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葉彩云



摘 要:該研究用小米種替代傳統斜面工藝,測定其對鹽霉素生產水平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搖瓶培養表達,鹽霉素單位水平比對照斜面培養基提高了17.9%。
關鍵詞:鹽霉素;小米種;斜面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6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8-0032-03
鹽霉素(salinomycin)[1]是從白色鏈霉菌(Streptomyces albus)的深層培養液中分離得到的一種聚醚類抗生素,由6分子乙酸,6分子丙酸和3分子丁酸提供的相應酰基縮合而成。由于其廣譜高效、不易產生耐藥性的特點,國內外廣泛用來防治牛、羊、雞、兔的球蟲病,同時可以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促進了畜禽生長發育,提高了飼料利用率[2-3]。
鹽霉素發酵水平的提高,主要取決于菌種選育和培養條件的優化[4-6]。國內外對如何提高鹽霉素的發酵水平一直在不斷的探索[7-8]。傳統工藝采用斜面接種,種子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斜面質量,如何提高斜面產孢量是關鍵。小米種是根據菌株的生理特性,通過在一定配方營養液的基礎上加入一定量的小米,以其獨特的制備方法,制成表面積大、易于菌株繁殖的培養基。小米種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孢子產生。為此,本研究設計小米種替代傳統斜面工藝,以期待提高鹽霉素的生產水平。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種 供試菌株為白色鏈霉菌(Streptomyces albus)SLF2-075。
1.2 培養基組成
1.2.1 斜面培養基 丙三醇2%,蛋白胨0.2%,酵母膏0.2%,氯化鉀0.1%,磷酸二氫鉀0.1%,瓊脂2%,消前調pH7.0。
1.2.2 小米培養基 用小米替代1.2.1中的斜面培養基中瓊脂,其他不變。
1.2.3 搖瓶種子培養基 丙三醇2%,酵母粉0.2%,牛肉膏0.2%,蛋白胨0.2%,氯化鉀0.2%,消前調pH7.0。
1.2.4 搖瓶發酵培養基 酒石酸銨0.5%,黃豆餅粉0.5%,氯化鉀0.5%,氯化鈉0.2%,磷酸氫二鉀0.01%,硫酸鎂0.01%,小麥胚芽0.5%,豆油20%,輕質碳酸鈣1%,pH自然。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工藝流程 凍管→一代試管斜面活化(33℃,培養10d)→二代茄瓶斜面或小米(33℃,培養10d)→搖瓶種子(33℃,培養25±5h)→搖瓶發酵(33℃,培養10d)→搖瓶檢測。
1.3.2 一代試管斜面 用接種環刮取一環接18×180試管斜面,均勻涂布后置于恒溫培養箱33℃培養,控制濕度40%~60%。
1.3.3 二代茄瓶斜面 試管斜面加5mL無菌水,取0.2mL接入空白茄瓶斜面,均勻涂布后置于恒溫培養箱33℃培養,控制濕度40%~60%。
1.3.4 小米種制備 (1)小米:美農美季精選小米(要求小米粘性弱,水份含量較低,蒸熟后不結團)。(2)小米種培養基組成:100g小米+150mL斜面營養液(除去瓊脂)。(3)小米種制備(茄子瓶):150mL營養液加到100g小米中,隔水蒸30min,蒸完攤開冷卻后,稱取25g至茄子瓶,121℃滅菌25min后即為小米種茄瓶培養基(注:滅菌后馬上趁熱搖散小米,小米種在茄子瓶中呈均勻分散狀態)。(4)接種:試管斜面加5ml無菌水,取0.2ml接入小米種茄瓶斜面,平攤充分振拌,使種液充分分散于小米種。
1.3.5 搖瓶種子 (1)搖瓶種子裝量100mL/500mL三角瓶。(2)斜面接搖瓶種子:刮取4cm2斜面接到搖瓶種子,置于恒溫搖床33℃、220r培養。(3)小米種斜面接搖瓶種子:取10~15粒小米種,約0.1g接搖瓶種子,置于恒溫搖床33℃、220r培養。
