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今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建設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
一、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文化經費投入不足,服務體系建設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撐。國家規定各級政府每年文化投入不低于財政支出的1%,由于受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等方面的制約,哈爾濱市級文化事業投入不及財政支出的0.6%。
2.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欠缺,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市圖書館、群藝館場所面積、基礎設施等硬件未達國家標準。
3.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不均衡,農村的服務較為薄弱。2014年,市級文化體育與傳媒投入資金中縣(市)僅為市區的18.6%,哈爾濱市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95個,大多分布在市區,50%以上在主城區,通河、木蘭、延壽和巴彥等縣均沒有。
4.人才隊伍結構不合理,專業性人才匱乏。有的街道、鄉鎮文化站編制不足,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基層文化工作者新老交替,年齡結構不盡合理,
5.社會化程度不高,現代科技手段應用不廣泛。公共文化服務基本靠各級政府投入,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沒被調動起來。
二、 對策建議
1.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政策,加強頂層設計與規劃制定。按照國家《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工作方案》要求,明確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總體思路,編制近、中、遠期規劃,結合各地市情制定。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重大文化和民生工程擺上突出位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2.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提供經費保障。建立公共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按比例增長機制,將公共文化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確保年文化支出增幅不低于財政收入的增幅,力爭接近、達到國家標準。將群眾文化活動經費、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村與社區文化活動室管理經費、文物維修和博物館管理經費等列入財政預算。
3.完善基礎設施,滿足群眾精神需求。加快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的新建、擴建和修繕進度,依據國家要求,及時補充更新館藏,使硬、軟件設施達到國家標準,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水準的服務。扶持專業和業余文藝團體發展,通過召開創作會、舉辦培訓班、組織演出等培育團隊和骨干。
4.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使農民與市民享受同樣服務。加大對市級文藝團體下鄉公益演出服務購買力度和對農村民間文化藝術創作的扶持力度。縣(市)圖書館、文化館等應實行標準化建設,達到國家三級館以上;鄉鎮綜合文化站建筑面積達到300㎡;村綜合文化活動室面積達到100㎡。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完善出版物補充更新。
5.打造人才隊伍,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培養、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探索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養培訓體系,采用定期培訓、輪訓、實踐考核培訓等方式,培養一批創新能力強、專業技術過硬的文化人才。
6.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提高社會化與信息化水平。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將信息技術等現代科技和傳播手段應用于公共文化服務,打造“互聯網+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