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歡+徐曉丹+沈姍姍+王溫妮+應君



摘 要: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城市綠地系統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城市公園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中的重要一員,更是有著舉足若輕的作用。該文選取了杭州城區3個城市公園進行實地走訪調查,運用使用后評價(POE)調查的方法對城市公園使用后的情況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杭州地區;城市公園;使用后評價(POE)
中圖分類號 TU98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8-0115-07
1 序言
在不知不覺中,杭州已經開始以國際化視野和標準來謀劃城市建設。截至2015年,杭州的綠化覆蓋率約為40.43%,若充分利用,可以達到60%。目前,杭州已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公園,無論是從環西溪生態休閑帶到吳山文化公園、從白塔公園到西興互通公園,涵蓋了生態型、文化型、休閑型等各種功能的城市公園,還是轉角遇到美的“口袋型公園”,都帶動著周圍的居民走出家門,走進公園,享受城市。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的快速發展 根據杭州“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杭州要將生態資本優勢迅速擴大,向杭州市民和游客投放一個綠色生態“超級大禮包”——在市區內規劃6條生態帶、建設6大郊野公園、建設5個濕地公園。
1.1.2 城市居民戶外活動增加 2000—2015年,杭州市公園綠地面積增長了7倍之多(表1),這不僅僅表現在數字上,城市居民也同樣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家附近的公園越來越多了,選擇越來越多了,城市的美好不僅僅體現在經濟,更是深層次的反映于生活,連動著綠色生態、休閑生活。公園建設是諸多要素的集大成者,而建設城市公園無疑是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提升品質生活最有效的途徑。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調查城市公園的使用者:包括使用者的構成、年齡段的分布等。(2)研究市民對城市公園各個部分的滿意程度。(3)對城市公園的規劃設計進行反思,以促進改善。
1.2.2 研究的意義 (1)作為景觀設計的學生切身的走到公園中去,觀察已建成的公園,調查訪問公園的使用者,了解他們對公園的評價,以及他們的真正需求,從而當我們作為一名真正的設計師,設計一個公園,一塊區域乃至更大的土地規劃時,能運用設計的想法思考服務于使用者的需求,而不僅僅是為設計而設計。(2)運用使用后評價(POE)的方法調查,可以探索具體的使用對象的評價之外,也能研究如何運用使用后評價(POE)方法,為其推廣應用,建立起規范的評價體系而努力。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獻研究法 本文查閱了一些文獻資料,包括使用后評價(POE)、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的相關資料、相關研究論文與專著資料等。
1.3.2 使用后評價(POE)的相關方法 本文采用POE研究領域中的相關方法,即觀察法、問卷法、訪談法和圖像記錄法等對城市公園的使用狀況進行評價研究。選取了3個區域的3個城市公園,以平均每個公園發放50張左右的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問卷法。在夏秋春3個季節的不同時段對我們所選區域進行了實地的走訪,觀察以及相應的做了一些訪問,拍攝了一些照片。
2 城市公園的定義及調查方法
