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期間,專門主持召開會議,與14位來自廣西各地基層一線的黨代表座談,聽取大家對黨的十九大的建議和期待。習近平強調,籌備黨的十九大,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以多種方式廣泛吸取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這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之所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把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作為推進“四個全面”建設的根本抓手,始終如一、與時俱進地走好群眾路線,深入群眾,凝聚人心,匯集民意。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推進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面臨關鍵節點之時,再次強調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不僅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也找到了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的鎖鑰。
“上下同欲者勝”。堅持群眾路線,首要目的在于凝聚人心、共同奮斗。在推動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都有責任,每個人都不能缺席。中國有13億多人、8800多萬黨員和44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必須充分調動廣大基層黨員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推進兩個一百年的建設目標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把每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實現融匯于實現中國夢的共同奮斗之中。只要凝聚起每個人的力量和智慧,就一定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必將前進一大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堅持群眾路線,關鍵任務在于匯集民意、問計于民。基層是最大的課堂,人民群眾是最好的老師。面對復雜繁重的各項任務和全面推進的偉大事業,必須廣開言路,堅持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問計于民,真正做到以民為親、以民為師、以民為友。這決不能只是喊喊口號走走過場,而是要誠心誠意、實打實做。問政于民,方可知得失;問需于民,方能明方向;問計于民,方能定良策。毫無疑問的是,基層黨員和黨組織需要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最為關鍵的作用。基層同志處在改革開放前沿和生產工作一線,參與經濟社會生活最直接,同人民群眾聯系最經常,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見效感知最真切。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積極把各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期待收集起來,要善于從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難點中尋找改革的突破口,主動作為、敢于首創,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反映群眾心聲,匯集民智民力,最終實現頂層設計與基層智慧的有機結合。
“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堅持群眾路線,還必須注重方法創新,與時俱進。當前,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革命性新媒介、新技術正在極大地改變傳播形態、溝通方式和社會生活。“群眾上了網,民意就上了網”。黨的群眾路線工作必須適應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深刻變化,應對好社會溝通方式現代化的挑戰。踐行群眾路線,在方式方法上不能拘泥于傳統思維,而需要更廣闊的視野、更具時代性的舉措。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主動學習“升級”互聯網思維,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全面構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群眾路線工作新模式,讓信息化成為與時俱進走好群眾路線的加速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堅持群眾路線,最終要落實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從群眾中來,是為了更好地到群眾中去。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黨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群眾。只有不忘初心、始終如一地堅持走好群眾路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自覺地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和國家推進一切事業的根本歸依,我們才能向著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一步一步地砥礪奮進,走向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