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丕智
【摘要】人的思想活動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在工作實踐中,要努力改變客觀環境,消除不利影響,調動人的積極性。
【關鍵詞】客觀環境;思想
一、從客觀環境與諸因素的普遍聯系中,觀察人的思想活動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思想意識一刻也離不開物質。人們的思想在反映物質運動的形式時,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實現的,它必須受一定影響和制約。例如:歷史條件、社會生活、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經歷、受教育程度以及職業等等。但是按其性質來看,影響人的思想活動的因素大體有三種:一是基本因素,這就是人生觀和道德觀。二是實際因素,這就是指客觀現實生活的各種影響。三是偶發因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偶然發生的一些事情,如天災人禍,傷勞病痛,使人猝不及防的事變,這時思想上的壓力、情緒上的壓抑以及對工作積極性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一般來說,客觀環境對人的思想活動的影響,一般有四個“影響源”。
1、家庭影響源。家庭問題對人的思想活動的影響,主要有婚姻戀愛;婚喪嫁娶;居住條件;子女待業;子女教育;夫妻矛盾;親屬不合;鄰居糾紛;天災人禍;經濟困難;健康欠佳等等。
2、工作影響源。人們經常遇到的影響思想的條件內容有:生產定額高低;工作條件好壞;工資獎金多少;工作任務輕重;工作分配合不合適;工作環境滿不滿意;同志關系處的融不融洽;領導信不信任等。
3、社會影響源。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階級、民族、集團、家庭中,人的思想形成和活動總是要受到社會存在的諸因素印象和制約。一般情況下,人們遇到的社會影響,包括:形勢發展變化;社會風氣不正;社會治安不穩定;物質供應不能滿足人們基本需要;市場物價發生變化;交通條件不方便;各項政策發生變革;對外交往出現變化;黨派、集團、團體發生矛盾的時候等等。
4、目標影響源。人們既有物質需要,又有精神需要。在精神需要中,由于受長期社會生活和環境影響形成的人生觀、道德觀的作用,人的思想又會產生對各種各樣的目標的追求。這些目標的追求實現與否,同樣也是影響人的思想活動的一個原因。常見的情況有入黨入團的目標沒有實現時;上學、提干的心愿沒有滿足時;文化生活單調、枯燥無味時;評選優秀、先進落選時;受到表揚、獎勵時;受到批評、懲罰時;自己的地位、人格、榮譽和成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和承認時等。
另外,在觀察人的思想活動時,還應注意到的另一條渠道,就是在一定的客觀環境中人的行為表現。因為,人的行為來自于一定的動機,而動機則是由實踐產生的需要所決定的,當人們受到客觀條件的刺激產生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心理上就產生一種緊張不安狀態,這就引起了人的思想活動和變化。一般來說,人的思想活動的表現有四種:一是情緒上,二是言論上,三是行動上,四是頭腦里。至于每個人思想活動的表現形式如何,將隨著個人的氣質、地位、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出現差異。
二、改變客觀環境,消除不利影響,調動人的積極因素
改變客觀環境,克服消極因素的方法多種多樣,既有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我黨的傳統方法,又有運用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等方法。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應該將其互相結合利用,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這里,初步歸納了四種方法:
1、調查分析法。要努力改變客觀環境,消除對人的思想的不利影響,首先應該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要了解不同人所處的不同環境、條件及其思想變化,這是使思想政治工作有針對性、有戰斗力的重要前提。常用的方法有:
家庭訪問,察顏觀色,個別談心,群眾反映,民意測驗,座談討論,綜合分析等。
2、疏導教育法。從社會意識在一定情況下會對社會存在起反作用這個觀點出發,教育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很有必要,主要有:
普遍教育,專題教育,形象教育,個別教育,配合教育等。
3、情緒鼓勵法。人的思想情緒的產生來之于客觀環境的影響,又作用于客觀環境,因此,改變一定條件下的客觀環境,鼓勵人們始終保持高漲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對于調動人們的積極因素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
在情緒鼓勵方面主要有表揚鼓勵,物質鼓勵,形式鼓勵,榜樣鼓勵,信任鼓勵,活動鼓勵,干部行為鼓勵等七種做法。
4、體貼幫助法。人是社會的人。總要生活在人群之中,需要友愛和溫暖。一個團結友愛、體貼幫助、情投意合的集體,可以給人以溫暖、鼓勵和進取的力量,激發人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積極性。在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工作、生活、人的需要就會得到比較多的滿足,思想問題就會大量減少和向好的方面轉化。
要創造一個給人以友愛和溫暖的客觀環境,人們必須要互相體貼、幫助。我們所說的體貼、幫助,主要是指精神上的體貼和幫助,這是人們十分渴望得到的一種需要。但同樣不能忽視在可能情況下的物質幫助。體貼幫助的內容,包括六個方面:一是知情,二是鼓勵,三是出主意、想辦法,四是從物質上幫助,對人正當需要中的合理部分,在可能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加以解決。五是對于人們正當的、合理的需要,但目前又解決不了的,除制定規劃外,還要向人們解釋原因,說明今后的打算,求得諒解和支持。六是善于批評。對于人們的不正確的思想問題不能置之不理,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實事求是,以誠相見,平等待人、循循善誘、擺事實講道理,耐心說服。對缺點錯誤不擴大、不縮小,有什么錯誤就批評什么錯誤,是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不算總賬,不亂扣帽子,不無限上綱,不憑主觀臆斷。要允許被批評者申辯,不要強迫人家接受。一時想不通的,還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