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飆

見到矯顯明的時候,他正半蹲著,右手拿著焊槍,左手拿著焊帽,對一個分段的加強橫梁進行仰焊,胸前的工作服上散滿了飛濺的焊星。我握住他的手向他表示祝賀時,這個剛剛獲得第十三屆全國技術能手的漢子只是憨厚的笑笑。
在船臺現場,我們聊起了他的成才之路。作為一名大家耳熟能詳的焊接巧匠,矯顯明坦言:“技能人才的成長沒有捷徑可走,要練好一門技術,就得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技術訓練,不斷琢磨、不斷練習。”實際上,一個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正是以大量的優秀的一線操作人員作為支撐,帶動企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
從2001年技校畢業分配到船體分廠,矯顯明就為自己定下了目標。“當時,我的夢想就是盡早成為一名優秀的電焊工,與身邊眾多的焊接高手一比高下”。而師傅牛建偉告訴他,要想成為一個好焊工,首先你得吃得了常人吃不了的苦,受得了常人受不了的罪。矯顯明銘記在心。
電焊不留遺憾
“干電焊,會干易,干好難。”矯顯明告訴記者,“電焊是一門易學難精的技術活,不僅需要超強的悟性,更需要付出超凡的耐心和毅力”。身形瘦小的他,骨子里卻透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他虛心向師傅請教,平焊、橫焊、立焊、仰焊,一項一項勤學苦練;站著、仰著、蹲著、趴著,一招一式仔細琢磨,他把滿腔熱情傾注到焊接工作中。那段時期,練習電焊成了他唯一的生活內容。酷暑仲夏汗水浸透了工作服他不管;嚴冬臘月全身凍得發抖他不歇;焊花燒傷了手和胳膊、灼傷了眼睛他忍著;站、蹲、臥、跪、趴各種姿勢焊接臟了衣褲他也不在乎;別人干一天累得腰酸背痛,他還一個人留下來繼續練習。就是在家里,矯顯明也經常拿著筷子在墻壁上練習。
矯顯明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琢磨:同樣的焊口,為什么別人做得很完美,而自己的焊口上卻留有瑕疵;對于一些高難度的焊口,怎么樣才能保證合格率?伴隨著一連串的為什么之后,矯顯明的技藝在提高,經驗在積累……
圓滿地完成任務,不留下任何遺憾成了他的追求。在船舶產品特殊結構的焊接過程中,由于板材為高強度鋼,工藝要求選配相對應焊接材料對其進行焊接。該焊接材料可焊性很差,焊接中會產生強烈的磁偏吹現象,對焊工的技能有非常高的要求,技術攻關勢在必行。矯顯明通過查閱資料,提出了采用永久性磁鐵消除磁偏吹的方法,有效解決了磁偏吹難題,使焊接技術難度降低,焊接質量得到保證。目前,此焊接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
焊花里有激情
焊花是奪目的,那一縷縷光芒點燃工作激情。每一道焊縫,矯顯明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認真嚴謹細致,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工作16年,矯顯明焊接的焊縫數不勝數,完全做到了所焊接的每道焊縫成型美觀,無損檢測(RT、UT、MT)三項100%,贏得客戶的廣泛贊譽。在某關鍵建造項目“防止薄板焊接變形工藝研究”中,他是唯一以工人身份被選中參加工藝評定的評審人員。
一滴汗水澆灌著一朵焊花。矯顯明的焊接技藝愈發的爐火純青,作為分廠乃至公司里屈指可數的焊接高手,急、難、險、重成為他工作的主要內容。
在焊接領域,矯顯明算得上身經百戰,歷經了重點產品、民船、非船等多個工程幾十條船舶產品的磨煉。管道套筒是船舶重要部件,是由兩部分構件在合攏現場組裝,結構內部無法進行焊接施工,必須采用單面焊接雙面成型的工藝方法。仰焊位置會存在受重力影響造成反面成型向內部凹陷的問題。他通過更改焊接電源極性,解決了內部成型凹陷的技術難題。
勤于思考,精益求精,是擰在矯顯明心里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矯顯明就是有股不服輸的精神,難度越大越要試,愛鉆研,別人夸他干得好,他卻琢磨怎么樣干得更好。”矯顯明的工段長武繼宏這樣評價他。
焊槍的傳承
只要一拿起焊槍,矯顯明整個人都很快樂,焊條、焊縫、工件在他眼中仿佛都是精美的藝術品,看著、摸著都很舒服。二氧化碳氣保焊在使用藥芯材料進行管子焊接時,容易出現縮孔和凹陷,他經過近3個月的摸索和試驗,選擇適當調整焊絲與管道本體的徑向角度,控制斷續焊熔池位置的方法,成功解決了管道焊接縮孔及內部凹陷問題,使焊縫表面成型得到改觀,內外部質量全面達標,通過推廣這一獨到的操作技術,使二氧化碳氣保焊在重要船舶建造中得到更好應用。
矯顯明的成功,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評。高興之余,他對工友們說:“一個人的技能水平固然重要,但這種水平應該同公司的發展聯系起來,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價值。”短短的話語讓我們看到了他廣袤的內心世界。
呂升文是進廠一年多的年輕焊工,對于師傅矯顯明,他有著深厚的感情,“師傅是技術精湛的焊接技師,更是我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他沒有架子,教我們技術,還教我們做人”。矯顯明經常說:“自己技能好不算啥,還要做好帶頭人”。多年來,由矯顯明帶的6名徒弟至今已有2名達到了技師水平,有4名徒弟達到了高級工水平。
矯顯明一步一個腳印在焊接道路上勇敢前行,在與焊花共舞中完成了華麗而艱辛的蛻變,成為了一名新時期知識型和技術型人才,用行動彰顯了專注執著、精益求精的匠心之魂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