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英,董開亮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現行規范路面滲水試驗評價方法
曹秀英,董開亮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工程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結合工程實例,發現按照現行規范方法,滲水試驗每一個檢測區間取5點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掩蓋了離析質量問題的存在。對比分析,發現現行規范中對滲水試驗檢測頻率的規定存在數量矛盾和概念混淆不清的問題。建議取消“處”的概念,規定施工質檢中每50 m檢測1點,按照滲水試驗單點檢測總數量直接計算合格率,更能反映實際路面質量情況。
路面;滲水試驗;評價方法
1.1 檢測方案
某三級公路瀝青路面中面層AC-20C攤鋪寬度為10 m,施工段落樁號為K1+200~K2+105,全長905 m,需進行滲水試驗。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以下簡稱“質檢標準”),滲水試驗每200 m測1處,即200 m為一個測定區間,則該施工段落劃分為5個測定區間。根據現場測試規程,每一個測定區間應檢測5個測點,計算其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依據現場測試規程中“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隨機選點辦法”,5個測定區間共計25個測點的選取位置見表1。
1.2 檢測結果
5個檢測段落共計25個測點滲水試驗結果見表1。滲水系數規定值為<300 ml/min。

表1 滲水系數檢測結果記錄表

續表1
1.3 結果分析
(1)中面層AC-20C滲水系數規定值為<300 ml/min。按照現行規范的方法,從表1第⑥列結果看出,本次檢測路段5個檢測區間的滲水系數合格率為100%。但是,從表1第⑤列單點結果分析,本次滲水試驗共試驗25點,共有11點>300 ml/min,利用單點計算合格率,合格率為56%。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結果相差很大,究其原因,就是滲水系數樣本數據離散很大,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掩蓋了不合格的單點結果。
(2)第1檢測區間K1+200~K1+400,第二點檢測結果為1 020 ml/min,超過規范允許值很大,是一個需要工程人員引起注意的地方,但是取平均值后,其最終結果為288 ml/min,滿足規范要求。第4檢測區間K1+800~K2+000,5點滲水系數檢測數據中,其中有3點單點值>300 ml/min,但是由于另外2個單點合格結果數據很小,5點數據平均后,最終結果卻滿足規范要求。由此看出,滲水試驗每一個檢測區間測定5個測點,計算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極為不合理,掩蓋了樣本數據反映的質量問題。
(3)從表1第⑤列25個樣本數據總體分析,由滲水系數反映的路面離析比較明顯,單點不合格的數據處大多處在路面中線4 m左右位置,即大致為路面邊緣位置。采用表1中第⑥列平均結果無法反映離析問題的存在。
(4)現場測試規程中,對滲水試驗計算平均值的原始數據,并沒有精度要求,一組結果相差很大的數據計算平均值,并不符合許多檢測人員的習慣。在實際報告中,許多檢測人員往往就會修改原始數據,使其差值不大的情況下,再計算平均值。
由上看出,由于路面離析的存在,單點滲水試驗結果相差較大,按照現行規范方法,每一個檢測區間取5點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非常不合理,掩蓋了質量問題的存在。建議采用所有單點滲水試驗結果直接計算合格率,更符合實際。
有關滲水試驗,從現行規范中摘抄了相關語句,見表2。
(1)現行規范體系中對“點”和“處”定義模糊。質檢標準中“每200 m測1處”,施工技術規范中“每1 km不少于5點,每點3處取平均值”,這里有關“點”和“處”的描述是混淆的。
(2)現行規范體系中對滲水試驗數量矛盾。施工技術規范“每點3處取平均值”,現場測試規程“每一個檢測路段應測定5個測點,計算其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試驗數量規定矛盾。
由上看出,現行規范中對滲水試驗檢測頻率的規定存在數量矛盾和概念混淆不清的問題。建議取消“處”的概念,規定施工質檢中每50 m檢測1點,最終按照單點檢測總數計算合格率。

表2 現行規范對滲水試驗的規定
(1)由于路面離析的存在,單點滲水試驗結果相差較大,按照現行規范方法,每一個檢測區間取5點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非常不合理,掩蓋了質量問題的存在。建議采用所有單點滲水試驗結果直接計算合格率,更能反映實際情況。
(2)現行規范中對滲水試驗檢測頻率的規定存在數量矛盾和概念混淆不清的問題。建議取消“處”的概念,規定施工質檢中每50 m檢測1點,最終按照單點檢測總數計算合格率,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和操作。
[1]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A dissertation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water permeability test in existing specification
CAO Xiu-ying,DONG Kai-liang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chnic Bridge Engineering faculty, Hunan,Changsha 410004,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existing specification method, project examples show, water permeability test each detect interval 5 points to take the average as a detection result is very unjustified that cover the existence of Isolate quality problem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s number and conceptual confusion is found In accordance with existing specification about water permeability test frequency.It is proposed to abolish the concept of “place”, to proved detecting 1 point with 50 meter i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That is better to reflect the actual quality of the road according to the total number of single-point detection rate calculated directly qualified in water permeability test.
pavement;water permeability test;evaluation method
2016-05-25
曹秀英(1983-),女,湖南資興人,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道路建筑材料試驗。
U416.1
C
1008-3383(2017)03-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