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時堰中學(224200)
姜小敏●
?
讓課堂教學過程設計點亮學生數學思維
江蘇省東臺市時堰中學(224200)
姜小敏●
在一些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在傳授數學知識時總是以一些答題技巧和數學知識為教學目標,但是隨著教育的改革,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已經慢慢占據了主流,我們要依托數學知識,教會學生數學的思維.教學過程設計就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培養,讓學生學會數學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要針對培養數學思維這一目的去設計.
高中數學;過程設計;思維培養
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是由思維水平約束的,我們在設計教學時要以此為基礎,既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知識,又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這就要求我們的過程設計既要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又要讓學生感受到難度,再通過我們對學生的及時指導和點撥,讓學生的思維可以順應客觀規律得到發展,這樣才能起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作用.
例如在講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如果教師直接以一般形式的判定關系式進行教學,會使內容變得抽象,不易學生掌握和理解,因為學生的思維還處在歸納實際的范疇,對于直接的理論分析涉及未深,因此教師要以不同的具體事例來引出一般結論,給學生思維逐漸發展的空間.在引入判定結論之前,教師可以以三種例題方式給出,分別包括直線和圓相切、相離、相交三種情況,每種情況包含幾個例題,讓學生計算每種情況下圓心到直線的距離,最后通過每種情況的總結歸納,得出判定直線和圓位置關系的推論,這樣讓學生在解題中徐徐漸進,思維跨度小但是又具有難度,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以發展和強化,從現象到本質的過程,正是學生向數學思維靠近的過程.
學生在不同時期的思維水平是不同的,我們的教學過程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其理論分析能力較弱,那么我們就要多以實例對知識進行講解,而高二的學生思維能力已經得到提升,其理論分析能力可塑性強,我們可以適當的多一些理論證明的教學內容.這樣分階段進行過程設計,才會使學生思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所謂改善思維定式就是教會學生換一種思路去解決問題,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解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若能讓學生改善定式思維,能靈活的運用各種方法,最終以最優的方法解題,則學生的數學思維會得到很大強化.所以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我們要注重對題目的精析,為學生展開多彩的思維角度,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如在判定一個函數的值域時,解這類型題的一般思路有以下幾種:第一,利用函數的單調性,再配合定義域來找到值域;第二,若能配成二次函數的形式,則可以用配方法,求得值域;第三,尋找自變量的規律,構造基本不等式求解值域.不同的學生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很少會有學生想到三種方法并取最優方法,每個學生腦海里都有一個自己約定俗成的方法,這就是定式思維,他們不去想最快速的方法,這樣就失去了鍛煉數學思維的機會,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通過對題目的剖析,為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角度,擴大學生思維廣度,不斷改善學生思維定式.
學生的數學能力大多數是取決于其解題能力,而解題能力是數學思維的一種體現,如果我們可以在過程設計中著重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勤于思考的能力,那么學生的思維定式就會逐步完善,在思維定式中孕育出靈活的智慧之花.
高中數學題目變化多樣,如果讓學生去戰題海,其難度不言而喻,如果學生可以自己從做過的題目中尋找相同點和不同點,經過分析創造出題目的變式,那么只要學生掌握一種題型,就相當于解決了成千上百道題目.這就是一種創造性思維,這種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過程設計中我們要有意f培養學生這種創造能力,讓他們學會對數學的發現和創造.
針對這道題就可以延伸出很多變式,我們在講解時要注意把相同的題目知識點用不同的考查方法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掌握該知識點的考查形式,讓學生形成自主創造變式的思維,由點及面,學會做題,學會學習.本題就可以有如下變式:
經過教師的創造性訓練,讓學生形成自主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對知識點有全面的認識,這樣學生在做題中學會舉一反三,促進數學思維的養成.
可以看出,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是學生數學學習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段,我們只有用心地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在教學中加入我們對思維的訓練,才能真正地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數學,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G632
B
1008-0333(2017)12-0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