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利++陳才
摘 要:目前,大多數學生需要學習三類課程: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文章從大學教育的角度出發,根據各類課程的特點,主要闡述了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有:勤學苦思、準確、靈活,這有助于學生學好、學懂、學通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提高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
關鍵詞: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方法有共同的特點,但由于其功能層次不一樣,也各具特色。大學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方法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勤學苦思
勤學苦思是學生學習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時都需要遵守的學習方法,當然對基礎課也同樣適用。學生在大學學習生活中,應將勤學苦思當成一種習慣。大學課堂教學知識量大、新,有些知識難,大多數知識學生不能全部快速消化、吸收轉化成專業能力,因而課前預習與課后練習必然成為學習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的一種常態,也只有通過預習與練習才能牢牢掌握知識,進而建立起思考的平臺,找到思考的切入點。所以勤學苦思對學生們將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學好、學懂、學通有重要的作用。
二、準確
準確更側重于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專業基礎課是指選擇某一專業的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類基礎課程,涵蓋該專業能夠用到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沒有此類基礎課程,學生學習專業課就很費力。在學習專業課的過程中找不到支撐,專業課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由于大多數的工程類專業主要解決的是宏觀世界的工程問題,因此工程學科的專業基礎知識中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發生顛覆性的改變,只會隨著學科的發展而萌生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所以對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可以概括為“準”。學生們需要熟練掌握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做到一字不差,并能將此類知識的來龍去脈、千變萬化以及衍生知識都一一理解透徹。
三、靈活
靈活更側重于專業課的學習。專業課是在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以專業基礎課為依托,建立宏觀的工程理論與知識,是專業基礎課的升華。專業課的知識面很廣,加上課時有限,專業知識的應用不可能面面俱到。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時大多是取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來逐層拓展。正因為如此,專業課的學習必須“活”。專業課的“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運用基本知識要“活”。基本知識主要包括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中的知識。這兩類知識的共同點是準確度高、適用性廣。在專業課學習中遇到問題與疑惑需要從這兩方面知識入手,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針對關鍵點羅列核心知識,將核心知識與基本知識進行融合,至此就能夠綜合應用基本知識解決問題和疑惑。但是此類問題和疑惑不可能和基本知識是一字不差的,此時就需要靈活運用基本知識,有時還需靈活地將各類基本知識結合,綜合性地解決問題和疑惑。基本知識的靈活應用不僅有助于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和疑惑,更有助于加深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提升基本知識的綜合應用,從而為專業課的學習開辟一種新的思路與途徑,讓專業課的學習也更活。
(2)學習專業知識要“活”。專業知識集中體現在工程實踐的各個環節。工程實踐會隨著時間、地點、氣候等客觀因素發生靜態變化,也有可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生動態變化。專業課教材中設計的一兩個工程案例不足以解決工程實踐中的所有問題,其只是提供一種思路、一種思維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因此,在學習專業知識時要“活”,不能把其當作一種模板、一個標準。學習專業知識要“活”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即作為某一個專業的科班生,一定要注意觀察現實生活中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現象與問題,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力爭做一個有心的人,遇到問題去思考、去解決,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活化。與此同時,鞏固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逐步建立起本專業的知識體系結構。
因此,專業課與專業基礎課都需要學生勤學苦思,重點是將專業基礎課學準、專業課學活,將知識學好、學懂、學通,從而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自身的能力,培養自身創新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崔永俊.專業課教學中如何正確處理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關系[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 20(2):84-86.
[2]吳 華,程嗣怡,葉廣強.搞好專業課教學應遵循的理念及實施方法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