2.1 城市公園的定義 根據《城市綠地分類標準》的劃分,城市公園是城市公共綠地的一種類型;城市公園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城市居民,但隨著城市旅游的開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城市公園將不再單一的服務于市民,也將服務于旅游者;城市公園的主要功能是休閑、游憩、娛樂,而且隨著城市自身的發展及市民、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動,城市公園將會增加更多的休閑、游憩、娛樂等主題的產品[1]。其中,我這次的調查對象為城市公園,具體選址包含在表2中的G112區域性公園、社區公園的范圍內,服務對象主要為附近的居民,但杭州作為旅游城市不可避免的會有不少游客在我們調查的范圍內游覽,并不影響這次的調查。
2.2 案例概況
2.2.1 案例區位 本次我們選址分別在西湖區的湖濱公園,江干區的城市陽臺,濱江區的射潮公園和彩虹跑道。
2.2.2 案例分析 西湖區的湖濱公園位于西湖邊,是本次3個選址中建造最早的公園,日常人流量較江干區的城市陽臺和濱江區的射潮公園相比,最多,且有許多使用者為游客。在居民使用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數,下棋、文娛聚會已形成自己的氛圍;地理位置優越,靠近西湖,風景優美,具有天然的優勢吸引力。江干區的城市陽臺是最近完成的一個新的公園,因為G20的召開使它成為了一個熱點游覽區,在沒有游人的時段,當地的居民也非常喜歡來此散步,休閑,感受城市悠閑時光;到了晚上有燈光秀和音樂噴泉,成為吸引附近居民的一個亮點;附近購物、餐飲一應俱全;交通便利,地鐵、公交都可直達,與地鐵4號線、市民中心,市政府,圖書館地下相連接。位于濱江區的射潮公園是濱江區居民休閑娛樂的一個選擇,加之沿線新修鋪設的沿江彩虹船跑道為濱江注入了新活力,且使用率非常高,一整天的各個時段都有健身慢跑的居民、老年人帶著子孫休閑散步等。尤其是新修建的彩虹跑道沿江段的修建,設計簡約現代,深受居民歡迎。
3 整體使用狀況調查分析
3.1 適合安靜休息的場地 此次調查顯示(圖1),大多數采訪者對適合安靜休息的場地的數量與分布感到滿意。非常滿意的男性占27.27%,女性占29.21%;覺得滿意的男性占54.55%,女性占49.44%;認為一般的男性占14.55%,女性占21.35%;還有3.64%男性認為不滿意。由此推斷,超過2/3的采訪者認為杭州地區城市公園中安靜休息的場地布置分布讓人滿意,同時也還存在不足,需要在日后改進。
3.2 娛樂活動的場地 此次調查顯示(圖2),超過半數的采訪者對娛樂活動的場地的數量與分布感到滿意。認為非常滿意的男性占20%,女性占21.35%;認為滿意的男性占47.27%,女性占43.82%,所占比例最大;認為一般的男性占29.09%,女性占29.21%;認為不滿意的男女各占3.64%和2.25%。由此推斷,超過半數的采訪者認為杭州地區城市公園中娛樂活動的場地布置分布讓人滿意,同時覺得一般的也占了1/3,可見娛樂活動場地的設計仍可提高,要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使用者的需求,同時也可提供展覽、餐飲、晨練等活動的場地及實施。
3.3 體育鍛煉的場地 此次調查顯示(圖3),近一半的采訪者對體育鍛煉的場地的數量與分布感到滿意。認為非常滿意的男性占男性總數的16.36%,女性有25.84%;認為滿意的男性有32.73%,女性有32.58%;認為一般的男性有45.45%,女性有30.34%,所占比例最大;認為不滿意的男性有3.64%,女性有5.62%;同時有1位男性認為非常不滿意;還有5位女性覺得沒有想法。由此推斷,近1/2的采訪者認為杭州地區城市公園中體育鍛煉的場地布置分布讓人滿意,但是更多的采訪者認為場地的數量與分布一般甚至不滿意,可見杭州地區城市公園體育鍛煉場地的設計存在很多缺陷,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仍需改進。不滿意的因素可能與數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有關。應該多舉辦體育活動、休閑來滿足鍛煉者的健身休閑的需要。
3.4 兒童活動的場地 此次調查顯示(圖4),有1/2的采訪者對兒童活動的場地的數量與分布感到滿意。認為非常滿意的男性有14.55%,女性有14.61%;其中男性有34.55%,女性35.96%覺得滿意;認為一般的男性38.18%,女性有32.58%,所占比例最大;認為不滿意的男性有9.09%,女性有6.74%人;同時有1.82%位男性認為非常不滿意。由此推斷,1/2的采訪者認為杭州地區城市公園中兒童活動的場地布置分布讓人滿意,但是更多的采訪者認為場地的數量與分布一般甚至不滿意,可見杭州地區城市公園中兒童活動場地的考慮還比較欠缺,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仍需改進。
