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劉艷萍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河南 永城 476600)
觀察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研究
李燦,劉艷萍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河南 永城 476600)
目的分析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實施喉顯微手術治療的76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右旋美托咪啶組和雷米芬太尼組,各38例。僅給予右旋美托咪啶組患者預注右旋美托咪啶,對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變化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右旋美托咪啶組患者麻醉后各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改變情況顯著優于雷米芬太尼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右旋美托咪啶組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1.58%)明顯低于雷米芬太尼組(55.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廣泛推廣及應用。
右旋美托咪啶;喉顯微手術;麻醉;臨床效果
喉顯微手術是指在顯微鏡下經喉窺鏡應用顯微手術器械施行的喉部手術,具有視野清晰、療效好、精度高、適應證廣、損傷小的優點。通常因為復雜度較低,因此手術時間相比比較短,但由于部位特殊性,手術過程中對視野的清晰度和麻醉深度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案至關重要[1]。本文旨在分析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特選取實施喉顯微手術治療的76例患者進行了分組實驗,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4月~2015年10月實施喉顯微手術治療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隨機將患者分為右旋美托咪啶組和雷米芬太尼組,各38例。右旋美托咪啶組中男23例,女15例,患者年齡19~66歲,平均年齡(43.59±11.26)歲,其中有3例患者為聲帶白斑,有22例為聲帶息肉,6例聲帶小結,另外7例為乳頭狀瘤;雷米芬太尼組中男24例,女14例,患者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44.63±11.42)歲,其中有4例患者為聲帶白斑,有20例為聲帶息肉,7例聲帶小結,另外7例為乳頭狀瘤,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原發疾病等臨床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頸椎病無法后仰;顳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嚴重心肺功能不全。
1.2 方法 術前6 h禁止喝水進食。麻醉前半個小時為所有患者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在開展手術之際為患者開放上肢靜脈通道,并為患者靜注復方乳酸鈉,在誘導前10 min為右旋美托嘧啶組患者靜注右旋美托咪啶,劑量為0.6μg/kg,使用方法為:利用生理鹽水將200μg/mL右旋美托咪啶原液稀釋為50 mL藥劑,并在10 min之內完成靜脈推注,雷米芬太尼組患者則不予注射。嚴格按照規范為患者去氮之后實施氧氣支持,右旋美托嘧啶組靜脈輸注靜注0.5μg/kg雷米芬太尼和2.0 mg/kg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組患者則靜脈輸注1.0μg/kg米非司酮、1.5 mg/kg琥珀膽堿?;颊咭庾R消失之后經口腔插入喉鏡,挑起會厭,暴露聲門,連接支撐架、喉鏡,安裝手術顯微鏡及助手鏡,調節物鏡焦距為375~400 mm,顯微鏡放大倍數為8~10倍。然后進行手術操作。手術結束移開顯微鏡,撤出喉鏡,病人清醒后拔出氣管插管。手術過程中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合理追加丙泊酚進行麻醉維持,如果患者出現聲帶反應則追加琥珀膽堿,劑量為0.5 mg/kg,如果患者的心率低于50次/min,則為患者追加阿托品,劑量為0.5 mg,如果患者的平均動脈壓低于基礎值的30%,則可以追加麻黃堿,劑量為10 mg,同時可依據患者的癥狀重復給藥,完成手術之后常規為患者靜注地塞米松,劑量為5 mg。患者術后3 d左右即可出院。
1.3 效果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前(T0)、插管時(T1)、置入喉鏡時(T2)、拔管5 min后(T3)的血流動力學參數變化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2]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加以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血參數變化情況 右旋美托咪啶組患者麻醉后各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改變情況顯著優于雷米芬太尼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對比情況(±s)

表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對比情況(±s)
項目MAP(mmHg)HR(次/min)時間T0 T1 T2 T3 T0 T1 T2 T3右旋美托咪啶組(n=38)71±4 79±4 78±4 78±4 73±4 74±4 73±3 75±3雷米芬太尼組(n=38)85±5 87±5 87±6 91±5 85±5 84±5 77±4 91±6t值13.4781 7.7018 7.6937 12.5154 11.5526 9.6272 4.9315 14.7030P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右旋美托咪啶組患者中發生不良反應例數為12例,雷米芬太尼組不良反應例數為21例。右旋美托咪啶組例不良反應發生率(31.58%)明顯低于雷米芬太尼組(55.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對比情況
喉顯微手術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手術類型,雖然該類手術的操作復雜度不高,但對手術麻醉的要求較高,傳統的麻醉方式主要為雷米芬太尼以及丙泊酚,這種麻醉方式具有麻醉效果快、可獲得理想的麻醉后恢復效果,在麻醉后藥物也不會在體內沉積等諸多優勢,同時,這兩種藥物同時使用的時候雖然能增強麻醉效果,也會增加麻醉后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較強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并發癥,還可能引起切口內出血等,因此,如何采取一種安全性更高的麻醉方案至關重要[3-5]。
近年來臨床上逐步引入了預注右旋美托嘧啶的麻醉方式,該藥物屬于一類α2腎上腺素能受體類激動藥劑,具有鎮靜作用。緩慢靜脈輸注時可見右旋美托嘧啶對α2-腎上腺素受體具有選擇性作用,在較高劑量下快速靜脈注射或緩慢靜脈輸注時對α1和α2-受體產生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在麻醉誘導之前為患者預先輸注右旋美托嘧啶能夠產生良好的鎮靜、鎮痛效果,同時可對交感神經活動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該種藥物與可樂定比較,與α2受體的親和力超過八倍,應用后可獲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尤其是能夠顯著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不會對患者的心率、血壓等體征產生明顯的影響[6-8]。預先輸注右旋美托嘧啶還能有效減少麻醉劑劑量,增強血液動力學的穩定性,減少心肌局部缺血的發生。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右旋美托咪啶組患者麻醉后各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改變情況顯著優于雷米芬太尼組(P<0.05)。右旋美托咪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患者雷米芬太尼組(P<0.05),由此證實了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總而言之,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效果快,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及應用。
[1]尚宇,康萬軍,李悅,等.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5):385-387.
[2]孟立新.預注右旋美托咪啶在喉顯微手術中的麻醉效果觀察[J].健康必讀,2013,12(7):16.
[3]尹妙妙.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5,28(22):259-260.
[4]李成濤.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4(12):2735-2736.
[5]孫磊.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顯微手術麻醉的臨床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5,26(18):29.
[6]劉海江,曹輝,溫佐強,等.喉顯鏡手術中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3,14(32):56-57.
[7]劉曉波,楊希革,李新白,等.靜脈麻醉誘導期預注右旋美托咪啶置入喉罩時丙泊酚最佳靶控輸注濃度[A]//2012第二屆全球華人麻醉大會第五屆全國青年麻醉學科醫師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33(27):178.
[8]陳永喜,朱躍坤,張霞,等.預注右旋美托咪啶對芬太尼嗆咳反應的影響[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5,29(5):79-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