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倩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北京 100045)
心理干預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狀況及治療的影響
許 倩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北京 100045)
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治療效果與心理作用。方法 隨機選取從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醫(yī)院應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的老年病人100例,均分成對照組與護理組,對照組在圍手術期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的焦慮、抑郁狀況、髖關節(jié)功能狀況、生活質量與不良反應。結果 護理后護理組的SCL-90總分、SAS與SDS評分比對照組與護理前顯著減少(P<0.05),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與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顯著增加(P<0.05),住院時長、下床時長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顯著減少(P<0.05)。結論 心理護理可調(diào)節(jié)圍手術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病人心理,增強臨床療效,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圍手術期;心理護理;治療效果;心理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臨床常用的外科手術[1]。圍手術期患者生活無法自理,會出現(xiàn)抑郁、焦慮不良心理[2],如果不及時緩解會影響治療效果,不利于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3],尤其是老年病人,心理敏感性較高[4]。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具體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從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在醫(yī)院中應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進行治療的老年病人共有100例,年齡高于65歲且知情同意,排除患有嚴重性心血管、腎臟疾病。將病人均分成對照組與護理組,兩組的一般資料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病人在圍手術期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用藥護理、飲食干預與康復訓練;護理組在圍手術期實施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方法如下。第一,心理干預,術后與患者交流,用真誠的態(tài)度關心患者,把握其心理狀況,還應善于傾聽,耐心聽患者的傾述,對其不安情緒進行安慰。另外,護理人員的操作輕柔,減輕患者痛苦。第二,疾病認知干預,護理人員應對股骨頭置換手術的問題向患者與家屬講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病因、治療原理及病理學知識[5],增強患者與家屬對治療的信心,避免負性情緒滋生。還應根據(jù)心身醫(yī)學的知識告知負性情緒對治療效果與預后的影響,鼓勵其建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針對患者的檢驗結果實施詳細的解釋,組織痊愈患者參與講座[6],共同交流治療心得。第三,為每一患者設立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案,指導其在床上實施活動鍛煉并早期下床訓練,通過運動來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況,保證清淡飲食、睡眠規(guī)律,指導家屬多關愛與體諒患者[7]。
比較兩組病人在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狀況、髖關節(jié)功能狀況、生活質量與不良反應。
1.3 評價標準
用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包含35項,共四方面,即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抑郁心理以及焦慮心理,每個項目用4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則生活質量越低[8]。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用SPSS 22.0統(tǒng)計與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實施卡方檢驗,P<0.05則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護理組的SCL-90總分、SAS與SDS評分比對照組與護理前顯著減少(P<0.05),護理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顯著增加(P<0.05),詳見表1。護理后護理組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住院時長與下床時長比對照組顯著減少(P<0.05),詳見表2。護理后護理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顯著減少(P<0.05),詳見表3。

表1 兩組的心理與生活質量評分/分

表2 兩組護理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住院時長與下床時長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n(%)]
股骨頭壞死多見于老年人[9],由于老年人的心理敏感度高,對疾病的認知能力較差,對手術治療存在恐懼心理[10],且術后生活無法自理,壓力較大,因此在圍手術期易于產(chǎn)生負性心理,降低對治療的信心,不利于康復治療[11]。在本文中,護理后護理組的髖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與生活質量評分比對照組顯著增加(P<0.05),SCL-90總分、SAS、SDS評分、住院時長、下床時長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對照組顯著減少(P<0.05),可知心理護理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效果優(yōu)異,改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不良反應。常規(guī)護理是以醫(yī)囑為中心[12],沒有考慮到患者的心理,護患交流少,護理作用不能充分發(fā)揮[13],而心理護理是以人為本[14],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調(diào)節(jié)患者的心理狀況,疾病知識的教育能增強患者的認知水平,增加護患溝通,減輕負性情緒,增強治療依從性[1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可調(diào)節(jié)圍手術期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病人的心理,增強臨床療效,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降低不良反應。
[1] 劉 俊,趙銀必,張 興,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對圍術期老年股骨頭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2):5664-5666.
[2] 楊 珍.舒適護理在高齡股骨頸骨折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前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2,13(9):110-112.
[3] 楊煥珍,胡煥嬋,黃麗文,等.患者與家屬同步進行健康教育對股骨頭置換術患者術后恢復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982-984.
[4] 葛多娟.16例高齡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09(12):1989-1990.
[5] 馬運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5):15-16.
[6] 張應梅,劉燕媚,羅 敏,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8): 46-48.
[7] 奉水華.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08(2):100-101.
[8] 劉昊楠,賀 良,張貴林,等.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總體費用和生活質量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5,95(33):2686-2689.
[9] 鐘炳剛.髖關節(jié)置換術在老年人股骨頭壞死治療中的應用[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11(2):134-135.
[10] 王洧溶,李 紅,鄭耀梅,等.術前護理干預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焦慮的影響[C].中華護理學會第14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10,76-79.
[11] 馬 壯,陳榮瑩,白莉莉,等.早期康復對老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復的促進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0):2853-2855.
[12] 閆映霞.5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病人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09(19):1712-1713.
[13] 馬夢暉,司曉一.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對高齡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8):4-7.
[14] 梁燕嫦,歐銀燕,孫燕英,等.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7):1-3.
[15] 沈 花,尤春芳.系統(tǒng)性整體護理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 (17):1601-1603.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5.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