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戈
在河南平頂山,有這樣一對“背上兄弟”:30多年來,他背著患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的同學讀完小學、中學、大學,又背著他完成了相親、戀愛乃至結婚。如今,他們從同學變成了同事,兩人傾力把事業經營得紅紅火火,兩個家庭也變得親密無間……
1982年9月初,河南省平頂山市聯盟路小學秋季開學,一年級二班來了個叫竇小偉的學生,他走路不穩,隨時都有摔倒的可能。雖然身體不好,但竇小偉笑容燦爛,因為他終于如愿上學了!
竇小偉出生時四肢特別細,渾身綿軟無力,五個月大時又患上了重癥肺炎,在父親竇建政就職的平頂山煤礦總醫院搶救了兩個月才保住性命。
五歲那年,竇小偉才學會扶著墻走路,但一不小心就會摔倒,摔倒后自己站不起來。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在北京一家權威醫院,竇小偉被確診為先天性肌營養不良。醫生說這種病沒有辦法治愈,最多只能活到14歲。
盡管兒子被判了“死緩”,竇建政卻并未失去信心,他查閱了大量中西醫書,配制了很多中藥、西藥讓兒子服用。七歲時,竇小偉的病情有了好轉,但由于肌無力,他必須依靠外力支撐才能行走。八歲時,父母苦求熟人之后,聯盟路小學破例接收了竇小偉。
作為竇小偉的同桌,李永和清楚地記得,當時老師讓大家多幫助竇小偉,說他身體不好。后來他才知道,竇小偉的病根本沒辦法治。李永和性格內向,心地善良,上課時幫助竇小偉挪挪凳子,下課后扶著他到教室外面轉轉,放學后順路陪他一起回家。
李永和的善意和尊重對竇小偉來說意義非凡。因為這是一種完全平等下的幫助,李永和并沒有把他當成殘疾人。竇小偉腦子聰明,活潑開朗,李永和學習上有不懂的地方,他總會不厭其煩地給予講解。一對小伙伴的關系越來越好。
隨著年齡增長,竇小偉的骨骼和肌肉發育不成比例,逐漸難以支撐身體的重量。升入五年級后,他再也不能站立了。當時,竇小偉上學、放學全靠哥哥背著接送。在學校,李永和則接管了照顧竇小偉的任務。
由于無法站立,竇小偉上廁所成了難題。學校的廁所都是蹲便,解小便竇小偉站著還輕松些,如果是解大便就麻煩了。李永和把他背進去,幫他褪去褲子,還得站在他前面,兩手架著他的胳膊。方便一次李永和比竇小偉還累。
起初,竇小偉當著李永和的面方便還不好意思,可時間一長,就習以為常了。如果哪天李永和沒來上學,最想念他的就是竇小偉。別的同學扶他去廁所他覺得難為情,只有李永和幫他,他心里才最踏實。李永和一旦請假不來,為了減少去廁所的次數,竇小偉就盡量不喝水,也極少吃東西。
1988年,李永和與竇小偉雙雙考入平頂山市一中初中部。起初,兩人分在不同的班,每次下課,李永和就往竇小偉所在的班跑。他之所以不放心竇小偉,一是剛進入新的學校,竇小偉和同學們還不熟悉,自尊心很強的他又不愿麻煩別人;二是他照顧竇小偉駕輕就熟,即便別人照顧他也不放心。
竇小偉更是如此,他習慣了李永和的照顧,每次下課,他的眼睛都習慣性地往教室門口張望,只要看到李永和,他臉上便會露出歡欣的神情。如果哪次課間李永和沒出現,竇小偉便清楚,肯定是老師拖堂了,李永和過不來了。
正當竇小偉為李永和不能經常陪伴在身邊苦惱的時候,國慶節后的一天,李永和抱著一摞書笑瞇瞇地出現在他的班里。竇小偉驚訝地說:“永和,你走錯班了吧?”沒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李永和幽了一默:“沒走錯,我就是想和你一個班,而且還是學校同意的!”
原來,李永和看到竇小偉離不開他的照顧,兩人不在一個班很不方便,就鼓足勇氣找到學校領導,說出想換班照顧竇小偉的想法。學校領導被李永和的善良和愛心所感動,同意了他的請求。得知事情的經過后,竇小偉興奮不已。
初二時,竇小偉的哥哥去外地上大學了,李永和主動承擔起了接送竇小偉上下學的任務。每天早上,李永和要比別的同學早起半小時,提前吃過飯后,準時來到竇小偉家,背著他上學。學校離家有幾站路,李永和背著竇小偉坐公交,下公交,每次都要折騰出一身汗。每天4次接送竇小偉的工作量絕不輕松,但李永和從未皺過眉頭。
初三那年,李永和開始用自行車接送竇小偉,他讓竇小偉坐在自行車前面的橫梁上,他用雙臂攬著他騎車。如今,李永和用自行車馱著竇小偉上學的照片,還存放在平頂山一中的校史館里。
初中畢業后,李永和與竇小偉一起考入平頂山市一中高中部。高三那年,市一中搬到了市郊九里山,且實行封閉式管理,每個學生都必須住校。竇建政和老伴考慮到兒子住校后吃喝拉撒都得有人照顧,學校又不讓家人陪讀,兒子以后的生活起居誰來照顧?李永和是個好孩子,平時照顧小偉付出了很多,總不能讓人家晚上也照顧小偉吧,再說人家還要學習呢!
