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現代化的今天,企業與時俱進,良好發展,離不開企業管理的有效實施。而實現企業管理的有效實施,離不開企業文化。因為在當下企業員工容易接收到的信息較多,進而影響員工的思想觀念或誘導員工,導致員工不能正視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致使其所執行的工作差強人意。而良好的建立企業文化,有利于提升員工的滿意度,間接提升企業的凝聚力,促進企業良好發展。
關鍵詞 企業 文化建設 員工 滿意度
現代企業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簡單的科學技術等硬件,還包括“軟件”如企業文化。因為相較于科學技術等硬件來說,企業文化的建立更能強化員工,使之在生產經營之中做出卓越貢獻,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因為,企業文化的良好建設,企業文化能夠熏陶和影響員工,進而使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員工的思想品質提升、使員工的文化素養提高等,讓員工能夠對企業產生歸屬感,對企業非常的滿意,積極融入企業這個大家庭中,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這對于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側面說明了企業文化建設利于提升員工滿意度,所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業文化與員工滿意度的概念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基于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生成的文化觀念的總和,包含了企業員工的價值觀、行為準則、企業形象等。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尤其是在現代化的今天。只有良好的建設企業文化,才能積極、正面的影響企業員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良好的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為企業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良好發展。
員工滿意度則是指員工通過工作產生的滿足感的程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工作本身、薪水、福利、工作環境、同事關系等,將心理預期和實際結果進行對比,如果打破了期望結果,就會造成滿意度下降,相應的員工工作會表現出消極反應;反之,將會提高滿意度,員工將積極、主動的工作。因此,影響員工滿意度的因素較多,要想使員工能夠高質高效,甚至卓越的完成工作,需要注意滿足相關方面,達到員工的心理預期,如此才能使員工才能打破現狀,良好生活與工作,促進自身與企業共同發展。
二、企業文化與員工滿意度的關系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們的最高層次需求是心理需求得到滿足。而當前企業之中員工的滿意度未能提升,與之心理需求未得到滿足有很大關系。此種情況下,員工將難以保持最佳的狀態來進行工作,相應的產品質量將會受到負面影響,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這必然會影響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間接影響企業的發展。為了改變此種局面,應當注意滿足企業員工的需求。經過相關調查分析,確定員工心理需求表現為歸屬感不強,因企業給予員工的待遇、關心及規劃等方面,都讓員工感受到彼此僅僅是雇傭關系,在企業之中毫無歸屬感,這種感覺的存在會讓員工感到孤獨,讓員工質疑自己的價值。而企業文化的建設,則能夠在企業內宣傳文化,熏陶和影響員工,提升員工的文化素養、提升員工的思想品質、端正員工的思想觀念,讓員工真正了解企業,同時企業也能夠了解員工的想法和狀態,進而優化調整員工的薪酬、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等,以達到員工的心理預期,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促進企業良好發展。由此看來,企業文化與員工滿意度有很大關系,良好建設企業文化利于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三、基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員工滿意度提升策略
(一)積極進行精神文化建設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精神意識層面是靈魂與核心,指的就是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精神成果,主要包括價值觀、宗旨、作風、愿景等,其中企業價值觀是最為核心的內容[3]。員工各有自己的價值觀,而企業也具有自己的價值觀,只有員工價值觀和企業價值觀保持一致,才可以讓員工感到精神滿足,進而愉快的投入到工作當中,進而使員工認可與接受企業價值觀,進一步提高員工滿意度。所以,在企業精神意識文化建設中,必須積極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征求員工的建議與意見,進而讓員工把企業發展當成是自身責任,從企業角度分析與認可企業價值觀,以此為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積極進行制度管理文化建設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制度管理文化作為人與人、人與物結合的規則與中介,是約束企業與員工行為的一種規范性文化,其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制度管理文化是精神意識文化的產物,一定要滿足精神意識文化的要求,并且保證精神意識文化能夠附著其中,以此向員工傳遞與健全企業發展目標與愿景。一般而言,制度管理文化對企業員工有著一定的強制性、約束性、規范性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員工嚴格遵守各項管理制度,才可以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制度管理文化作為提升企業員工滿意度的支撐點,只有實現企業精神意識文化制度化,才可以為提升員工滿意度提供依據。通常而言,優秀的制度管理文化均是從員工切身利益角度出發,對員工基礎物質利益進行保障,之后再滿足員工其他需求,以此提高了員工滿意度。
(三)積極進行習俗文化建設
通常而言,習俗文化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方式與規范,主要包括企業家行為、企業員工群體行為、規范人物行為等。在企業發展中,企業家是靈魂人物,其知識能力與個性品德等均是建設企業文化的主要因素,且主導著企業文化的風格與特質,對企業文化個性與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特別是對于企業創業階段來說,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員工群體行為指的就是員工行為通常具有一致性,即在相同價值觀引導下,向著同一方向前進。群體行為涉及員工與企業及員工與員工之間的溝通[5]。企業模范人物是企業中的優秀骨干,其源于員工,可讓員工感到親切,進而其言行易感染員工,使員工效仿,以此促進員工發展,逐步提升員工滿意度。
(四)積極進行物質生活文化建設
企業物質生活文化主要包括工藝設備、產品、設施、環境等物質要素表現的文化特征及各種文化生活活動。從員工滿意度角度分析,企業環境的影響程度最大。因為企業環境優劣對員工工作情緒及感受有著直接的影響,只有創設一個輕松、舒適的企業環境,才可以讓員工更加努力的工作??茖W發展觀的主要內容就是“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了解企業發展給環境與資源造成的損害,以此貫徹實施“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方針,樹立“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綜合利用、源頭控制”的理念,以此創設優美、潔凈的企業環境,消除員工抵觸心理與不良情緒,讓員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建設對提升員工滿意度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為此,企業應建設和諧、民主的企業文化,強化企業文化的四個層次,使員工價值觀和企業價值觀達成一致,進而有效提高員工滿意度,最大限度的發揮員工作用與潛能,為企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 唐國琴.強化企業文化建設 提升員工滿意度[J].上海企業,2015(08):74-77.
[2] 彭曦玥.基于企業文化建設的員工滿意度提升策略[J].青年時代,2016(08):56.
[3] 劉中艷,肖芳,王冷等.星級飯店基層員工滿意度提升策略研究——以株洲市星級飯店為例[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7(04):67-71.
[4] 代紅.企業文化建設的員工滿意度提升策略探討[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6(08):20-20.
[5] 張新銘.以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員工滿意度[J].上海企業,2012(0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