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美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醫療事業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而醫學院作為醫療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其對醫學生進行醫德教育的效果,不僅關系到醫療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還影響著醫療事業的發展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基于此,文章通過對醫學生醫德教育中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探究,提出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的有效對策,以期提升醫德教育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醫學生;醫德教育;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R-4 文獻標識碼:A
一、醫學生醫德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分析
1.教育內容不合理
筆者經分析研究發現,當前醫學院校在開展醫德教育過程中其課程內容較為籠統和抽象,而且具有較強的原則性和理論性等特點,內容中所蘊含的醫德觀念和思想也較為落后,已經無法解決當前醫療發展中新模式和新技術所提出的道德問題。同時,醫德教育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還存在“兩張皮”現象,醫德教育嚴重脫離當前社會的道德狀況,更無法實現醫德教育和社會道德的有機結合,反而會降低醫德教育水平,不僅醫學生的醫德素養和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還使得院校的醫德教育嚴重缺乏引導力和吸引力,不利于醫德教育的順利開展。
2.缺乏良好的教育環境
醫學院校需要加強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資源整合以及互動,構建高效的內部教育氛圍和外部教育環境,才能從整體上提升醫德教育的實際效果。但是,當前醫學院校的醫德教育實踐在環境方面存在內部化現象,過于注重校內培養和課堂教學,缺少與家庭、醫院以及社會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的醫德教育與外部環境脫節,無法適應社會和醫療事業的發展需求。而且教育形式也較為單一,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學生良好醫德素養的形成與日后踏入社會從事醫學工作的發展。
二、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的有效對策
1.合理設置醫德教育課程
在醫德教育中課程內容的設置非常重要,醫學院校應該積極改革和更新以往的教育思想、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等,為醫德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基本保障。首先,可以將醫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針對醫學生開展綜合素質教育,并將醫德教育滲透到醫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培養醫學生的醫德意識。其次,創新教育體制,轉變傳統的僵化現象,從人文學、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來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人類身體的疾病和健康知識,將人文素質作為醫學教育的目標,確保醫德教育能夠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加強醫學生的思想引導,讓學生端正學醫動機,增強醫德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而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2.創造良好的醫德教育環境
首先,醫學院校應該加強校園環境建設,為醫學生醫德的養成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其次,醫學院校還要加強與醫院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到醫院緊跟隨臨床指導老師進行學習,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將醫德意識轉化為醫德行為,在體驗醫生工作中增強職業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同時,學校要讓學生結合實習情況反饋實習心得和臨床經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再次,醫學院校為了更好地鍛煉醫學生的臨床能力和醫德水平,可以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到養老院、孤兒院以及社區等地方,運用所學知識,為老人、幼兒以及貧困家庭提供服務,深入社會生活中體驗病人的病痛和疾苦,了解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最后,醫學院校要將醫德教育回歸校園,在校園內開展各項講座、辯論賽以及宣傳活動,在豐富醫學生校園生活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醫德情懷和高尚情操。
總而言之,醫學院校作為醫療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應將醫德教育看做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強醫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合理設置醫德教育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提升醫學生的醫德意識;創造良好的醫德教育環境,潛移默化地陶冶醫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加責任感,提升醫德教育的整體質量,培養醫學生的醫德素養,推動醫療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 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醫學生醫德教育的對策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4): 439-441.
[2]王鳳云.醫學院校醫德教育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6):52-53.
[3]方小英.醫學類高職院校醫德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3(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