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萍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創新是教學改革的不懈追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從多個角度優化教學設計.
一、引導學生觀察,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數學現象、數學構成、解析過程展開細致觀察,從觀察中啟動學習的思維.首先,在學生觀察前,教師要給學生以明確的觀察目標、觀察任務和觀察要求,使學生觀察有具體方向,其觀察自然呈現高效性.其次,學生觀察時,教師要及時跟進,針對學生觀察實際給出必要的引導,指導學生觀察方法,提醒學生觀察分析,引導學生運用直觀教具和現代教學技術,深入研究觀察信息.最后,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觀察是一種學習方法,更是一種學習態度,教師要從培養學生觀察主動性開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數學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連,發動學生從平時身邊數學現象展開觀察,其培養價值會更高.例如,在講“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實物,抽象出點、線、面等圖形,還要對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展開深入分析.學生開始觀察,很快就獲得豐富的觀察信息.有學生認為,課本、課桌、黑板、地板等,都是具體的圖形,而且是由點、線、面構成的.這些矩形的邊是抽象的線,線的交接處是點,點、線內構,則是面.這些點、線、面構成一個完整圖形,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師繼續引導:生活中還有曲面、曲線構成的圖形,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這些圖形?學生很快就想到眼鏡面就是曲面.還有學生提到球面等.教師讓學生找尋生活中的點、線、面,學生對此非常熟悉,參與熱情很高,并在觀察中形成點、線、面的概念.這是抽象概念具形化的表現,自然屬于學習思維的創新行動.教師繼續拓展學習視野,讓學生找曲面、曲線,豐富學生的視角,使學生對點、線、面的認知更加深刻和具體.
二、發動學生質疑,矯正學生的思維方向
數學具有抽象性,教師發動學生針對學習內容展開質疑活動,學生不僅要深入解析文本教材,還要整合學習思維,給出質疑問題的具體方式.如果教師給出積極的鼓勵,就能提高學生參與質疑的主動性,其思維運行會更有效,創新思維成長是必然結果.例如,在講“數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基礎上給出一些思考問題:小學就學習過射線,你可以在射線上表示1和2嗎?在射線上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為什么?如何改動射線才能表示有理數呢?學生展開討論學習,很快就完成了認知銜接,自然引出數軸.教師讓學生繼續討論,觀察數軸,并給出自己的疑問,提交班級展開評價.學生繼續探索,疑難問題不斷涌現:確定了原點和正方向的直線就一定叫數軸嗎?數軸有一個原點,向右為正方向,向左為負方向,是不是所有有理數都可以在這條數軸上表示出來呢?在數軸上,已知點P表示-4,如果數軸原點移動到其他位置了,那么P點對應的還是-4嗎?如果改變了長度單位呢?或者改變了直線的正方向呢?P對應的還是-4嗎?教師對學生質疑問題展開多重解讀,并對學生質疑質量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思考價值.從學生質疑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對數軸展開了深度探究,這個操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歷練.
三、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設計數學課堂訓練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優化數學訓練內容、題型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關注學生多項思維開發,應該成為課堂訓練的重要意識.教師還要有分層教育思想.在設計具體訓練時,教師要關注不同群體學生的個性需求,用梯度性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講“絕對值”時,教師可以給出多種訓練題型,并規定完成其中三道題即可:(1)填空:+4的符號是,絕對值是,-25的符號是,絕對值是.(2)列舉題:絕對值是0的數有幾個?各是什么?絕對值是58的數有幾個?各是什么?(3)計算題:│-16│-│-7│;│-3│×│-2│.(4)問答題:如果將絕對值的代數定義用數學符號語言來表示,該如何表達呢?學生積極投入訓練中,教師巡視,并解決學生出現的個別問題.在成果展示時,學生訓練完成效果較好.教師組織學生對展開集體評價活動,訓練獲得圓滿成功.教師給出多種訓練題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創新思維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習慣,關系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正確的引導策略.“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并給出具體的引導,促使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并在實踐訓練中實現創新思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