3.5 座位數量與分布 調研結果顯示(圖5),大部分人對座椅數量與分布表示“滿意”,男性與女性的概率分別達到“43.64%”和“48.31%”,而男性表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沒有想法”的分別有“25.45%”、“27.27%”、“3.64%”、“0%”、女性表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沒有想法”的分別有“16.85%”、“30.34%”、“3.37%”、“1.12%”,沒有人表示“非常不滿意”。從中也可以看出,市民對座椅數量與分布大致滿意,且相對來說,男性對座位數量與分布的滿意程度要略高于女性。
3.6 座椅舒適度 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圖6),大部分男性對座椅舒適度表示“滿意”或“一般”,概率達到“36.36%”和“38.18%”,大部分女性對座椅數量與分布表示“滿意”,概率達“49.44%”,而男性表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沒有想法”的分別有“23.64%”、“36.36%”、“38.18%”、“1.82%”、女性表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沒有想法”的分別有“16.85%”、“32.58%”、“1.12%”、“0%”,沒有人表示“非常不滿意”??梢娫摴珗@座椅舒適度較好,市民的滿意程度較高,但仍有少量市民不太滿意,因此依然可以進行改進。
3.7 公園無障礙設施 對于公園無障礙設施的調查(圖7),大部分人對無障礙設施表示“滿意”,男性與女性的概率分別達到“50.91%”和“46.07%”,而男性表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沒有想法”的分別有“20%”、“25.45%”、 “0%”、“3.64%”、女性表示“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沒有想法”的分別有“22.47%”、“20.22%”、“7.87%”、“3.37%”,沒有人表示“非常不滿意”。從中可以看出,女性對公園無障礙設施的滿意程度較低,不滿意的人數相對較多。因此應當改進該公園無障礙設施的設置,為少數人群提供便利,并且在某些方面應當更注重女性的需求,從而提升市民的滿意度。
3.8 樹蔭數量 樹蔭數量的滿意度調查顯示(圖8),大部分人對其表示“非常滿意”和“滿意”,男性有“52.73%”和“43.64%”,女性有“43.82%”和“49.44%”表示“一般”的人數很少,女性有“3.64%”,男性有“1.12%”,基本沒有人表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沒有想法”。可見市民普遍對樹蔭數量的滿意度很高,說明該公園植被覆蓋程度良好,應繼續保持。
3.9 植物數量 植物數量方面男性非常滿意占50.91%,滿意占34.55%;女性非常滿意占41.57%,滿意占48.31%,男女對于滿意及以上程度占大90%左右(圖9),說明植物數量方面的無論性別差滿意程度還是極高的,一般的選擇占10%,還是有一些對于植物數量感到不滿意的,可以通過考察在必要處適當增加一些應景的植物,不可滿目亂意增加,需要結合場地的植物品種四季變化來選擇栽植的品種。
3.10 植物養護 植物養護方面男性非常滿意占32.73%,滿意占56.36%,一般占10.91%;女性非常滿意人數占35.96%,滿意占53.93%,一般占10.11%(圖10);男女生的選擇在滿意程度比例都為最高,但表示一般的市民仍有較高的比例,表示在植物養護方面還可以做得更好。
3.11 環境衛生 環境衛生方面男性填寫非常滿意的占38.18%,滿意的占45.45%,一般的占16.36%;女性非常滿意占29.21%,滿意占56.18%,一般為12人(圖11);通過其他的問題分析,男女兩方一般選擇率都達到10%以上很少,但是這個男性高達16%,女性更是出現了不滿意的選擇,說明環境方面有些嚴重,一個城市的面貌可以從它的衛生程度來決定,所以保持環境衛生關鍵是時時刻刻都需要的,公園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場所,本身可以增加清潔力度,定時清掃,衛生設施也可以適當增加。
