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一、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內容分析
情感教育作為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借助傳授內容和美術課堂,有計劃性和目的性地在課堂上適當滲透道德、勞動、審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更好地體驗身邊的事物。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培養出有素質、有文化、有覺悟的社會勞動者,因此加強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情感教育的滲透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繪畫技能并和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減輕升學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提高。例如,教師進行向日葵繪畫知識的講解時,可以提出如下問題:①請問同學們,你們親眼看到過向日葵嗎?②請你結合生活實際,描述向日葵的特征。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思考相關的問題,然后繪畫向日葵。同時在學生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可提出細節性的問題,或是引導學生進行描述,及時糾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學習中可以掌握繪畫技巧和美術知識,減少對美術學習的畏懼感及緊張感,增強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習質量和教學效果。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情感教育是以情感為基礎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將其滲透到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美、創造美。初中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必須有一雙善于發現生活之美的慧眼,并通過發現美的方式進行創造性學習,最終能自己創造美,實現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的提高。藝術美的形式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該適當融入情感教育,用美術的藝術語言美化生活,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繼而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當然教師也可以以美術學科的特征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安排具有創意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擁有創造美的沖動。例如,春季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觀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同時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然現象,繼而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
3.完善教學方法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往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相對僵化,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互動,部分教師為了快速完成教學任務,僅僅只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圖例來繪制相同的圖案,嚴重制約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可以說,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無法適應新課程標準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應該適當融入情感教育,意識到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改進與完善教學方法,科學利用教學方式和教學材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要想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在上課之前可與學生進行互動,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講解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
總之,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時,應該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繪畫水平,合理運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美術學習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加快學生美術課堂的學習進度,構建高效的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念和審美能力,實現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盧 娟.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3(6):51.
[2]姬艷飛.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培訓,2015(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