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璽熒
摘 要:中國古典舞是中國特有的舞蹈。現今各大中專舞蹈學校在教學中對舞蹈基本功教學舞種的選擇各不相同。比如,有以芭蕾舞教學為基礎的,也有以古典舞身韻教學為基礎的,還有以各種民族民間舞教學為基礎的。文章通過了解在舞蹈教學中古典舞身韻訓練的特點,探討古典舞身韻在舞蹈教學中的優勢以及重要性。
關鍵詞:古典舞身韻;身韻特點;教學優勢;中專;舞蹈教學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識碼:A
中專舞蹈學校選擇古典舞身韻課程作為舞蹈基礎教學的主要內容。有些中專學校會選擇芭蕾舞課程作為基本功課程,但是筆者認為以古典舞為基本功課程的學生在體能、身體柔軟度、彈跳以及其他更多方面的表現會更加突出,而且對于年齡較小的中專生來說,他們更愿意接受古典舞身韻課程,也會認為這種課程更有訓練價值,因為古典舞身韻課程不僅吸收了芭蕾舞的特點,同時也吸收了戲曲中的元素,對民族舞訓練也有一定的好處。
舞蹈中最重要的就是體能訓練,主要是為了使舞蹈訓練順利進行,并且能夠將舞蹈的美感更加完美地表現出來。古典舞身韻課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身體潛能,并且古典舞身韻動作主要是“圓”,利用“圓”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肢體動作協調性,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耐力以及肢體力量,為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古典舞身韻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肢體之間的協調以及平衡,增強學生肢體的柔韌度,使學生更好地控制自身,保證學生在舞蹈領域中更好地發展,使學生能夠真正地發揮自身全部潛力。
一、古典舞身韻的概念
身韻的產生并非只是由“身段”到“身韻”的字面改變,而是一次質的飛躍,它是對戲曲身段的改造與升華;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繼承和研究傳統的身法,是根據舞蹈自身的特性和時代精神的要求加以發展演變的結果。
身韻突破了原有“身段”的動作定式,取而代之以變幻無窮、富于表現的藝術方式,這種方式在“身韻”中的表現就是元素的提煉、動作的派生以及動作性格的可易位性。身韻的出現解決了中國古典舞一直以來存在的風格化舞蹈與功能性訓練的矛盾,改變了在戲曲與芭蕾之間不好把控的局面。身韻以豐富多彩的動作形態、古今適用的時代風格以及舞蹈性與民族審美特征相結合的特點,在發掘人體的表現力上,充實和發展了形體表演的功能。身韻不拘泥于以往古典舞中已有的人體動作的表現范圍,而著重“以腰為軸”的人體中段部位的藝術語言,展示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邃的藝術魅力,使人體潛在的表現力得到充分發揮,為創造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賦予新的藝術內涵。
二、古典舞身韻的訓練
對于古典舞來說,身韻是古典舞的核心,主要是表現出一種協調的音律美,是古典舞訓練中最為基本的條件。古典舞以身韻為基礎,將舞蹈中的“形、神、勁、律”充分表現出來。以下對這四個表現方面進行簡單說明。
1.形
“形”主要是指古典舞身韻的外部表現形式,是古典舞身韻形象表現最為基本的特征,所以“形”的訓練,可以使舞蹈者在進行舞蹈訓練時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從而豐富美的表現形式,并且舞蹈者利用自身肢體,可將舞蹈中的韻味展現給觀眾,所以古典舞身韻中的“形”是舞蹈美的主要表現形式。
2.神
“神”主要是指舞蹈中所表現的氣質、神韻以及韻律,在舞蹈表演中,不僅僅要注重“形”的表現,同時還要注重“神”的表現。因為沒有“神”的舞蹈是沒有活力的,也就無法將舞蹈的美完整地表現出來,所以舞蹈者必須把握好“神”韻,從而更好地表現舞蹈美的神韻。要表現舞蹈中的神韻,表演者必須將內心深處的情感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與舞蹈真正融為一體,真正將舞蹈的美展現出來。
3.勁
古典舞身韻中的“勁”,主要是指節奏以及層次的表現力度,舞蹈表演者必須根據舞蹈中的旋律來表達出不同的力度,根據不同的音符表現出不同的力度,從而加強對舞蹈的表現,對舞蹈旋律中的輕重緩急都要有不同的表現。在音樂旋律中,各種符號都是由人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對每個符號的運用都要有不同的展示,因此舞蹈者要真正掌握“勁”的運用方法。
4.律
在古典舞身韻的表演中,“律”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舞蹈演員可以通過“律”動使自身的舞蹈動作一氣呵成,充分展現出舞蹈動作的韻味。
中國古典舞中身韻完全展現出了其審美特征,身韻教學是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身韻教學完全將“形、神、勁、律”表現出來,在古典舞蹈的教學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三、古典舞身韻在基本功教學中的優勢
1.古典舞身韻教學作為基本功教學的優勢
利用古典舞身韻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身體潛能,且不會對學生的身體產生危害。而芭蕾舞中的很多動作難度都比較大,采用芭蕾舞教學法,會對學生的身體產生很大危害,對學生的發展也不太好。
舞蹈中最為重要的是身韻,采用古典舞方式可以完美地將表演者的身韻表現出來。古典舞身韻訓練在舞蹈學習者的前期訓練中很重要,古典舞可以通過身韻教學來充分發揮出舞蹈專業學生的全部潛力,從而使舞蹈專業學生全面開發身體機能,這能為學生以后的舞蹈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古典舞身韻自身有著獨特的規律,其將中國的古典文化包含其中,并且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精神,因而能夠充分表現出我國的文化精神以及文化特色。