1.3.6 搖瓶發酵 (1)搖瓶發酵裝量100mL/500mL三角瓶。(2)接種培養:接種10%搖瓶種子,置于恒溫搖床33℃、220rpm培養。
1.3.7 搖瓶檢測 (1)搖瓶種子及搖瓶發酵OD檢測:檢測原液稀釋100倍后562nm測吸光值。(2)搖瓶發酵固含量檢測:稱取固定量發酵液,105℃恒溫4h干燥,前后稱重即可得出固形物含量。(3)搖瓶發酵單位檢測:用HPLC方法[9]。
2 結果與分析
2.1 斜面和小米種斜面培養結果
2.1.1 成熟斜面孢子情況 小米種斜面顏色更深,表面均勻分布孢子,呈疏松狀態。斜面孢子起皺,分布不均勻(具體見圖1、2)。
2.1.2 產孢量以斜面為對照 分別加入10mL無菌水,將孢子充分洗脫振蕩,測OD562。從檢測OD值結果來看,小米種斜面孢子量為對照斜面9.5倍,產孢量大幅度提高(表1)。
2.2 搖瓶種子培養結果 以斜面為對照,3組結果顯示:小米種搖瓶種子pH比對照偏低,OD562值都比對照高60%左右,表明小米種的菌量生長更理想(表2)。
2.3 搖瓶發酵培養結果 以斜面為對照,通過4組對比試驗,小米種工藝表現pH偏低,固含量和OD都較對照高,表現為菌絲體活性好。同比單位,小米種平均48 940U/mL,對照41 102U/mL,鹽霉素產量提高了17.9%(表3)。
3 結論
(1)小米本身富含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孢子萌芽生長。小米本身顆粒的均勻度,呈規則圓顆粒狀,蒸熟后的小米種粘性小,水分含量低,成舒散狀態,原斜面培養基營養成分充分被吸收在小米表面,為菌絲體生長提供充分的營養,且通氣狀態好,表面積大,為孢子增殖提供了更好的生長環境。
(2)小米種斜面充分保障了菌體的活性,使菌體在搖瓶培養過程中衰退期推遲,無論pH、OD值及固含量,均比對照顯示了優勢,有利于后續提取處理。同等條件下,搖瓶單位比對照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17.9%。
(3)小米種適用于實際發酵生產。生產過程中,種子一般需要經過2~3階段的培養,由于小米種本身產孢子量大,是否可以減少種子罐培養級數及優化工藝,還有待于進一步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戚風娥.鹽霉素的應用與生產技術研究[J].試驗研究,2005(5):45-46.
[2]徐奇友,許紅.鹽霉素及其在飼料中的應用[J].飼料博覽,2002(6):31-32.
[3]劉秀全.高效多功能飼料添加劑-鹽霉素[J].飼料工業,1997,18(4):9-11.
[4]李艷偉.白色鏈霉菌鹽霉素生產工藝分析[J].健康必讀雜志,2011(3):337-339.
[5]吳健,戴桂馥,李宗偉,等.利用抗藥性選育鹽霉素高產菌株[J].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2005,37(4):92-95.
[6]儲消和,王普,宋友禮.鹽霉素高產菌的推理選育[J].中國抗生物雜志,2008,33(1):11-13.
[7]曹廷弼,宋中樞.鹽霉素發酵工藝的研究[J].中獸醫醫藥雜志,1998,17(5):3-5.
[8]楊亞勇,蔣順進.提高白色鏈霉菌鹽霉素產量的工藝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6,31(11):661—664.
[9]Miller TW,Chaiet L,Cole DJ,et a1.Avermeetins,newfamily of potent anthelimitic agents:Isola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propertie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79,15(3):36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