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李總,已經10多年了。我把他的公司稱為“旅行社”,他多次提出抗議,認真嚴肅地跟我說:“我們不叫旅行社,叫咨詢公司。你有權利決定你的旅行目的地,你有權利擁有你自己的旅行記憶,我們只是一種輔助?!?/p>
我一開始并不認可他的說法,不就是組團旅游嘛,非要把自己說得那樣高大上、脫離人民群眾?
李總的“旅行社”,屬于小而美的旅行細分領域,專門為有旅行計劃的人提供定制服務。隨著OTA的發展,李總也加入了互聯網的浪潮。
每一次旅行線路的制定,他都親自出馬,漂洋過海,翻山越嶺,再依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個人喜好等等做出特色的定制。
自從認識他以后,我才認真地思索起我旅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去看最美的風景?還是去體驗我從未見過的生活?還是只想離開熟悉的地方?
我有很多旅行理念,都是被李總灌輸的,比如:他讓我在經濟許可的范圍內選擇城市里有點歷史的酒店,因為“每個有歷史的城市總有一家酒店記錄著歷史”;他不建議安排東奔西跑慌慌張張的旅行計劃,因為“既然旅行是享受生活,我們總該優雅點兒”。諸如此類的話很多。
我認識李總的那年,我們一起去看過蒼山洱海;我認識李總的后來,他讓我對旅行有了全新的認識。從旅行開始,到旅行結束,我從一個暈乎乎被組團的旁觀者,慢慢變成了興奮的旅行體驗者和記錄者。
如果每個游客都能認真對待自己的旅行,如果每個旅行產品的制定者都能替游客考慮,如果每個景區景點的管理者都能把自己當作游客去審視工作……那么人人都會更加熱愛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