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客車電氣主要裝置在E2、E3修時工藝標準落實情況進行現場對規對標寫實,發現在檢修試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對策措施,以此提高客車電氣裝置檢修質量,確保客車質量安全。
關鍵詞:電氣裝置;檢修標準;工藝落實;對策措施
客車電氣裝置包括供電裝置、輸配電裝置、用電設施及附屬安全裝置,是鐵路客車的基本配置和重要設施。客車車輛段是電氣裝置E2、E3修的主體單位,通過對現場作業過程的對規對標寫實,發現在工量器具配備、工藝標準落實、職工業務技能、生產組織等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對策措施。
1 存在主要問題
1.1 工量器具及專用設備方面
1.1.1 檢查DC600V車下電源裝置檢修試驗作業,發現欠缺相序表、秒表、頻率表、320N.m扭力扳手,欠缺車載式電源檢測試驗裝置;檢查軸報檢修班組發現欠缺風槍、強光手電、插針螺絲刀工具;檢查蓄電池檢修試驗作業,發現班組使用的點溫計、溫度計校驗日期過期,萬用表電池已無電;發現DC48V充放電機故障,欠缺堿性蓄電池檢修需要的碳酸鹽含量測試儀及電導儀;檢查動力線檢修班組,發現欠缺熱風槍、壓線鉗、剝線鉗、棘輪扳手、相序表;檢查動力連接器座檢修作業,發現欠缺數字相序表;檢查空調客車車體配線及分線盒檢修,發現欠濕度計;檢查檢修車間在使用380V、600V制式綜合柜、電源柜進行空調控制柜檢修試驗時未配有紅外線溫度測試儀;檢查電子防滑器檢修,發現欠缺游標卡尺及2-3n.m扭矩扳手;檢查電機檢修,發現欠缺整流箱檢修需要使用的電容檢測儀表;檢查KLW檢修,發現欠缺套筒扳手、風槍及9n.m扭力扳手;檢查客室電加熱器檢修,發現欠點溫計。上述工量器具的欠缺,導致作業者無法按照作業指導書要求按標準進行作業。
1.1.2 多數檢修班組目前使用的工量器具無備用量,僅有一套可供現場作業者使用,一旦校驗到期送檢后,現場就無相應的備用件,造成檢修作業過程中工量器具出現空檔,作業標準無法落實。
1.2 工藝標準落實方面
1.2.1 DC600V車下電源裝置檢修試驗作業時,充電機接線箱內灰塵清掃不干凈,箱體排水孔處防塵海綿積灰未清理,充電機箱內電路板防護罩安裝螺絲欠裝彈墊。
1.2.2 應急電源裝置裝車作業質量不高,安裝的應急電源正常指示燈未伸出燈座孔,指示燈是否亮燈看不清楚。充電箱上安裝的電壓表顯示的電池電壓、整流電壓與標識不相符。
1.2.3 動力連接器座在E3修時未做到分解下車檢修;對動力連接器座密封橡膠件未進行更換;動力連接器插頭與插座接觸電阻未按照規定測試;裝車時,動力連接器座電氣和機械安裝螺栓緊固扭矩未使用扭力扳手,防松標記未涂打。
1.2.4 車體配線及分線盒檢修完成后局部絕緣檢測沒有進行,局部通電試驗未進行。
1.2.5 380V、600V制式綜合柜、電源柜、空調控制柜E3檢修試驗時,Ⅰ、Ⅱ供電主接觸器下車試驗時沒有分解檢修。觸點、鐵芯、線圈未檢修;控制柜檢修完畢后,車體配線各相線間及對地絕緣電阻值未檢測。
1.2.6 XPD配電盤檢修漏電報警器功能測試方法與作業指導書不相符,作業指導書要求加裝20瓦、200歐電阻,實際使用試燈檢測。
1.2.7 KLW檢查段修客車個別列尾箱內風管支管安裝管卡尺寸小,安裝不垂直,造成支管接頭與墻板抗磨,接頭不能順利卸下。
1.2.8 客室電加熱器配線檢修時,檢修標簽未張貼在接線盒內部,而是張貼在接線盒外面。客室電加熱器E3修時未按照規程要求進行分解檢修。
1.2.9 充電器、逆變器、蓄電池、動力連接器、電源柜、客室電加熱器加熱板等裝置檢修后未進行局部絕緣測試,而是待整車檢修落成后進行整車絕緣測試。
1.3 職工業務技能及工藝標準掌握方面
1.3.1 部分崗位作業者未進行崗前專業培訓,無崗位培訓合格者,對自身崗位所要求的技術標準內容不掌握,業務技能不達標,存在無證上崗、無資質作業的現象。如充電機、逆變器檢查崗位的青工。
1.3.2 部分職工對工量器具及專用設備使用不掌握。由于職教部門缺乏對現場職工工量器具操作使用的培訓,導致現場職工對一些新配置的工量器具及專用設備的操作使用不掌握。
1.3.3 部分職工對作業標準掌握不清楚,作業質量不達標,導致作業者對作業內容、范圍、標準均掌握不全甚至不掌握。如DC600V車下電源裝置檢修試驗作業者對逆變器與充電機通電前絕緣檢測合格數值掌握不準確,對逆變器與充電機通電后的絕緣測試不掌握,檢測合格數值不清楚。
1.4 生產組織分工方面
目前各客車車輛段均存在不同數量的異地車間,車輛配屬在不同地區的運用車間,當車輛進行A2、A3修時,由于生產組織工藝布局的不同,部分電氣裝置的檢修隸屬分工不同,導致部分電氣裝置的檢修在不同車間進行,不能做到檢修部門歸口統一,無法實現整車交車試驗。
