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逐漸滲透進教學領域的方方面面,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逐漸受到教師的重視.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基本概述
人文精神的定義是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其主要表現在對人的尊嚴、價值和命運的保護、追求和關切,和對人類遺留下的各種精神文明的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與追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愛國主義精神,科學的人生價值觀和哲學思想基礎構成了人文精神的主要載體,其根本宗旨就是“以人為本”.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在當前社會的價值觀下,人們總是將學習成績當作高中生是否接受良好教育的標桿,而忽視了人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使高中物理人文教育改革受到阻礙.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滿足高中物理教學現狀的需求.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大部分高中物理教育還停留在以成績和分數為重要目標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而忽略了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意義.在這種教學環境下,物理教學只發揮了一般的作用,即科學價值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有較大的提高,但是在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上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因此,發揮高中物理教學的人文價值,不僅是對物理教學價值的重要補充,更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第一要求.
2.滿足高中物理教學理念的要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體現,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還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與他人互動,培養與他人協作的團隊精神,并將這種精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有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行動力,利用所學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體現了在高中物理教學理念中人文教育的不可或缺,其對于學生熱愛祖國、勇于質疑和無私奉獻精神的培養是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都無法替代的.
3.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素質教育是面向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過程,而相對的,人文教育則是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全面關注,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在教學宗旨上相互補充,相互發展,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教育體系,共同完成向學生傳遞正確價值觀念和培養高尚品德情操的教學目標.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1.提高物理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從教學目標的角度來看,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人,所以只有具備一定人文素質的教師,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人、教育人.在當前新課程和新教材改革的形勢下,教師不僅要精進自己的教學能力,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更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尤其是人文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外的時間內多去閱讀自然、社會、歷史等方面的書籍,豐富自己的閱歷,開拓自己的視野.另外,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時刻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變化.教師只有在科學知識和教學理念上完善自己,才能在物理教學中挖掘其中蘊涵的精神價值,為學生的人文教育奠定扎實的基礎.
2.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內核.物理教材作為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是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開拓視野和培養基礎素質不可或缺的素材.因此,教師應發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并在潛移默化中將其傳遞給學生.教師還應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著物理歷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探索精神.
3.創設輕松氛圍,聯系生活與自然.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溫馨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表現自己和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在塑造學生知識體系的同時,讓他們對生活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知,將物理知識帶進生活中,去親近大自然,親近物理世界,并運用自己學到的物理知識去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豐富自己的物理體驗.因此,通過創設輕松溫馨的學習氛圍和聯系生活與自然,將人文精神滲透進學生的人格中,讓學生學會敞開胸懷,體驗自然與生活,善待周圍的人.
4.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催化人文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客觀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以“仁者愛人”的思想正確看待學生的優缺點,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對等的交流,實現人文精神的滲透.
總之,人文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人文精神的滲透,培養出新時代的全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