竇建政夫婦覺得不能再連累李永和了,想來想去,只有讓兒子轉到不住宿的學校這條路。可正當他們為兒子轉學的事情奔走時,李永和聽說后找到竇家,懇求竇建政夫婦:“叔叔、阿姨,你們還是別給小偉轉學了,我照顧他習慣了,住校后我還照顧他,就像以前一樣,放心吧!”有了李永和的表態,竇建政心里有了底,他攥著李永和的手說:“好孩子,小偉和你在一起,叔放心,只是辛苦你了!”
竇小偉和李永和住校后,無論白天、晚上,兩人都緊緊“綁”在一起。宿舍里竇小偉睡下鋪,李永和睡上鋪。經過一天緊張的學習,李永和也很疲倦,晚上睡得很沉。為了竇小偉需要幫助時能叫醒自己,李永和想了一個辦法:他用一根長繩,一頭拴在自己的手腕上,一頭系在竇小偉的床頭上。竇小偉需要幫助時,只需輕輕拽兩下繩子,他就能知道。不過,竇小偉不忍心晚上打擾李永和,就盡量少喝水,為的是讓李永和能更好地休息。
1993年冬,一場罕見的大雪不期而至。那天正趕上竇小偉和李永和返校。竇建政看到積雪很厚,路滑難行,公交車也停開了,擔心兩個孩子路上不好走,就建議李永和先返校,等大雪清掃后他再把竇小偉送過去。李永和不想讓竇小偉耽誤課程,再加上快期末考試了,缺課對竇小偉的成績影響很大。于是,他說服了竇建政,用自行車推著竇小偉去學校。當時天上還飄著雪花,路上的雪被汽車軋得又硬又滑。那種情形下,就算是單獨推著自行車往前走都很艱難,更別說還要加上50多公斤重的竇小偉了。從市區到學校的一段路,兩人走了近三個小時。遇到陡坡時,李永和先把竇小偉背過去,讓他坐在書包上等著,回頭再把自行車推上來。下坡時,李永和先把竇小偉背下去,依舊讓他坐在書包上,自己折回身又去推自行車。背竇小偉下一個陡坡時,李永和腳下一滑,一個踉蹌跪在了地上。摔倒的一瞬間,他仍用手攬著背上的竇小偉,避免他摔倒。
到了學校,竇小偉發現,李永和腿上的血和秋褲粘在了一起。那一刻,他眼眶濕潤了,哽咽著說:“永和,對不起!”這一聲“對不起”讓李永和愣了,反應過來后,他嘿嘿笑著說:“咱倆還有啥客氣的,這輩子有啥事,哥們兒都替你頂著!”一句話感動得竇小偉淚花閃爍。
因為從小就疾病纏身,竇小偉決定將來學醫。為了能繼續照顧竇小偉,1994年高中畢業時,李永和與竇小偉一起考入洛陽醫專平頂山分校臨床醫學專業。
三年后,竇小偉和李永和畢業了,竇建政提前辦了退休手續,帶著竇小偉、李永和開起了診所,他想把自己30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及醫術都傳授給兩個孩子。然而,診所開業不到一年,竇建政突發腦溢血去世。患者對兩個毛頭小伙不太放心,診所生意冷淡,只好關門了。
失去了父親,賴以謀生的診所也停業了,那段時間,竇小偉感到彷徨無助。李永和看他情緒灰暗,一直陪在他身邊,安慰他、鼓勵他。診所無法經營就沒有收入,想到李永和身體健全,又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完全可以自謀生路,自己不能耽誤了好兄弟。于是,竇小偉和李永和談了次心:“永和,這么多年來,沒有你的幫助我走不到今天,但我不能耽誤你一輩子,你還是想法干些別的事情吧,別擔心我!”聽著竇小偉推心置腹的話,李永和卻大大咧咧地說:“這么多困難咱都挺過來了,還在乎這點小波折?別說了,咱們一起把診所開起來,干出點名堂來,用成績回報老爺子!”