在古典舞身韻教學中,利用“圓”的形式表現舞蹈動作,給人一種和諧、古典、自然的感覺,可訓練學生的“神”與“形”,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在教學中,使學生的身法與韻律相互結合,將神態以及肢體動作結合,而不利用外物的點綴,是最為自然的展現。
對于舞蹈教學來說,有很多的舞蹈動作看似簡單,但是練習起來卻有相當大的難度,舞蹈專業學生無法把握好舞蹈的動作要領。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舞蹈動作的教學中,教學人員沒有將身韻教學法運用其中,而采用身韻教學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舞蹈動作簡單化,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能力。所以,古典舞身韻教學法在舞蹈教學中十分重要。另外,采用古典舞身韻教學法對舞蹈者的呼吸有著很好的鍛煉作用,可以將舞蹈專業學生的呼吸與舞蹈表演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將學生的呼吸與舞姿連結在一起,從而增強舞蹈的優美性和連貫性,增強舞蹈動作的協調性。同時學生通過古典舞身韻教學法進行舞蹈呼吸練習,可以由內而外表現出古典舞的生命力,將最完美的形象展現出來。
將古典舞身韻作為學生的基本功訓練課程,有助于學生將肢體的最大潛能激發出來。芭蕾舞主要是鍛煉學生的腰部以及腿部力量,并且鍛煉范圍比較小,而且由于中專學生的身體沒有完全發育,過度的腿部訓練容易使學生的身體受到傷害。但是利用古典舞蹈中的身韻教學法卻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身體進行塑造,從而為學生日后的舞蹈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古典舞身韻與技巧的結合
身韻是古典舞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其把“形、神、勁、律”作為古典舞動作的技巧元素,并將它們融為一體。所謂“形、神、勁、律”,是指身韻的全部精髓。“形、神、勁、律”是四個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在舞蹈中,我們要將四者完美地結合,以求達到藝術的最高水準。身韻技巧中動作元素包括“提、沉、沖、靠、含、腆、移、旁提”,這些元素是“身韻”動作規則的全部,它們能夠解放舞者的上肢,同時也對舞者上肢的表現力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身韻技巧中的動作大多以圓形為主,是我們對宇宙觀和審美觀的解讀。道家的太極圖、輪回觀,古典建筑的圓曲結構,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圓形審美的追求。這一審美觀點在身韻技巧中的體現就是平圓、立圓、8字圓。抓住這些運動規則,并在此基礎上加大或縮小原有律動的范圍,便可打破原有的動力走向,給予動作不同力度、不同節奏的處理,可改變原有不變的動作性格。
在中專學生的舞蹈教學中,將古典舞身韻教學法融入其中,應從低年級抓起,讓低年級的學生學習一些身韻教學法中的簡單動作,比如呼吸訓練等;并且要讓學生了解身韻教學法當中舞蹈的韻味所在,使學生能夠在初期重視舞蹈表演中的神韻,培養學生的舞蹈感覺,促進學生在進行古典舞學習時,將自身的情感深深融入舞蹈表演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舞蹈表演中真正將舞蹈的韻味表現出來。
總的來說,中國的古典舞是中華民族舞蹈文化的結晶,在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國古典舞中的身韻教學,對學生的初期舞蹈學習有著很大影響,可以促進學生自身潛力的開發。所以,在中專的舞蹈教學中,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李榮帥.中國古典舞舞蹈音樂之我見[J].音樂時空,2013(6).
[3]歐建平.世界藝術史·舞蹈卷[J].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
[4]呂藝生.舞蹈學導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
[5]汪 流.藝術特征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
[6]樸永光.舞蹈文化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9.
[7]金 秋.舞蹈欣賞(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汪加千.人體律動的詩篇——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9]楊秀敏.戲曲舞蹈與中國古典舞蹈的聯系之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3(24).
[10]曹 利.古典舞的名稱、概念和構成的條件[J].戲劇之家(上半月刊),2012(12).
[11]劉 建.拼貼的“舞蹈概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12]孫漢明.淺談中國古典舞基訓的中專教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7(1).
[13]王博文.中國古典舞中專基訓教學思考[J].大眾文藝,2015(17).
[14]沈元敏.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基訓教學(中專)簡介[J].舞蹈教學與研究,1987(1).
[15]黃 翎.中專階段中國古典舞基訓教學的思考——從身法與技法談起[J].舞蹈,2015(4).
[16]王 芃.細品“萬物歸一”的身韻教學規律——中專中國古典舞身韻課的教學思考[J].藝術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