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萍
(山西博愛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的效果評價
曹 萍
(山西博愛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危壓瘡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研究組應用延續性護理。結果 研究組患者壓瘡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Braden壓瘡評分比較無明顯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組各個時間點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高危壓瘡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壓瘡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延續性護理;常規護理;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壓瘡發生率;生活質量
研究顯示延續性護理可以確保患者在出院之后得到優質的衛生服務,避免并發癥發生發展,加速患者的康復,避免患者病情惡化而再次入院[1]。這樣一來就能夠節約衛生資源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在出院之后,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并未完全消失,而應用延續性護理可以確保患者得到合理的照護,有效控制危險因素,降低壓床發生風險[2]。我院為老年高危壓床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取得理想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危壓瘡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60歲;Braden壓瘡評分<11分;治愈出院的壓瘡患者。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患者;晚期癌癥患者;合并臟器衰竭患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齡60~87歲,臥床16例,研究組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齡60~85歲,臥床19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做好常規的出院隨訪共奏,在出院前提供指導,出院之后責任護士電話隨訪。研究組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2.1 建立管理小組
護士長帶頭組織護理人員,構建護理管理小組,同時為患者建立病歷資料,便于及時聯系提供護理干預[3]。
1.2.2 出院指導
護理人員一方面要為患者提供常規出院指導,還需要在出院前的l周,對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患者以及家屬提供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敷料用法、壓瘡預防措施、換藥技巧以及壓瘡識別等[4]。
1.2.3 電話隨訪
患者出院的1周、2周以及4周之后對對患者電話隨訪,了解患者以及家屬對壓瘡知識預防還有護理內容的了解,同時提供針對性的指導[5]。
1.2.4 上門隨訪
患者出院之后護理人員應當不定期上門隨訪,對患者的遵醫狀況、居家情況還有康復狀況進行調查,了解患者的剪切力、摩擦力、營養以及活動力等指標,將得分結果當作依據提供指導[6]。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從自身狀況出發,主動參加社區活動,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從而緩解他們的孤獨感。
1.2.5 網絡隨訪
在患者出院之前,護理人員需要加患者為QQ好友以及微信好友,從而同患者以及家屬加強聯系,便于患者咨詢問題。護理管理小組的成員需要對患者遇到的問題提供網絡指導,實現無縫隙護理[7]。
1.3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1月后統計患者壓瘡發生率,同時對比護理前后各個時間點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應用生命質量問卷-74(GQOLI-74)調查[8]。量表包括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維度,包括20個因子以及74個條目,指標涵蓋維度分以及總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命質量越好。
應用Braden壓瘡評估患者壓瘡發生危險程度,評分從六個方面進行,包括潮濕、營養、感覺、移動力、活動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評分6~23分,分數越低表明患者的壓瘡發生風險越高,前4項1~4分評分,1分最差、4分最好,摩擦力以及剪切力為1~2分[9]。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比較
在兩組患者的壓瘡發生率對比方面,研究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比較 [n(%)]
2.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Braden壓瘡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Braden壓瘡評分比較無明顯區別(P>0.05),護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組各個時間點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Braden壓瘡評分比較(,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Braden壓瘡評分比較(,分)
組別 n 護理前 護理1周后 護理2周后 護理4周后對照組 65 9.5±0.3 10.6±0.8 12.1±0.8 15.1±1.5研究組 65 9.8±0.6 12.6±0.9 15.9±1.2 17.2±1.3 t - 1.0294 20.391 22.125 17.935 P - <0.05 <0.05 <0.05 <0.05
2.3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3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護理前比較,aP<0.05;b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物質生活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總分對照組 護理前 34.6±7.535.9±5.141.2±6.522.5±3.931.2±2.3護理后ab45.6±7.348.2±5.650.1±6.925.6±4.235.9±3.3研究組 護理前 33.9±8.136.7±5.239.8±7.321.8±3.830.9±2.6護理后ab56.4±7.255.9±6.163.9±8.230.1±5.245.2±3.4
