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廣義
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吉林省和遼寧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陰優勢從事林下種植、養殖等,從而使農林牧各業實現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東北有三寶,人參、鹿茸和貂皮,其中人參種植極具代表性,長白山橫跨三省,是人參的故鄉,吉、遼兩省人參產植達全國約70%,但是黑龍江省的森林經濟利用不及吉、遼兩省充分,存在著幾點需要不斷完善的問題 :
1.有優越的資源條件,但缺乏應有的人參種植發展機制,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黑龍江大部份林區地處邊遠山區,在管理上、技術上缺乏及時、有效的指導,特別是缺乏人參種植相關的長期技術跟蹤指導服務的機制,多數林區存在交通不便,水、電、路基礎設施薄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困難,人參產品進入市場成本高,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在一定程度影響了企業和林農發展人參產業的積極性。
2.人參經濟發展成本高、效益差,雖有國家政策引導,但缺乏系統、具體和強有力的扶持措施。由于地處邊遠,又缺乏有效的市場渠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參產業的發展成本,林權抵押貸款實施措施不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戶、企業投資資金短缺。
3.技術支撐和人工力量相對薄弱。有少量專業技術隊伍及一定的技術水平,常年為種植人參的林農服務的專業隊伍較少,技術支撐相對薄弱,人工種植時,人員短缺,多數人思想觀念轉變不過來,吃不了苦。
關于發展林下人參種植產業的建議:
1.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林下人參產業快速發展。充分認識發展林下人參產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潛力,把林下人參產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林業建設規劃,強化行政推動。研究和制訂體現優惠、扶持、促進原則的經濟調節政策,強化政策引導和扶持,充分調動銀行貸款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為林下人參產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把林下人參產業作為林業經濟新支撐點努力推進。
2.堅持生態優先,合理確定林下人參產業模式及規模。要科學利用并嚴格保護森林資源,堅持生態優先,確保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良性互動。充分分析林地生態承載能力,合理確定林下人參的種類和規模,進一步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調動和保護企業和林農管護生態公益林的積極性。科學確定發展重點、規模和布局,積極引導林農與企業、專業合作社開展合作經營,并設立人參交易集散地,擴大銷售渠道。
3.大力開展技術培訓,科學引導。提高林下人參種植、經營及管理水平,為廣大林農提供技術培訓,在各市、區、縣宣傳推廣種植人參相關知識,召回去外地務工人員,轉變陳舊思想觀念,大大增加人工勞動力,走科技種植的道路,是林下人參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農業、林業大學設立人參種植、研究與檢驗的相關專業,與企業、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之間搭建合作平臺,安排學生實習操作,培養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