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對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關注和審美思考
◎周宏
電視作為我國三大傳統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電視文藝節目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的進步,節目類型也在不斷更新發展。豐富多彩的節目使人們眼界擴展,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審美觀念。本文就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關注和審美入手,對當前的電視文藝節目的發展現狀進行探討和分析。
電視文藝節目 審美思考 文化關注
我國的電視文藝節目的發展有著很長的歷史。電視文藝節目作為電視傳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節目定位和節目內容的要求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提高而進一步提升。新形勢之下,媒體競爭愈發激烈,電視文藝節目的創新發展勢在必行,故此分析探討電視文藝節目的發展很有必要。
伴隨著電視媒體的興起,文藝傳播的形式已衍生出類型豐富的電視節目形式,人們也在電視文藝節目的觀看中享受到娛樂和審美的雙重收看體驗。當前電視的主流觀眾集中在新生一代群體,受教育程度較高,有著強烈的自我選擇能力和意識。在電視媒體的發展中,已經具備了多種網絡渠道,可以隨時隨地搜集節目,在節目播放中有著較強的互動意識。針對新形勢之下的電視收看群體渠道的轉變,電視文藝節目應注重市場和觀眾的需求,對電視文藝節目做出相應的調整。[1]
隨著新興媒體和新型傳播方式的興起,我國電視文藝節目迎來了轉變、發展的關鍵時期。市場的加速流通帶動了文化、思想的極速轉變,關于審美的觀念也在逐步顛覆傳統。電視文藝節目在這一時期注重將傳播模式、市場思維等進行創新改變。如近期頗受好評的欄目《朗讀者》,將觀眾從“鮮肉審美”中拉了回來,改變了一些編導千方百計、自以為是地迎合(實質是在誤導)觀眾、推崇消費主義和娛樂至上并從娛樂至上走向娛樂至死的局面。《朗讀者》的出現,可以看成是改變創新的嘗試性努力,用朗讀的方式來重新喚起語言文字所具有的直擊人心、引人思考的審美力量。
電視宣傳作為我國的主導傳播媒體,其根本傳播主要以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為主。目前我國文藝節目已初步具有主流文化的傳播規模,關于大眾文化已有相對有效的傳播。電視文藝節目發展的目的并不只是為了追求高收視率和高收益,其節目的文化品位如果陷入低俗化的發展模式中,在長期的電視節目發展中一定會遭到市場的淘汰。關于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定位,在新形勢下時代要求中,倡導發展具有一定深度、個性化的創新型精英文化。在電視節目的創作中,以先進的文化為導向,提升節目的文化導向和品位。
藝術形式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電視文藝節目與其他藝術形式也一樣,具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目前,關于電視文藝節目的審美價值和觀眾的審美觀念之間的聯系,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如果能在電視文藝節目中積極引進一些有較高素質品位的文化,則會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關于節目的定位導向要清晰明確,引導觀眾正確的主流思想和審美觀念的形成,也是電視臺的社會責任。
對電視文藝節目的定位要明確,避免節目內容的雷同。電視節目的文藝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中普遍存在同質化現象,多數節目只是在一味地模仿精品節目的形式,致使節目的播出形式及內容缺乏個性化和創新化,容易使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關于電視文藝節目的定位,要進行創新改革,注重節目在內容、播出形式等方面的差別化,引導電視文藝節目的多元化發展。[3]
綜上所述,電視文藝節目作為我國主導的文化傳播主導媒體之一,關于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定位和審美方面的思考在對于認清、分析我國電視文藝節目的現狀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明確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定位,對節目內容和播出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注重觀眾的需求,才能助推電視文藝節目的創新發展,為觀眾帶來更好的觀看享受。
[1]連玉芳,劉倫.對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關注和審美思考[J].新聞傳播,2014(18).
[2]龐龐.論當前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關注及審美思考[J].藝術科技,2015(05).
[3]張波.當前電視文藝節目的文化關注及審美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5(23).
(責任編輯 宋旭東)
周宏,女,本科,湖北廣播電視臺,國家二級導演,研究方向:電視文藝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