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衛
摘要:潘玉良是我國20世紀早期的油畫大家。她一生不斷追求藝術,傾心創作,最初從西方古典油畫入手,接著研習后印象派、野獸派,最后將西畫色彩融合到中國傳統繪畫當中來,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并留下大量的藝術作品,為推動我國乃至世界現代繪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潘玉良女士的油畫作品中,她將中國的筆墨形式和西洋畫的繪畫語言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而這些中西藝術技法、思想高度融合的藝術品,為奠定西洋畫在我國發展和推動現代繪畫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潘玉良;油畫;合中西于一冶
一、藝術思想的提出
潘潘玉良在藝術思想上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并明確提出了“合中西于一冶,及由古人中求我,非一從古人而忘我之”的主張,這也是貫徹她一生創作的藝術思想。
潘玉良1932年參加南京民眾教育院舉辦的中西名畫圖展時,她的校長劉海粟對她說了這樣一席話,“藝術是陶冶心靈,培養國民道德和情操的。比如說,我們畫出祖國的山水,就要寄予它豐富的情感,要讓大家看到后,對它產生強烈的愛,為保衛它不惜犧牲,這就是藝術的社會作用。因此,我們更應該一起來考慮如何一面吸收外來的新畫風,一面尊重自己的傳統,集中西畫之長,融會貫通。”[1]可以說在1932年的展覽會上,劉海粟講的那番話,是潘玉良探索“合中西于一冶”的藝術主張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潘玉良在1932開始嘗試用毛筆在宣紙上創作裸體人像作品,這為后面探索“中學西用”的繪畫方式埋下伏筆。同時期,她又游歷祖國的名山大川進行寫生,畫了大量的祖國河山。1937年潘玉良女士學習國畫白描,陳獨秀還為其三幅人體白描作品題詞,“以歐洲油畫雕塑之神味,入中國畫之白描,余稱之曰新白描”。可見,潘玉良女士已經在開始嘗試“中學西用”了,從個別油畫作品中,還可以看到其中國式鐵線描的影子。
20世紀40年代初,潘玉良以筆、墨、紙、硯等中國傳統繪畫工具在西洋畫創作中融入傳統,堅持“合中西于一冶”的藝術探索。她以中國畫所畫的人體、花卉都很成功地引用了西洋畫的背景烘托和后期印象派的點彩筆觸以及現代藝術的繪畫方法,繪制出具有強烈的東方藝術特色的作品。她利用中國書法的線條,用墨線的變化去把握對象的形體質感,用線簡練,恰如其分地表現了人體的柔和與自在,力量與韻律。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潘玉良所作的中國畫《豢貓》上信手長題:“宋人最重寫生,體會物情物理,傳神寫照,栩栩如生。元明以來,但從紙上討生活,是以每況愈下,有清三百年更無進者。今觀玉良大家寫其所豢貓,溫婉如生,用筆用墨的國畫正派,大可佩也”。作品《豢貓》圖有張大千的題跋,一方面可以看出潘玉良對國畫有所研習,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潘玉良與國畫大師的交流切磋。
潘玉良從歐洲學習回國后,她主動向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等國畫大師學習國畫,此次回國學習國畫對潘玉良的藝術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幫助,國畫名家們的藝術觀點對潘玉良最終創立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引導作用,使潘玉良逐漸擺脫西方自然主義繪畫的束縛和影響。
二、“合中西于一冶 ”思想的體現
1940年前后,潘玉良漸漸在借鑒融合中西方文化的過程中,更多地運用了中國的傳統線描手法,使她的繪畫作品表現出更加鮮明的風格。線描不僅是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基礎,更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因此,掌握了東方線條的藝術和西方的素描表現能力,作品就會有很強的表現力。潘玉良熟練地掌握了這一技法,并把它融入了自己的油畫作品當中去,創造了“一筆定局”的畫法,豐富了油畫的造型語言。她的人體油畫作品色彩豐富,線條流暢,女人體的姿態優美而富有動感,潘玉良運用線描的粗細,頓挫、輕重、虛實、形象準確、筆簡意深,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人體的姿態。從中可以明顯看出潘玉良的油畫藝術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斷碰撞,融合中萌生發展的。
潘玉良女士的作品還透露出野獸派的影子。野獸主義是伴隨著后印象主義產生的,而后印象派不滿足印象派的“客觀主義”那樣去追求自然界中的光與色,而是強調和抒發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觀情感和情緒。潘玉良女士的情懷是很高尚的,并不是過分理性地去描摹自然物象,而是借此抒發情懷的。這些畫中用筆豪邁、色彩大膽,展示出她那不羈的性格。
三、結語
縱觀潘玉良的藝術生涯,可以明顯看出她的繪畫藝術是中西方文化不斷碰撞,融合中發展的。在巴黎現代藝術繁榮的時期,潘玉良耐心尋找自己的繪畫語言,并為之付出行動,積極創作,完成“合中西于一冶”的藝術主張,使其藝術作品在現代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潘玉良女士一生不斷學習,傾心創作,并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藝術珍品。潘玉良女士作為中國油畫的開拓者、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先驅,她為我們帶回來系統的西洋畫教學方法,為創新中國現代繪畫發展提供了不少經驗與理論。
潘玉良女士取得非凡的藝術成就,體現了她極富個性的藝術思想,她所提出的“同古人中求我,非一從古人中而忘我之”、“合中西于一冶”的這些尊重自我、目光高遠的思想符合了藝術發展規律的見解和觀念,對中國當代繪畫的發展有很大的借鑒和啟示,更是為構建和發展現代繪畫理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開創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石楠.畫魂潘玉良傳[M].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