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潔琳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傳統的高校會計制度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針對這一現象,我國出臺了新高校會計制度。著重對新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要點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并提出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的創新策略,以期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校會計制度;高校財務管理;影響;策略
中圖分類號:G4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12-0085-02
一、新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要點
隨著高校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傳統的高校會計制度逐漸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已經不能夠滿足高校財務工作的多樣化需求。針對這一現象,我國財政部于2013年結合《高校財務制度》,對原有的會計制度做出了修改,出臺了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新高校會計制度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其涉及到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績效評價等多個方面,其改革的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將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引入到新高校會計制度,基建核算作為大帳進行統一核算,橫向科研收入主要以完工進度為標準,對于非財政資金收入則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確認,另外,為了滿足高校公共財政改革需求,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框架,確保財務工作的科學性[1]。(2)新高校會計制度將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也納入到權責發生制范圍。(3)與舊高校會計制度相比,新高校會計制度新增了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相關核算內容。(4)為了確保資產價值的合理反映及教學成本的合理化,新高校會計制度實施了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對會計要素及會計科目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革[2]。(5)新高校會計制度對收入支出類會計項目也進行了一系列整改與調整,其能夠更加準確、直觀地反映出高校的實際收支狀況。(6)對高校財務報表中的收入費用表、現金流量表、預算收支表等進行明確規定,并對其中所涉及到的項目構成進行重新設計,使報表體系更為完善。
二、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新會計制度的施行對適應公共財政改革、提高學校經費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加大了會計制度執行力度
近年來,我國的公共財政體制實現了一系列變革,其中諸多內容都與高校財務工作息息相關,如部門預算、政府集中采購等。然而此類會計核算方法與舊的高校會計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與不和諧之處,制約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3]。而新高校會計制度一方面滿足了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另一方面還增加了相關科目,能夠實現對高校年終應收財政年度返還的資金額度核算。除此之外,經過財政部門批復而未投入使用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及用款計劃所接收到的用款額度也能夠實現核算。通過財政應返還額度及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項目,高校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結余情況能夠一目了然地顯現出來,提升了資金透明度,確保了高校各項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4]。
(二)拓寬了高校資金來源渠道
我國高校于20世紀末開始實施擴招,隨著教育體制的轉變,高校教育覆蓋面逐漸拓寬,受教育人數逐年增長,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資金負擔,為了滿足公民的受教育需求,高校通過多種途徑籌集辦學經費,傳統的高校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的財政撥款。然而隨著招生數量的激增,財政撥款已經不能夠滿足高校發展的需求,部分高校甚至籌借外債,高校財務管理內容更為復雜,舊的會計制度與日益發展的高校財務工作不相適應,這無疑增加了高校的資金風險。高校為了籌取辦學經費,滿足學校建設需求,不得不通過銀行貸款積累資金,增加了高校負債,財務風險加大,一旦難以承受償債,將直接面臨破產風險[5]。針對這一問題,新高校會計制度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增加了收入、結余內容,能夠清晰、直觀地反映出資金結構。而權責發生制的引入,更使高校財務工作人員的收、支、存觀念得到大大增強,開設了單獨的預算外資金結余賬戶,規范了高校財務管理的收、支、存管理。
(三)直觀反映了高校資產狀況
在舊的高校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在高校資產結構中占有較大的比重,然而對于此類固定資產的價值卻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對固定資產的維修預算,未實施折舊管理策略,大部分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其次,高校固定資產結構中存在許多老舊報廢設備,這些設備未做清理,致使其賬面資產與固定資產存在較大的偏差,很難真實、準確地反映出高校資產的具體情況。而在新高校會計制度下,增加了固定資產折舊管理,強調要對高校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定,并通過科學的折舊計算、折舊年限,對其進行價值評定。與此同時,還新增“累計折舊”“待處理財產損益”等項目,其能夠實現對高校資產價值的精準可算。另外,新高校會計制度還強調對除文物文化、圖書等以外的資產進行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折舊等,對固定資產的成本進行預估,其能夠真實、客觀地對高校的整體資產情況做出有效的反映。
三、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為適應當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更好地貫徹執行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提高學校財務管理能力,必須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相應的創新。
(一)完善高校會計報告體系
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報表主要包括收入支出表、資產負債表以及收支明細表等,然而,單純地依賴這三種會計報表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會計信息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可適當增加財務狀況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等,了解資金的每一項去處及變動情況,為高校內部財務管理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進而對高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效益及領導業績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另外,還要適當增加第三方報告,在會計報表附注部分可通過文字、數據的形式對會計報表各個項目做出相關解釋、說明,這能夠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者更加直觀地理解會計信息。在會計報表附表部分,可指定出明細的表格報表,其能夠對會計報表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
(二)加強財務預算管理[6]
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實施強調高校要注重預算管理,盡可能將高校的收入、支出、固定資產狀況以及對外投資等各項資金活動均納入到預算管理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保預算管理的順利執行,其能夠對高校財務起到監督、管理作用[7],使高校的各項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開展。財務預算管理應貫穿編制預算、執行及預算執行報告全程,在各項法律、法規的規范下,確保高校的資金活動能夠有序進行。
(三)提升資金合理利用率
高校資產的完整、安全離不開科學的經濟資源配置,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要節約各項支出,增強資產控制與管理意識,避免出現資金流失,使每一筆資金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基于當前新高校會計制度的要求,高校財務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對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有效的創新,融入新的財務管理新理念與新方法,拓寬高校資金籌集渠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高校建設服務[8]。另外,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實現對高校資金及各類資產的合理調動與分配,確保各類經濟資源能夠優化配置,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資金使用率的提升,促進高校健康、持續發展。
四、結語
新高校會計管理制度的出臺,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基于新高校會計管理制度的要求,各高校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制定落實方案,盡快完成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和轉換工作。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實現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落實好、使用好、管理好教育經費,通過多種途徑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推動我國高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余琦.高校新財務、會計制度實施對高校財務管理影響分析——基于資產負債管理角度[J].經濟研究導刊,2015,(18):169-171.
[2] 黃霖夏.淺談新高校會計制度改革將對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及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2015,(13):171-172.
[3] 鐘竑,周扉,吳燕波,等.加強財務管理的改革與監督——以高校財務管理為例[J].經濟師,2015,(11):92-93.
[4] 李國助.新高校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優化建議[J].廣西教育: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5,(23):93-94.
[5] 彭偉.基于財務管理視角下的高校新會計制度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5,(7):114.
[6] 李楊.新舊高校會計制度轉換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3):163-164.
[7] 褚琳.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4,(3):372-375.
[8] Dan S.D.,Lamoreaux P.T.,Lennox C.S.,et al.Management Influence on Auditor Selection and Subsequent Impairments of AuditorIndependence during the Post-SOX Period[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5,(2):575-607.
[責任編輯 劉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