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勇


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是桃花源福地,徐伯珍、豐子愷故里,這里民風純樸,重教尚學。湯溪鎮中心小學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九峰書院改建而成,浸潤著徐伯珍、陶淵明、貫休、陳雙田等文人、高僧以及勞模的思想,延續著苦讀勤思、以書為樂的學風與品性。建校百余年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在湯小這塊園地里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創造了輝煌的教育業績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師生個個會講民間故事、班里人人會唱地方民謠是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中心小學的一大特色。該校以傳承經典文化、打造現代校園為辦學理念,以構建和諧校園文化、享受生命的快樂與幸福為辦學宗旨,走出了傳承非遺文化的特色教育之路。
近幾年,該校的藝術教育喜結碩果,原創合唱曲目《湯溪民謠》榮獲省、市中小學生藝術節一等獎,自編校本教材金西民間故事集《南山采菊》榮獲浙江省義務教育精品課程,校歌MV榮獲省級二等獎,學校美術教研組榮獲金華市優秀教研組,學??罩耜牁s獲杭州市、金華市空竹表演賽一等獎、金獎,婺劇節目榮獲金華市中小學生婺劇匯演二等獎,舞蹈《暖》《小巷記憶》均榮獲區一等獎等。
據了解,該校以“五結合”為舉措:第一,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營造藝術教育環境熏陶人、感染人,如徽派風格的校園建筑、印象湯溪非遺文化長廊、非遺采風樓梯景觀墻等,介紹了湯溪本土的手工工藝、民諺、民間藝術等非遺文化元素;第二,與九峰學堂課程結合,開設小花蕊舞藝、空竹翻飛、哆唻咪合唱、墨點社團、跑馬燈等課堂,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采取定班定人的方式,由體育、音樂、美術等專任老師或有專長的老師組織教學;第三,與校園文化活動結合,搭建良好的展示平臺,如“廢物利用,美化環境”手工制作比賽、“感悟金秋”樹葉裝扮大賽、“農具大變樣”創作比賽、學生器樂大賽等;第四,與深化學科課程結合,老師將非遺、美術、音樂、體育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拓展藝術教育課堂,豐富教學形式;第五,與“四少年雛鷹爭章”結合,爭章細則中要求學生至少喜歡一種文體活動,如唱歌、跳舞、彈琴、繪畫、手工、跑步、航模等,這既是對學生的激勵,又是一種學業評價機制。
迄今為止,湯溪鎮中心小學先后舉辦了兩屆校園非遺文化藝術節、金西美食文化節等大型活動,承辦了以非遺文化為主題的開發區第九屆陽光體育運動會開幕式演出,這些都是該校傳承非遺文化的特色教育成果展現,贏得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良好的社會反響。2013年12月,該校被金華市非遺保護中心授牌為湯溪茶罐窯、跑馬燈兩個非遺項目的傳承教學基地。
如今,走進湯溪鎮中心小學,學剪紙、抖空竹、跑馬燈、唱民謠,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春之聲、夏之韻、秋之憶、冬之夢,非遺文化歲月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