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星
“溫故而知新”.意思是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從中得到對知識更深層次的領悟.中考總復習可以說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因此,在復習過程中,不僅要通過此過程加深、拓展學生的知識層次,而且使學生在更高層次上提高思維能力,理解知識,而不是簡單地機械重復以往所學.下面就如何提高中考化學總復習效果談些看法.
一、回歸課本,扎實基礎,做好復習第一步
教材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由于教材的精煉與客觀,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學習所需的源源不斷的活水.因此,在中考總復習時,首先抓好的第一步就是課本知識,通過仔細閱讀課標,明確考試范圍、內容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找準復習方向,盡量避免盲目地拓展和拔高,穩扎穩打.復習課本重要的是通讀課本,尤其是接近中考的時候,若沒有系統完整地過一遍課本,就無法對知識形成全面認識.如果學生缺乏對知識的歸納和梳理,就很難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無法提高復習效率.事實上,中考的題目大部分都是依據課本內容演化而成的,教材中的例題和閱讀材料也經常被選作編題的素材.因此,在中考復習時,學生要重新認識基礎,仔細閱讀課本內容,把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當成自己學習的保障,必要時寫一點復習總結,這是中考復習前最重要的一步.比如,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復習,除了要懂得化學概念反應的現象或事物的屬性,還應進一步比較與之相近的概念,了解其共同點與不同點,并按其內在邏輯關系分類整理歸納.化學用語是化學的磚石,而規律性的內容則是化學體系中的鋼筋和水泥,有必要下工夫記憶和背誦,如元素周期表、化學方程式、酸堿鹽溶解性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質量守恒定律、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等都應熟練掌握.另外,對于化學知識的重點,如化合物,因其點多面廣的特點,復習時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也很難形成系統化,這時便可有計劃地按照化合物的結構、性質、變化和用途的順序各個擊破,實現從個別到一般再到系統的復習過程.
二、把握教材內容,構建網絡式、系統化的知識
體系
首先,緊扣考點.考點就是中考化學考試說明規定的考試范圍.抓住了考點,便是抓住了考試范圍,復習也就有了方向.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將復習計劃傳達給學生,先是計劃首輪復習對基礎知識的回顧,然后依據考點有目的性地復習化學教材,將各個瑣碎的知識點融進復習體系中.在每一單元復習之前,教師要把對應單元規定的考點放進教學方案中,構成貫穿化學總復習的始終脈絡.
其次,關注考試熱點.所謂考試熱點,就是指在歷屆中考中反復出現的考點.因此,在每一部分化學內容復習之前,除了要構建以考點為脈絡的化學復習總方向外,還應重視突出考試熱點,即編制以考試熱點為軸心的復習重點,在課堂上圍繞考試熱點展開問題探討,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并理解中考化學中最核心的考點.
最后,突出化學難點.也就是把化學知識中學生經常遇到的障礙、疑難之處以及易混淆的內容重點挑出來,實行各個擊破.所謂難點,難的不只是內容的復雜,更在于其與其他知識的互動性較強,且思維更為豐富.克服難點,學生對其他知識的掌握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促進思維活躍性的同時,提高了學習境界.在復習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程度出發,集中時間克服考點中的難點,進而保證學生腦海中構建的知識體系能啟動靈活、脈絡暢通.具體的操作就是在基礎復習得到保障的條件下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障礙,然后在知識歸納和評講時通過思維點撥和師生交流等手段,幫助學生克服這些難點.
三、適當進行模擬訓練,培養應試經驗
當基礎知識得到充分的儲備和運用,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進行模擬訓練.模擬訓練,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實戰的感覺,提高對知識的理解,也能積累應試經驗,保證在中考過程中遇到各種情況時從容應對.因此,教師要多進行中考模擬訓練,不斷豐富學生的應試技巧和思維.同時,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練習時題量不要過多,題型要有針對性和典型性,講求效率而非數量.此外,練習一方面是為了保持學生解題的熟練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查缺補漏的經歷.要求學生準備好一個錯題集,在每一次模擬訓練后,要將訓練中發現的問題提取出來,整理到錯題集上,時常翻看,及時發現自己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尋找規律,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為中考做好最詳盡的準備.
總之,學習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也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復習也是如此.在中考前通過帶領學生復習,讓他們發現自我缺陷,打牢基礎,抓住重點,理性分析學習現狀,避開盲目和固執,就能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