壓瘡是因為患者的局部組織持續受壓導致循環障礙,使得組織出現破損以及壞死的問題,表現主要是皮膚功能的缺失。老年患者如果長期臥床,容易影響到局部循環,從而使得局部組織出現變性壞死問題而發生壓瘡。壓瘡出現后一方面加大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會增加患者治療以及護理的成本[10]。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高危壓瘡患者,通過應用延續性護理,其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優于應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延續性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這是因為老年高危壓瘡患者往往需要長期到家庭照護,一旦出現壓瘡,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同時日常照護量也比較大,患者的角色轉變以及功能轉變也會使得他們承受著比較嚴峻的身心壓力。與此同時,家庭照護有著比較明顯的隨意性以及盲目性特點,都會給患者生命質量帶來不良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照護人員缺乏壓瘡知識影響到照護行為的效果,并且財力以及人力方面的開支,這些容易導致照護人員出現負面情緒,從而進一步影響到照護行為的效果,甚至影響到同患者之間的關系。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心理狀況。延續性護理通過系統的行動設計來保證患者在各個照護場所例如醫院以及家庭,都可以得到優質的照護,主要作用在于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服務,避免患者反復住院。研究結果顯示,延續性護理能夠改善患者遵醫行為,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同時改善家庭照護人員的健康知識,使得他們的行為更加有效合理,加速患者康復。本研究當中,患者在出院之前指定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指導培訓,同時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以及上門隨訪,指導患者以及家屬解決護理問題。通過一系列干預,顯著改善患者以及家屬護理的能力,使得他們主動積極參與到康復過程當中。延續性護理實施之后,研究組患者的社會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命質量總分等都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延續性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老年高危壓瘡患者的生命質量,借助于調動家庭的力量以及患者的自身能力來維系患者的社會功能得,同時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老年患者的器官往往都已經出現衰竭問題,新陳代謝較為緩慢,同時免疫功能顯著下降,甚至往往合并有多種基礎疾病,同時家庭以及社區的醫療衛生條件也不夠完善,并且延續性護理的工作人員配置也無法有效滿足患者的需求。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延續性護理實施之后,無法顯著改善患者的軀體功能。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通過應用延續性護理,顯著降低患者的壓床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護理之后各個時間點患者的Braden壓瘡評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推測是因為延續性護理可以讓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掌握預防壓瘡方面的相關知識,從而在壓瘡預防以及發生方面提供針對性干預。研究組患者的壓瘡級別集中在Ⅰ期,對照組患者以及家屬在在壓瘡干預方面的了解較為匱乏,使得患者出現Ⅰ期壓瘡18例、Ⅱ期壓瘡12例、Ⅲ期壓瘡1例。除此之外,QQ以及微信等網絡交流工具的應用,在延續性護理當中體現出了無可取臺的價值。這是因為QQ以及微信等能夠通過文字、語音、圖片甚至是視頻等方式來溝通交流,不會受空間以及時間的影響,交流的成本也比較低,適于在延續性護理當中應用。研究組大部分患者或者家屬通過QQ或者是微信等方式同延續性護理的小組成員交流溝通,護理效果較為理想。不過個別患者的拍照水平較差,導致護理小組的成員誤判患者病情,因此還需要后續加以改善。
綜上所述,老年高危壓瘡患者應用延續性護理干預有利于降低壓瘡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 胡碧花,李 慧,危香蓮,等.延續性護理對老年高危壓瘡病人出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26):3269-3271.
[2] 曾 潔,楊 雅.延續護理對改善老年壓瘡高危患者照顧者居家護理行為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5,1(21):1934-1937.
[3] Shinji Iizaka,Mayumi Okuwa,,et a1.The impact of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related factors Oil the development and severity of pressure ulcers in older patients receiving home care[J].Clinical Nutrition,2015,2(9):47-53.
[4] 楊 雅,曾 潔.醫院聯合社區壓瘡管理網絡在社區老年壓瘡高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36-39.
[5] 李曉萍,吳麗紅,任 彤,等.“醫院-社區”聯合壓瘡護理小組在腦卒中合并壓瘡患者出院后延續性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6):1964-1968.
[6] Walsh JS,Plonczynski DJ.Evaluation of a protocol for prevention of facility·acquired heel pressure ulcer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16,34(2):178-183.
[7] Margolis DJ,Bilker W,et a1.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in general medical practice[J].Ann Epidemiol 2016,12(5):321-325
[8] 胡碧花,李 慧,危香蓮,等.延續性護理降低老年高危壓瘡患者發生壓瘡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7):1285-1288.
[9] 劉紅梅,羅艷麗,龍俊宏,等.內科壓瘡高危病人出院后延續性護理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6,30(12):1480-1482.
[10] 王萌萌,梁陶媛,何 培.集束化護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3):6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5.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