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瓊瓊
剛剛步入七年級的新生發現,初中的學習和生活與小學有了很大不同,學科數目增加,知識面拓寬加深.特別是數學,更是從具體的數擴充到抽象的式.要學好數學,有好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做好學習方法的引導,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引導學生做好預習
單元預習時可粗讀,旨在了解近階段的學習內容;課時預習時應細讀,重在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重要的、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等要做好記錄,以便帶著疑問進行新課的學習.在方法上,教師可以采用隨堂預習或單元預習.預習前,教師可以布置預習提綱,使學生的預習有的放矢.例如,在預習“相反數”時,我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入手:(1)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在數軸上的位置有什么特點?(2)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從形式上看有什么特點?(3)a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a表示什么?-a一定是負數嗎?學生通過預習,找到疑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引導學生專注聽課
課堂學習應處理好聽、思、記三個方面的關系.聽,聽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聽教師對重點和難點(預習中的疑點更要聽仔細)的點撥,聽解題方法與規律的概栝與小結,聽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聽課堂小結.思,一是要善于聯想、類比和歸納;二是要敢于質疑,提出問題,大膽猜想.記,當然是指課堂筆記.記方法,記技巧,記疑點,記要求,記注意事項.課后一定要認真整理筆記.教師講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注意防止“注入式”、“滿堂灌”,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例如,在講“單項式”時,學生爭先恐后地根據問題列出整式,然后觀察式子:100t,0.8p,mn,a2,-n.這些式子有什么特點?從而順利引出單項式的定義.學生興趣高漲,順勢導出辨析:5a是單項式嗎?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達到高潮.教師再次強調單項式是數字與字母乘積的式子,學生也再次加深了理解.在此基礎上,與學生一起學習單項式的系數、次數的定義,并順利指出上面式子的系數、次數.再次辨析單項式:-m,9,an3,2πr,32ab2c3的系數和次數,進一步深化理解相關概念.教師在授課時要巧妙安排學習內容,注重抑揚頓挫的語氣語調,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達到完美的境界.
三、引導學生內化理解
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作規范答題的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十分重要.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將推理思考的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根據條件正確畫出圖形.在作業書寫方面,教師也應注意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七年級學生課后往往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與理解,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的錯誤做法,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作用.這就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理解性記憶公式、定理,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
四、引導學生總結方法
在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七年級學生容易依賴教師,習慣于教師帶著復習總結.從七年級開始,教師應培養學生學會自我總結.在具體指導時,教師可以給出復習總結的途徑.要做到一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寫出總結要點;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答一些不同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可以說,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
五、引導學生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不提倡不懂就問,一發現問題不經思考就問,不是好習慣.經過自己反復思考,仍不能理解或解決的問題,應積極向他人請教.這一點,很多學生做不到.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閉門造車”,只會讓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后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學生對該學科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教學進度.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學生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