3.12 管理服務 管理服務方面男性非常滿意的人占40%,滿意占50.91%,一般占7.27%,沒有想法有1.82%;女性非常滿意的人占37.08%,滿意占50.56%,一般占了11.24%,沒有想法的占1.12%(圖12);男女生對于公園管理服務滿意程度及以上達90%左右,說明這方面大家都是基本滿意。
3.13 使用時間段統計 根據調查數據統計顯示,一天之中,下午和晚上來公園的人最多,上午其次,大部分人選擇周末來公園休閑放松(圖13)。其中平時上午和下午來公園的主要為老年人,他們或鍛煉身體或結伴聚會,選擇晚上和周末出行的主要為年輕人。由此看出老年人為公園的固定使用人群,他們的評價也就顯得格外重要。
4 研究結論與展望
4.1 研究的主要結論 (1)我們所選的3個城市公園的可達性都較高,相比之下,位于江干區的城市陽臺可達性較差,公園大部分區域都有圍欄隔斷,入口較難找到,不過由于它位于杭州市人民政府附近,可以理解為為了安全的需要以及G20后控制人流。
(2)在公園設施方面,各個公園的滿意度也由公園的建造舊及新相繼有所增加,可以看出,現在的設計越來越注重人的舒適度,注重人體工程學,不過也有不少意見關于“多增加些座椅”,“無障礙設施太少,之間隔得太遠”等。在調查過程中有許多居民向我們提出了,適合兒童游樂的地方太少了,在濱江區的彩虹跑道段,我們發現有許多孩子把擋土墻的坡面當成玩樂的滑滑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3)在公共廁所方面,我們在城市陽臺注意到這公園沒有配套的公廁,只有臨時公廁的設置,對杭州市民以及游客的參觀游行散步等活動多少有些不便。我們也注意到在施工方面還有諸多問題,一個好的作品的展現不僅僅是要好的設計,盡心盡職的施工同樣重要。
(4)在植被方面,滿意度都頗高,但居民們認為植物的養護方面還需要跟進。
(5)在現場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老年人是固定的使用人群,他們早、中、晚都會來公園,白天可能是散步,帶孩子,下棋,晚上健步,跳廣場舞;年輕人晚上使用頻率較高,上班族下班后的小憩,飯后運動等都喜歡來到公園。隨著健身的熱潮,公園夜跑越來越受歡迎,這也考驗這公園夜晚的照明系統。
(6)一個好的公園維護不僅僅需要專業人員也更需要每一個使用者的愛護,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不文明、不符合規章的行為,比如,在彩虹跑道,專門為跑步和非機動車設置的區域卻仍然有機動車行駛,而且還不在少數,這不僅僅是破壞公園的美感,更重要的是給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帶來了不安全的因素。
(7)對標識系統的不夠重視,醒目的標識不足,不能清楚地指引市民。
4.2 研究局限 (1)由于時間的局限性我們無法多次的定點調查,使得我們的調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夠完整。(2)走訪后才發現,本次調查選取的公園多在水域旁的條狀公園,這也限制了我們的調查對象。(3)我們這次的調查并沒有詳細調查使用者的行為路徑,有的資料全為我們所觀察到的,不夠科學嚴謹。(4)此次調查所抽取的樣本數量并不是很多,這樣使得數據的分析并不完全具備客觀性。
4.3 建議與展望 (1)建立公園落成后的回訪與繼續不斷修正的體系。使用后評價(POE)與該體系相比則顯現出它的局限性,過于單一,若能建立起有效的回訪體系才能真正的有效的收集意見,對現有的公園也能及時的修正與改造。(2)正如我們在研究局限中寫的那樣,本次調查對使用者的行為路徑調查的缺失是我們的遺憾,今后要重視環境和人的行為研究,這也包含了人的行為、與人的行為相關聯的人性化的設施設計,從而對人性化方面設計進行反思,推動人性化的政策。(3)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走進公園不失為最便利最自然最質樸的一種方式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推崇。因此,作為景觀設計師,要努力當好人們精神家園的規劃者,建造者,設計出城市居民真正需要的公園。(4)每一個公園的建造是為了服務居民,但是建造完之后就不能置之不理,要對后續的使用情況等方面回訪,有不足的地方要及時改進,有做得好的地方要繼續保持,要懷著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去對待每一個設計。
參考文獻
[1]徐文輝.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