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芳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4-000-02
摘 要 隨著物業服務行業的不斷發展,服務外包逐漸成為物業公司提高綜合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措施被廣泛應用,服務外包可以有效提高物業管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服務的專業化水平,但受內部因素及外部條件的影響,物業公司在業務外包過程中暴露出些許問題,給企業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本文結合某物業公司服務外包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問題,探討服務外包環境下如何實施的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加強對外包方的安全管理。
關鍵詞 物業服務 外包 安全管理
業務外包也稱資源外包、資源外置,它是指企業整合運用外部優秀的專業化資源,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和增強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物業公司將部分服務業務承包給一些專業的公司,可以有效降低用工風險,彌補勞動力不足,節約運營成本,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服務質量。但同時,外包方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物業管理企業應加強對外包方的監管,杜絕業務外包過程中因監管不力而出現的安全隱患,做好對外包方的安全管理工作。
一、物業服務外包安全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物業公司對外包方監管力度不夠
物業公司對外包方的管理意識不強。按照法律法規要求,物業公司在引入外包方提供服務的同時都會與其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或者在合同中規定彼此應該承擔的安全責任。物業公司往往認為與外包方簽訂了安全協議,相關的安全風險就可以完全轉嫁給了承包方。但合同或者協議的內容往往不夠清晰和具體,對彼此該承擔的安全管理任務和職責并不完全明確。在后續管理工作中,物業公司也缺乏對這種協議或者合同在實際中的實質約束力進行評估,導致安全責任得不到切實落實,一旦出現問題,便會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
物業公司對外包方的監督體系運行不暢,管控乏力。物業公司將服務區域內的某些服務項目委托給其他服務機構后,在日常安全監管中,并不再將這部分外包業務納入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等相關范疇中,所提供對外包業務的作業指導、培訓與檢查與非外包業務在頻次和效果控制上都有所差別。對外包方監管的內容與方式并不明確、加之缺乏專門的對外包方的監管人員,導致且監管能力不強,很難掌握外包方工作情況,員工素質與能力,不安全行為以及安全隱患狀況。
物業公司對外包方的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物業公司未建立對外包方的明確的并與經濟處罰掛鉤的績效考核標準,未明確偏離崗位用工標準、教育培訓要求等等情況出現時的處罰與約束機制,即便在實際工作中外包方所提供的服務與合同規定的要求有所差距,也較難進行約束和控制。或者物業公司雖然建立了對外包方的考核制度,但實際工作中不能嚴格按照考核機制進行考核,考核制度落實情況不佳或考核制度就本身難以落地,導致考核結果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同時,物業公司與外包方簽訂的合同中對服務標準的規定就較為模糊和不確定。例如物業公司在與外包方簽訂合同時,沒有對人員更換頻次進行規定,同一崗位人員更換頻繁,導致公司不停地對新員工進行崗前教育,在加大教育成本的同時,仍然不能完全避免新員工在適應新崗位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
(二)外包方自身安全管理薄弱,忽視崗位要求
外包方實際提供的服務與招標時的文件標準及合同標準有所差距。外包方人員流動性大,且專業化水平較低,個別崗位配備的員工因人工成本等因素影響,文化水平不高且年齡偏大,能力和技能不能勝任崗位要求。外包方實際提供的服務質量與物業公司的要求有所差距。
外包方安全管理基礎工作較為薄弱。外包機構與物業公司有著不同的安全文化和服務標準,在安全文化建設,制度建設、教育培訓、應急能力、監督檢查等等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現場檢查的頻次、范圍及標準要求等等,均與物業公司自身體系運行狀態存在差距。外包方的安全管理不一定能滿足物業公司服務區域內崗位安全管理要求。例如外包方的員工培訓通常缺少針對性。外包方開展的員工教育培訓,只能為通用崗位要求,不能體現崗位特色要求,不一定完全適用于業務的實際崗位要求。
二、在外包環境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明確管理責任,嚴格準入機制,把好選擇關
物業公司要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物業公司應承擔起社會責任,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充分認識到對外包方的安全管理職責。明確外包方管理的責任部門,明晰各級人員在外包管理中的責任。制定具體的對外包方管理標準。嚴格合同管理,細化合同內容,明確具體要求,在與外包方簽訂的合同中要明確規定主要人員的技術能力、占比、流動率等方面要求。
物業公司應采用公開招投標方式引入外包方。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外包服務方很多,但業務水平和能力參差不齊。要通過招標方式,對投標方服務質量、價格、資信等進行評估,最終確定合作方。在外包方選擇上,應嚴格對機構及其人員的資質審查和能力審核。應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和一額定業務水平,有良好的信譽度和服務理念,符合服務要求的專業服務機構。同時,外包方的管理人員和崗位人員應具備相應技能和能力。特殊崗位如供電系統維修、弱點監控、消防監控、安防監控等,因對服務標準和服務能力的要求較高,員工要確實符合資質要求,應持證上崗。而辦公大廈保潔、會服人員還應符合甲方的保密要求。
(二)加強日常的監督考核,實現有效的過程管控
物業公司應強化對外包方管理的制度建設,使對外包業務的管理有章可循。要構建長效的監管機制和完善的評估體系,制定與經濟掛鉤的績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內容和績效評估標準,實行有效的考核和評價,對外包方提供的服務保持有效監督和定期檢查。考核外包方服務是否與約定內容一致,是否符合服務標準,考核要落實到人,并進行相應金額扣罰,實現優勝劣汰,適時淘汰不合格的外包隊伍。
物業公司應強化人力資源配置和管理隊伍建設,將外包方的安全管理納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中,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將“三基”建設,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安全檢查、安全文化建設延伸至外包隊伍,杜絕安全隱患。物業公司在對外包方自己的檢查、培訓內容、頻次及效果進行監管的同時,應將外包業務的檢查納入日常檢查范圍,將外包人員培訓納入培訓計劃。通過培訓,使管理人員達到管理水平,技術人員滿足技術要求,崗位員工掌握必備安全知識符合崗位要求。
物業公司應做好與外包方的溝通工作。對外包隊伍要及時進行必要的技術交底與問題溝通,當外包方所提供服務與崗位標準有所偏差時,要及時協調。要隨時對外包方管理提出相應要求,推動良性互動,實現共同發展。
三、結語
物業公司尋求專業服務機構承接非核心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專業,實現人力資源、資金、管理技術的重新整合。這種服務外包管理模式的運用,有效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達到降本增效、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目的。但外包方的選擇上要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建立在對服務報價、職工質素、服務質量進行充分對比,資質進行細致審查的基礎上。而物業公司也要對外包服務進行有效的日常監管和考核,從而在真正發揮業務外包優勢的同時杜絕安全隱患,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向東,趙宏展.業務外包環境下的企業安全管理[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8):59-64.
[2] 邱珊珊.物業管理服務外包關鍵問題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12):62-64.
[3] 劉新佳,王貴賓.服務外包管理模式解析[J].中國物業管理,201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