2000年7月,竇小偉和李永和的診所再次開業。在不斷的鉆研和努力下,兩人的醫術越來越精湛,尤其是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方面,他們有自己獨到的治療方法。2006年12月,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兩人共同買了輛轎車,李永和開始駕著“專車”接送竇小偉。
男大當婚。23歲那年,李永和認識了來平頂山打工的黑龍江女孩于愛梅。經過一段時間交往,于愛梅喜歡上了憨厚內向的李永和,李永和也很中意于愛梅東北女孩的爽直。約會期間,于愛梅發現,李永和總是頻頻看表,到了時間就說有急事兒,下次再聊。有一次,于愛梅生氣地說:“啥事兒能有談戀愛重要?看來你沒有把我放在心上,要不咱們分手吧!”看到于愛梅生氣了,李永和這才說了實情:“我有個哥們兒身體不好,離不開我的照顧,今后就是咱倆結婚,我還得繼續照顧他,你會不會生氣?”聽李永和這樣說,于愛梅問他那個好哥們兒到底什么情況。
李永和說出了他照顧竇小偉10多年的事情。于愛梅想,李永和對同學都這么好,將來對她也一定不會錯。于是,她轉怒為喜,支持李永和繼續照顧同學,有時還跟著他去診所接送竇小偉。
2000年10月15日,是李永和大喜的日子。那天,李永和早早起床,先把竇小偉送到診所才去忙自己的婚禮。于愛梅生孩子的時候,李永和也沒忘了把竇小偉接回家去。
李永和成家有了孩子,竇小偉仍然單著。李永和夫婦忙著四處給竇小偉張羅對象。由于竇小偉的身體原因,相了許多次親都沒有成功。李永和對妻子說,如果竇小偉一直找不到對象,以后就接他到咱家里照顧。善良的于愛梅表示支持丈夫的做法。
盡管竇小偉對找對象的事越來越失望,李永和卻沒有灰心,背著他四處相親。后來,一個叫權偉敏的女孩看到竇小偉清秀帥氣,說話干凈利落,醫術又不錯,對他有了好感。兩人從相親到約會,再到建立戀愛關系,最后到兩人結婚,都是李永和背著竇小偉完成的。
2003年9月,竇小偉舉行婚禮那天,權偉敏代表新婚丈夫向李永和深鞠一躬,表達他們對李永和的感謝。聽了他們的故事,賓客都被竇小偉與李永和的兄弟情感動得唏噓不已。
結婚后,于愛梅家吃早飯總比別人家早,晚飯卻比別人家晚。每天早上,李永和總是早早吃完飯,然后開車去接竇小偉上班。下班后,他得把竇小偉送到家后,才能回家吃飯。兒子從上幼兒園到初中,李永和從來沒有接送過一次。這些于愛梅從不計較,但讓她嫉妒甚至“吃醋”的是,每年春節期間走親戚,為了照顧竇小偉走親戚方便,李永和要開車陪著他們一家前往。于愛梅的老家在黑龍江黑河,她希望丈夫春節期間陪她回老家看望父母。李永和權衡再三,覺得跟妻子回趟東北老家得耗費十多天時間,其間竇小偉沒有他的照顧會很麻煩,他只得狠心拒絕妻子。婚后17年,丈夫只跟于愛梅回了三趟老家,每次回去都還急著趕回來。對此,李永和一直心懷歉疚。他覺得自己從小到大對家人虧欠最多,結婚前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靠哥哥、妹妹打理,成家后妻子在家中操勞最多。除了每年給父母過兩次生日外,老人的生活他基本沒怎么照顧。
李永和清楚地記得,有一年冬天,他照顧完竇小偉回到家中已是晚上8點多。平日里早已收攤回來的母親卻沒有在家。李永和急忙外出尋找,最后發現在外面路燈下守著糕點箱的母親正翹首張望。“媽,是我不好!”李永和說完這句話,淚水奪眶而出。“媽不怪你,你照顧同學是好事兒!”母親通情達理地說。其實,父母一直都支持李永和幫助竇小偉。母親曾對持不同意見的鄰居說:“以前我們不怪永和,現在也不怪他,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我為他感到驕傲!”
對于李永和多年來的照顧,竇小偉一直心懷感激,他用自己的方式回報著李永和一家。于愛梅婚后一直擺攤做小生意,遇到刮風下雨無法出攤不說,還整天與城管打“游擊”。竇小偉便出資讓她和自己的妻子權偉敏一起到鄭州學習嬰幼兒推拿按摩,學成后又出資為她們開辦了嬰幼兒推拿所。兩個女人情同姐妹,共同創業,技術越來越精湛,收入不斷攀升。讓于愛梅開心的是,2017年春節,在竇小偉的堅持下,李永和終于有了個長假,陪著她和兒子回了趟東北老家。
在李永和的幫助下,竇小偉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兩人的“偉和診所”越干越紅火。到底是誰成全了誰,他們早已說不清。對于多年來陪伴、照顧自己的李永和,竇小偉說他原來對李永和一直心存感激,但現在沒有了。不是他不知道感恩,而是不能感恩。因為那樣的話,會破壞他們之間30多年的兄弟情。現在他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這份感情,好好享受兩人無比醇厚的親情。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