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奎
借助總書記關心龍江、關注龍煤的強勁東風,按照王憲魁書記到鶴崗礦區調研時講話要求,堅定龍煤脫困發展的政治自信和工作信心,做好三篇“大文章”:
第一,優化存量、引導增量,做好轉型升級“大文章”
我們龍煤要在不斷優化煤炭主業存量的基礎上,向產業轉化、延伸、開發要增量,通過改造升級發出新枝。一是借助國家政策,關閉退出部分產能落后礦井。總的時間安排是“三年集中、兩年攻堅”,明年末除雙鴨山公司新增加的1個退出礦井、七臺河公司6個“五統一”小井外,其它規劃退出礦井全部退出。各礦業公司今年末完成一半規劃礦井退出任務,明年完成全部退出任務。二是減量置換,改造升級安全產能。利用省政府配置的礦權,爭取5年內有序新建4個煤礦,形成安全高效產能1000萬噸。對區域內儲量大、資源賦存條件好、具備改造為30萬噸/年以上的地方煤礦實施兼并。同時,將關閉礦井采掘人員調劑到儲量大、效益好的礦進,深挖生產內涵潛力,將煤炭總量穩定在5000萬噸左右,確保省內優質動力煤供給。三是延伸產業鏈條,加快轉型發展。按照總書記“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的總要求,采取參股經營、招商引資等方式發展煤電一體化,加快建設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平抑產業周期。積極與具備煤化工技術、人才和資金實力的企業合作,發展技術成熟、中短期見效、長期穩定獲利的煤化工產業。以煤層氣抽采為龍頭,大力發展煤層氣綜合戰略產業,一期規劃到2018年年產氣量1億立方米,遠景規劃8.2億立方米,爭取三年內形成煤層氣綜合利用產業。成立勞務綜合服務公司,圍繞工礦企業、城市生產生活大力發展服務業,安置富余人員,培育新興產業。
第二,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做好改革脫困“大文章”
龍煤作為龍江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單位,絕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堅定不移走出一條改革脫困的新路子。一是深化改革,增強內在活力。省委省政府明確了龍煤改革脫困的總體方向、任務和時限。目前,我們正在加快實施“五年三步走”改革脫困規劃,近期爭取生存,中期恢復健康,遠期謀求發展,全面建立兩級法人主體,下放“五項權限”,做到“五自經營”,到2018年實現扭虧,爭取到2020年全面建成治理結構規范、資源配置合理、主業安全高效、產業集成多元、市場競爭力突出,企業經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的國有資本能源產業投資控股公司。二是強化經營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在經營上,制定了10項剛性降成提效、控制虧損措施,將管理挖潛手段融入到生產經營全過程,不斷遏制虧損態勢。在營銷上,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在生產適銷對路產品的同時,依法推進蒙東褐煤退出,擴大市場煤銷售份額,維護龍江生態安全。在安全上,制定實施了五年治本規劃,落實標本兼治措施,確保安全形勢穩定好轉,為改革脫困奠定堅實基礎。三是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增強發展引領力。總書記對龍江干部作風提出了勤于學習、敢闖新路、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四條要求”。落實這些要求,前提在于強化學習,重點在于解放思想,關鍵在干。我們將按照陸昊省長對龍煤改革脫困“堅決、積極、穩妥、細致”的工作要求,態度堅決,行動積極,辦事穩妥,工作細致,看準的事、定下來的事、早干晚干都要干的事,就要干,要快干,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帶領集團上下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堅決打贏打勝龍煤改革脫困攻堅戰。
第三,保工資、保吃飯、快發展,做好民生保障“大文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對龍煤而言尤為艱巨,我們將克服一切困難,竭力保證員工生活,維護礦區穩定。一是堅決保開資、保吃飯。我們將通過加大應收賬款清理、加快銷售回款等辦法,保證井下工人工資不拖欠,逐步補還地面人員拖欠工資。二是不斷加大特殊群體幫扶力度。我們已經把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問題納入到重要日程,在實施特殊開資政策的基礎上,多渠道開展了扶貧救助,給予人文關懷,保證了弱勢群體的生活。三是加快改革脫困發展。我們要讓員工吃上飯,還要吃飽飯,更要吃好飯。實現這個目標,只有靠發展。當前發展的重點是淘汰落后產能、安置分流人員、移交辦社會、改革管理體制機制,實現輕裝上陣。長遠發展的重點是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多元發展,創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