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旺
所謂后進生,是指那些學習相對較差,紀律、思想等方面暫時處于落后的學生群體。他們雖為數不多,但常常給班級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讓教師感到頭疼。在學習上,良好、適度的自信心,是一個人的潛能源源不斷得以釋放的源泉,是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可以說,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是能否獲得數學學習成功的關鍵。培養良好的自信心,是轉化后進生的有效途徑。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著手:
一、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對學生來說,最可怕的痛苦是自卑感。一般來說,成績差的學生,他們過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不利因素,總覺得自己很笨,有很強的自卑感。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適時地告訴他們:“學好數學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一個學生的權利,數學課堂是為每一個學生所設的,每一個身心發育正常的學生都能夠學好數學。”在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注意查漏補缺,并進行強化訓練,同時重視個別輔導,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盡量向他們提出一些估計他們能夠解答出來的問題,為他們創造積極參與、認真思考的機會,即使簡單的問題答不出來,也不輕易責備,而是耐心引導,設置解答“臺階”,把他們的思路引上正確的答題軌道。在學生的解答過程中,哪怕只有一步或兩步正確,也要及時加以肯定,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學生各自的學習情況,與他們共同制定切合實際的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學習過程中,盡量幫助他們找出在知識的掌握或解題技巧的運用方面的點滴進步,以肯定他們的努力,鼓勵他們進取。
二、要給予后進生足夠的尊重理解
學生的學習有好壞之分,但其人格應同樣受到尊重。對后進生我們更應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幫他們從別人的歧視中解脫出來。我們做老師的,要充分尊重后進生,還要教育其他同學也尊重后進生,平等對待他們,切不可挖苦、諷刺、打擊他們,要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只有這樣,后進生才會有自信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態,在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尊重、寬容中找到自信,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三、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中學生正處于對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齡階段,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心理特征,大膽創設他們好奇的問題。例如:在講相似三角形中,教師可以直接指著操場上一棵參天大樹說,“在沒有較大的工具的情況下我能得出這棵樹的較準確的高度,你們知道怎么測嗎?”然后告訴學生學習了今天的課后他們也能測出樹較準確的高度。這樣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一)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
預習是學習各門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很多學生不會預習。因此,教師有必要教會他們預習的方法。預習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認識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做記號,以便在上課時認真聽講,從而真正理解這些有困難的內容。
(二)教會學生聽課的方法
聽課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多數學生在聽課時不懂方法,學習效率也就不顯著。那么怎樣聽好課呢?
1.在聽課時必須專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點做筆記,上課時老師會強調某些重要問題,并且還會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書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學生做上重點符號,并做上筆記,將某些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復習鞏固。
3.在預習中做了記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保證能聽懂。
4.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再回答。
(三)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
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將所學知識掌握鞏固。多數學生在學習過后不習慣于將所學知識進行歸類,這就要求教師教會學生將所學知識點同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對照,比較其異同點。比如說在學習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針對這些不同的解法,什么樣的問題選擇什么樣的解法,師生共同學習總結各自的特點,然后拿出題型讓學生思考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解,再具體操作。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幾種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可以使學生對不同的題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
五、教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90%以上的學生的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學好。數學后進生往往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造成的。他們不會學習,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在一邊不管。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要求學生預習、自學,在學習中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和聯系,總結尋找學習的規律,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以下的幾方面:
(一)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不管是課前的預習,還是課堂上的學習,甚至是課后的練習鞏固,都需要學生通過自覺學習來完成。特別是后進生,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后,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的。
(二)培養探討的習慣
課堂上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問,引發后進生進入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場景中,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如在教完相似三角形的時候,可以向學生提問:“我們教學樓前的石柱子你怎樣測得它的直徑?”讓學生討論,找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
(三)培養學生善觀察的習慣
觀察是引發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后進生的觀察能力必然要差些,所以我們教師就要講究方法。可采用豐富多彩的畫面去引導學生觀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觀察思考,獲得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體會觀察帶來的收獲與興奮,從而自覺養成觀察的好習慣。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數學后進學生,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縱觀全局,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激活思維能力,運用人格魅力,發揚學生個性,那么他們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