政府信息公開專欄,2014-10-04.
[2]陜西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 .[EB/OL]. http://www. jw.ankang.gov.cn/Article,2015-09-02.
[3]陜西省物流業發展狀況調查.[EB/OL]. http:// www.sxdofcom.gov.cn/newstyle/pub_newsshow,2015-07-27.
[4]姚超英.關于陜西省商貿物流業發展的思考[N].陜西日報,2015-09-18.
[5]王衛星.全球視野下的一帶一路風險與挑戰[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5(5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