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靜
高中物理的內容廣泛,知識系統非常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重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導致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產生倦怠.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教師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一、形象思維的概念
其實,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直覺思維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普遍存在.所不同的是,形象思維是對于客觀的形象進行提取,并將提取的信息與主觀的認知相比較、結合,最后理解事物的本質.同理,物理形象思維就是在頭腦中建立與所學的理論物理知識相對應的形象,構筑與所學的物理知識相對應的物理圖景.
二、形象思維的特點
1.形象性.形象材料極為復雜的物理學的每一個思維對象都具有形象性.
2.二維性.形象思維不如抽象思維,具有前后連貫的、一維線性的因果關系.形象思維是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對于事物的形象進行研究.
3.直觀性.表象、直感、想象是物理形象思維的三種基本形式,其中直感所說的就是面對所學的物理學知識頭腦中立即顯現出相應的物理圖景,以便于理解事物的本質.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形象思維的重要性
1.形象思維是提出物理假說的重要思維.例如,物理形象思維的重要結晶:愛因斯坦光子假說、盧瑟福原子核式模型假說等.
2.為物理學的學習和掌握提供幫助.(1)對于構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有幫助.學生先利用形象思維對事物進行認知與加工,接下來才能經過抽象思維構建理想化物理模型.(2)對于學習和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具有重要作用.物理概念是抽象化的事物.為了掌握物理概念,學生需要借助形象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例如,在講“物體的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如果只是依靠教材中的文字和圖片,會將本就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抽象化,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物理概念.(3)對于物理規律的理解與掌握具有重要作用.要想理解物理學中的分子結構、原子結構、萬有引力定律等物理規律,需要學生發揮形象思維的想象力,建立明確的物理表象.(4)對于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和解答一些習題具有重要作用.形象思維具有動態性的特點,有助于學生清楚地分析物體運動的全過程,進一步理解習題所表達的意思,從而從整體水平把握題目的意義,提高答題效率.可以看出,形象思維在物理學發展和學習的過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如果同以往教學模式一樣,對于學生只是一味地灌輸抽象的概念、公式、定理,不知道靈活教學,那么學生就會陷入物理學習的旋渦,越來越抗拒物理學的學習.所以說,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留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能力
如何讓學生具有通過觀察物理現象,就能認識到物理規律的形象思維能力,是物理教學中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
1.利用實物進行形象化的教學.任何一個物理表象都不是大家隨便臆想出來的,而是來源于現實中的具體事物.因此,為了建立學生的形象化思維,教師就要讓學生通過眼、耳、鼻、皮膚等感覺器官感受物理事物.例如,在講“光的折射”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著筷子在水中進行實驗,有助于學生理解“筷子折了”的現象.
2.形象易懂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準確、生動、科學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想象和經驗.例如,在講“光沿直線傳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夜間在電棒照射或者汽車車燈的“光柱”.將類似的學生了解的事物作為素材運用在教學中,有利于學生將頭腦中存在的事物的現象和物理知識結合起來.
3.布置物理環境.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環境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將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圖景轉化成科學圖景,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例如,在生活中,人們認為“重的物體下落快”.對此,教師可以設置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檢驗.第一組拿一張紙和一根粉筆從相同的高度釋放;第二組拿兩張同樣的紙,一張放平,一張揉成團,從同一個高度釋放.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總之,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本就是相輔相成、互補互助的思維模式.因此,在高中物理學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同時,要加強對于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重視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