1.4.1 動力連接器檢修。按照《鐵路客車電氣裝置檢修規則》規定,車輛進行A2、A3修時電力連接器原則上隨之進行E2、E3維修。目前車輛進行A2、A3修在檢修車間統一進行檢修,而段本部所在地配屬車輛的電力連接器在車輛入段修前由電氣檢修車間進行拆卸,不隨車入檢修庫,由電氣檢修車間負責檢修,由于目前人員配備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動力連接器長檢修工作出現長時間中斷的現象,未按照電規要求進行檢修。而異地車間配屬車輛進行A2、A3修時攜帶原有未經檢修的動力連接器進入檢修車間,檢修車間對此并不進行檢修,車輛A2、A3修竣后,仍攜帶原有未經檢修的動力連接器返回異地車間,而異地車間仍然不進行檢修,造成A2、A3修竣車輛上線運營后仍然攜帶未經檢修的動力連接器進行運營,長時間下去,給客車安全埋下隱患。
1.4.2 蓄電池、軸報、電機檢修。按照《鐵路客車電氣裝置檢修規則》規定,車輛進行A2、A3修時蓄電池、軸報、電機原則上隨之進行E2、E3維修。目前車輛進行A2、A3修在檢修車間統一進行檢修,而段本部所在地配屬車輛的蓄電池、軸報、電機在車輛入段修后由電氣檢修車間進行拆卸,由電氣檢修車間負責檢修,檢修后送檢修車間裝車進行整車落成試驗測試交驗。而異地車間配屬車輛進行A2、A3送修前在所在地就將蓄電池、軸報、電機拆卸下車進行檢修,當該車輛A2、A3修竣返回后再進行蓄電池、軸報、電機的安裝,造成該車輛A2、A3修落成整車試驗時,未能將該車所要安裝的蓄電池、軸報、電機納入整車落成交車試驗的環節內。
2 對策措施
2.1 工量器具及專用設備方面
2.1.1 對于各電氣裝置在現場檢修時缺少的工量器具及專用設備,由技術部門會同檢修部門進行一次普查統計,向材料部門申報計劃進行集中購買補充,并提報一定的備用量,避免在工量器具校驗到期后送檢時中斷停用的現象發生。
2.1.2 檢修部門在現場推行工量器具集中管理模式。配備專人在每日開工前對各檢修崗點統一配送,完工后統一回收管理,在日常生產作業過程中對各崗位所需補充的工量器具及時進行補充,滿足現場相關作業檢測、測量工作需求。
2.1.3 開發工量器具電子管理系統,實行電子自動化管理。系統建成后,將所有工量器具數據輸入系統中,并不斷進行數據維護,設置按時校驗提醒功能、領取回收記錄查詢功能、名稱數量檢索功能等,逐漸形成一個完善的工量器具電子管理系統。
2.2 工藝標準落實方面
2.2.1在現場檢修部門推行“學標、對標、貫標”活動。針對現場職工在作業過程中不按標準作業、不懂標準、標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定期不間斷開展“學標、對標、貫標”活動,提高客車檢修標準在檢修環節得到貫徹落實。
2.2.2提高質量檢查部門的力量和標準。質檢作為客車檢修質量把關的重要環節,要在人員配置、技術力量、檢查驗收標準等方面采取加強措施,充分發揮其作用,能夠發現問題并督促作業者及時進行處理,提高客車檢修質量。同時制定相應的質檢員管理辦法,對其檢查范圍、檢查標準、檢查頻率、檢查數量等進行明確和量化,督促其切實發揮作用。
2.2.3加大工藝標準落實考核力度。“沒有考核的管理就是無效的管理”,對于職工在日常作業過程中出現工藝標準不落實的問題,要制定相應的考核管理辦法,以此來有效約束職工的作業行為和作業質量。
2.3 職工業務技能及工藝標準掌握方面
2.3.1 由職教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定期組織相關車間按崗位開展職工業務學習培訓、作業指導書及各檢修規程標準的學習及考試工作。同時分崗位分班組采取舉辦培訓小班的模式,利用班前、班后組織技術業務尖子、技術人員、工長對某一裝置的檢修原理、操作試驗進行現車講解,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2.3.2 定期開展學技練功及技術比武活動,選樹技術標兵及崗位能手等技術尖子,并進行重獎,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同時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激發職工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實行學習考試積分制,如果定期達不到一定積分,落實考核的同時,取消評先等資格。同時在分配住房等與職工利益攸關的事項方面相結合。
2.4 生產組織分工方面
2.4.1 針對檢修項目的特殊性,結合異地車間分布的特點,制定電氣裝置日常檢修管理辦法,合理分工、明確責任,杜絕出現檢修盲區。
2.4.2 對于蓄電池、軸報、電機檢修等異地車間自行檢修的實際情況,要對其檢修試驗設備配備、人員設置、技術力量、驗收把關等各方面要進行規范,杜絕出現檢修空擋和盲區。
參考文獻
[1]鐵路客車電氣裝置檢修規則[Z].中國鐵路總公司,2015.
[2]鐵路客車空氣制動裝置檢修規則[Z].中國鐵路總公司,2014.
[3]鐵路客車段修規程[Z].中國鐵路總公司,2014.
[4]楊志強.客車電氣裝置[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路惟喜(1978-),男,甘肅蘭州人,蘭州鐵路局蘭州車輛段,助理工程師,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鐵道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