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榮
總書記來我省考察時強調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更是給我們非公有制企業增強了信心、提振了士氣。
雖然我省非公有制經濟占據了半壁江山,但發展程度還很不夠,規模偏小、層次偏低、集聚程度較弱。客觀來看,也依然存在政策不夠透明、項目落地實施困難、管理多于服務等問題。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和自身經營企業的感受,對促進我省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談幾點體會:
一、轉方式調結構是我省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習近平總書記講到,“只有橫下一條心、扎扎實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產業結構層次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社會生產力水平才能出現一個大的躍升”。對非公有制企業來說,要想克服發展中的瓶頸,就要主動適應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抓住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機遇,切實加大企業技術改造、經營模式創新與發展方向調整力度,大幅度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對于轉型發展面臨的陣痛,企業要不斷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強身健體方能在競爭力求得生存,否則就可能被市場無情淘汰。哪條道路更適合企業發展,需要企業結合實際去積極探索,也需要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相應的引導和扶持。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分行業地組織面向非公有制企業的“轉方式調結構”培訓或輔導,讓企業及時了解行業動態和前沿趨勢,幫企業剖析轉型發展的可行路徑和有效途徑,為企業提供必要的轉型支持和獎勵,使非公有制企業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二、塑造知名品牌是發展我省現代農業的重要出路,也是非公有制企業的應有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省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并鼓勵積極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培育綠色生態農產品知名品牌。我省綠色食品質量好但能夠叫得響的品牌不多,高端食品的市場份額非常小。在品牌為王的時代,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話語權和競爭力。國有企業可以依靠國家調控和雄厚實力在市場中擁有一席之地,非公有制企業要在實力偏弱的情況下獲取較大發展,必須要塑造品牌和形成獨特優勢。政府相關部門應從塑造我省綠色食品整體良好口碑的角度出發,抓住企業打造品牌、擴大營銷的關鍵環節,尤其是發揮好實體超市和互聯網平臺的渠道作用,扶持發展一批非公有制綠色食品企業,讓我省的綠色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改進干部作風是我省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非公有制企業的殷切希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黨員、干部以黨章黨規為遵循,發揮模范作用,展示先鋒形象,強調要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不斷提升精氣神。對實力偏小的非公有制企業來說,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過硬與否在企業初創、成長、成熟的各個階段都至關重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的正確引導、積極鼓勵、有力支持及合理監管,這些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取決于各部門干部的工作作風和能力水平。目前,各級政府部門在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過程中,還或多或少地存在思想不夠解放、思路不夠開放、扶持不夠到位、辦事不夠快捷等問題。很多企業家表示在外省享受到很多我省沒有的優惠政策和服務,我覺得也不應該空泛地這樣講,應該把這種比較落到實處,切實好好梳理一下我省政務環境究竟有哪些差距,然后以“先進”為標準,制定嚴格的制度性行為規范和獎懲措施,讓各級干部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敢擔當、能擔當、愿擔當,能夠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快速發展壯大。我對習近平總書記一句話印象深刻,即“凡是做出的承諾、立下的軍令狀,都要說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我想,有了這個勁頭,才能讓我省非公有制經濟有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