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

硬盤是用來存儲數據的,很顯然,存儲單元自然是絕對的核心元件。在固態硬盤內部,NAND(即閃存)顆粒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由于斷電后仍能保存數據,故硬盤領域被廣泛運用。事實上,NAND幾乎占據了整個SSD制造成本的70%以上,不夸張地說,選SSD實際是在選擇閃存顆粒。
SLC、MLC及TLC三種閃存差異
根據閃存顆粒中單元存儲密度的差異,閃存主要可分為SLC、MLC及TLC三種類型,SLC單層式存儲,存儲密度最低、寫入數據時電壓變化區間小,壽命最長,穩定性最好,多數應用高端企業級產品。
MLC閃存,多層式存儲,雙層存儲電子結構,存儲密度高于SLC,壽命在3000-5000次,應用于中高端消費類SSD上。而TLC 閃存,也是目前最流行閃存芯片,存儲密度是MLC的1.5倍,成本最低,使用壽命也最短,只有1000-1500次,穩定性也是三者中最差的。
同一類型的閃存差價為何會有那么大?
雖然閃存顆粒的種類主要就SLC、MLC及TLC三種,但相同容量的SSD售價差異卻很大。從目前電商平臺上搜集的信息來看,兩款容量相同的SSD(使用MLC或TLC閃存顆粒),它們的差價可達200-300元左右,毋庸置疑,導致價差較大的主因很大程度上是由閃存決定的。但是不同品牌之間的MLC SSD或者是TLC SSD,售價也有不小的差異,其間,除了品牌溢價、售后服務質量等方面外,里面的閃存也是有“貓膩”,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討論的話題。
要解釋閃存間巨大的價差,還要從一片完整的晶圓說起。晶圓的樣子大致如上圖所示,晶圓一般有6英寸、8英寸及12英寸規格不等,晶片就是基于這個晶圓生產出來的。晶圓上一個小塊,一個小塊,就是晶片晶圓體,也名Die,經過封裝之后就成為一個閃存顆粒。
晶圓生產出來之后,首先要經過切割,分割成一個一個的晶片Die,然后對其進行測試,將完好的、穩定的、足容量的Die取下,封裝成為日常所見的NAND Flash閃存芯片。
這一切割過程就像切割玻璃塊一樣,總是會剩下一些邊邊角角的“角料”,沒法使用的。如上圖所示,那些被摳走的部分,也就是黑色部分,是合格的Die。留下來那些Die,要不是不穩定,要不容量不足,要不部分損壞,有的甚至是完全損壞的。原廠考慮到質量保證,會宣布這種die“死亡”,嚴格定義為廢品全部報廢處理。
至此,原片跟黑片的概念已經清晰了,晶圓生產出來后,合格的die被工廠留下繼續封裝成顆粒,不合格的die單元成為殘次品被拋棄不用。 這一留一拋,就是我們所說的“原片”與“黑片”。
何為原片?
所謂原片,即品質、合格率都過關,經過原廠嚴格檢測,封裝才出廠的顆粒,且閃存芯片上都打著原廠LOGO。在Intel、美光、三星、海力士、東芝、閃迪這幾大閃存顆粒供應商中, Intel與美光有合資廠,東芝與閃迪也有合資廠,三星與海力士則是單干,SSD所采用的閃存是不是原廠芯片 ,看看是否有原廠LOGO就一目了然了。
何為黑片?
黑片當然不是原廠封裝的,而是由下游廠商自己封裝,所以顆粒的外觀看起來就很粗糙,而且往往不會打上標識。以前,很多廉價的MP3、U盤,都會采用黑片制作,如今,這些黑片也流向了SSD市場。在原廠中,黑片是規定要淘汰掉,不能流入SSD市場。但是,利益的驅使,讓這些黑片從不同渠道流入市場,這種本應當作為垃圾處理掉的廢品,價格自然會非常低,工廠里一般都是按照噸來計算的。
這些黑片會流向哪里呢?主要是一些山寨的SSD廠商。拿到這些SSD拆開一看,顆粒上很可能連個閃存的編碼都沒有。搜索一下某寶,就能夠發現很多這類黑心廠商,別看SSD賣得非常便宜,其實這類山寨貨中絕大部分閃存用的都是黑片。這種SSD的價格雖然很低,但我們強烈不建議大家購買,因為使用一段時間后,硬盤很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嚴重掉速,穩定性變差,反正出問題都是大問題,足夠煩人。
那什么又是白片
那么,“白片”又是什麼呢? 其實,白片就是封裝后的原片中再檢測到有瑕疵的顆粒,也就是封裝后再次淘汰下來的垃圾。需要注意的是,原廠的NAND中是不能有白片的。但晶圓廠為了回收一部分制造成本,也會將未打標的顆粒白片賣給下游渠道,然后這些渠道再將白片上打上其他標識進入流通渠道。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大概有所了解,為什么有一些品牌SSD的閃存芯片上打的是自家LOGO,而非顆粒原廠LOGO。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到,威剛與金士頓的SSD所采用的閃存均打的是自家LOGO,說明其采用的是白片。很多人一聽說是白片,就恐懼。當然,在這里也要為“白片”澄清一下。
黑片與白片的區別
黑片是在原料階段就被淘汰的產品,而白片則是成品后再檢測不合格的瑕疵品。雖然有瑕疵,但又“不能”完全浪費掉,因此就這個中間地帶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也就是晶片行業的廢品回收再利用。
從質量上說,黑片NAND是很糟糕的,因為原廠就已經給其判了“死刑”,只是下游廠將其縮減容量后賣出,也就是閹割,但質量還是很差,購買這種顆粒也等同于賭博。白片NAND的品質還是有一定保證,再經過篩選,其性能和壽命指標就比較接近原片了。
現在,有不少廠商傾向于選擇白片,一來,原廠沒有那么大產能供應;二來,有價格優勢,選擇有保障的白片NAND,雖然售出的SSD返修率偏高,但憑借良好的價格優勢,仍會有一定的銷量。
經過上面分析,我們已經很清楚地知道,SSD閃存顆粒中原廠質量是最好的,其次是白片,再者是黑片。采用原廠顆粒的SSD售價上往往都稍貴一些,如果你預算有限,選擇一些白片SSD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有價格優勢,加之廠商一般也提供三年質保,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保障的。但是黑片顆粒絕對是要遠離,凡是顆粒編號不知所云,顆粒表面字體蝕刻粗糙,那就需要加強警惕了。
選SSD也可以說就是選閃存顆粒,所以,大家在購買前最好先看看相關產品的評測和拆解,了解顆粒是否來自于原廠或者是白片之類,再根據自己的預算水平慎重選擇。當然,這里有一些套路大家也要注意,比如有一些廠商送測給媒體的樣品所采用的閃存是原廠顆粒,實際銷售的又非原廠顆粒,購買時最好要對產品的規格信息再三確認。當然,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畢竟是少數,遲早還是會被市場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