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士斐
摘要:居民對于現代居住小區的要求是更加追求以人為本的個性化設計,但是現階段我國居住小區的設計還存存不少問題,亟需提升設計水平。
關鍵詞:居住小區;環境;優化設計
一、前言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搬進城市,居住小區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同時對于小區環境已經從單純的整潔衛生,轉變為更高層次的個性化設計要求。
二、現代居住小區環境設計現狀分析
(一)現代居住小區環境設計現狀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居住環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但是在小區環境的設計方面還很欠缺,部分開發商在進行小區設計中就沒有考慮環境設計方面的內容,導致居住區環境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風格與周圍環境不協調。居住小區的環境設計應該遵循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和居住區周圍環境。但是部分小區在設計中盲目模仿歐式園林的開闊草坪設計,造成小區面積的浪費和管理維護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借鑒歐式風格能夠提升小區整體品位,但是盲目追求反而喪失了本應由的地域特色。
2.忽視小區環境的生態效應。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草坪設計大行其道,很多小區的綠地園林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草地,但是對于喬木和灌木的使用很少,這種物種結構單一的生態系統,其穩定性較低,生態效應不足。
3.個性化設計欠缺。人性化的設計能夠為小區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但是現階段居民小區的設計中,很少有針對與特定人群的設計方案,大多數都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設計。
(二)現代居住小區環境設計的意義
第一,改善小區內環境。綠色植物給人以清新、柔和、愜意之感。從化學角度來講,良好的綠化可以改善和調節小區光照,環境溫度和空氣濕度,提升空氣含氧量。
第二,豐富設計層次,提升設計檔次。綠化及園林設計在我國古代就頗為講究,隨著人們生活情調和生產方式的改變,現代人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一個優秀的小區園林設計,可以全面的提升小區的文化品味和藝術氛圍。優秀的綠化及景觀設計能夠使居住其中的人在感知到舒適愉悅,也有助于居民個人心理價值和社會地位優越感的提升。
第三,為小區居民提供娛樂交流的場所。在小區綠化過程中,結合綠色植物的特點,在適宜的場所運用假山、流水、亭臺、石凳等造景,將體育運動及健身器材融入其中,可以為小區的老人和兒童提供娛樂健身交流的場所。
(三)居住小區環境的優化設計原則分析
1.合理利用空間,在綠化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利用小區的有效空間,擴大綠化面積。利用屋頂和前后陽臺綠化、柵欄綠化等等,保證小區綠化率達到住建部的相關綠化標準要求以上。
2.注重綠化形式與功能的和諧統一。設計的綠化應該做到娛樂休閑的功能與小區環境和諧統一。根據小區居民的生活規律,以及當地的氣候環境特點合理配置不同的樹種適當遵循居民的戶外活動要求。真正意義上實現綠化的功能性設計。
3.降低綠化成本投入,經濟適用。因地制宜,依據小區原有的地形地貌進行合理化設計,盡量避免土方的開挖,減少工程量,同時也能夠很好的避免對于周邊環境及建筑的影響。對于建筑垃圾較多,圖紙貧瘠的空地,應盡量選擇對環境要求較低、耐瘠薄、易成活、易管理的樹種。
三、現代居住小區環境的優化設計
(一)小型公共綠地植物配置研究
現代小區公共綠地設計中小型公共綠地使用較多,是小區居民進行休息、健身及小型文娛活動的主要場所,從結構方面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有中心花園和呈現塊狀組團式的綠地組成。中心花園面積較大,而塊狀綠地面積較小。小區內多建有花甲、走廊、亭榭等,這些略顯單調的小型設施和建筑都需要綠色植物進行點綴和裝飾。在進行小曲小型公共綠地綠化時,推薦采用貼近自然的手法。綜合多個中小城市居住小區綠化設計,可以總結出,攀緣類綠色植物主要使用在花架和走廊上方,可種植紫藤蘿、爬山虎等;采用叢植或者孤植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間上的層次感,同時照顧到季節變化;其次在景觀墻的設計中,多使用瓜子黃楊和灑金柏等,在道路兩旁適當位置可以種植垂柳和云杉等。
(二)組團景觀環境規劃設計
小區內組團景觀環境設計,即在組團內適中位置,集中規劃用地,它是區內居民從私密空間到開放空間的過渡,為半私密性空間,是最貼近私有居住空間的半公共空間,是居民出入時的主要觀賞景區。在為私有空間向公共空間過渡創造良好的過渡外景觀環境的同時,應保證其“靜”的基本氛圍。綠化、環境場地、景觀形象空間布局均創造了組團寧靜的,具有可識別性的景觀環境。這樣的景觀環境一般應在200~300m2,它既要有一定的景觀效果,又要具有一定使用價值,供居民交往、散步、游憩之用。這一共性基礎上,有很強的可識別性,均有各自的特色,并形成一種風格系列,呈現出多姿多彩的主題園面貌。
(三)老年人及兒童活動場所環境優化
老年人和兒童是居住小區公共空間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照顧他們的需求。在廣場的設計中,應考慮風向的影響,在考慮居民樓走向和常年主要風向的基礎上,應設置必要的遮擋物。在空間的劃分上,應照顧到喜歡“安靜”和喜歡“熱鬧”兩類人的需求,建議兩者相隔一定的距離,同時在動態活動區域內設計必要的防滑措施,保護老年人和兒童不要輕易跌倒。最后,在座椅的設計中應該充分照顧這兩類人群的身體健康狀態,推薦使用木結構的座椅,冬天不會太涼,同時日常磕磕碰碰也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我國,居住小區環境設計的深入分析,針對于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環境設計的重要意義金和設計原則,指出了未來居住小區環境設計應考慮的具體內容。
【參考文獻】
[1]尚穎.淺析現代居住小區環境景觀設計理念與實施方法[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0,(07):68-70.
[2]薛慧聰.現代居住小區環境的優化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
[3]李冬.現代居住小區環境的設計[J].山西建筑,2006(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