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婷婷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設計、創造一個教育背景,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來對其進行討論和分析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可以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知識傳授者改變成學習中的引導者,而學生從原來被動的聆聽者轉變成在學習中的主動參與者,這可以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在初中學習思想品德課程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前進方向,對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也有推進作用。思想品德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在教學中實行案例教學法要符合該門學科的教學目標和社會環境。
1.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案例教學法的優點
(1)將思想品德課中的教育意義有效突出。初中思想品德是對初中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進行教學的一門課程,不僅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展觀等教學知識有效地轉化成讓學生容易理解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中理論知識的理解。
(2)在學習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充當的是學習的主導者,在教學中將課本知識進行細致講解,學生卻無法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師的講解,是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者。[1]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參與和實踐,在與學生的交流和討論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從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主動參與者,教師從主動灌輸者轉變成輔助的引導者。
(3)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有效的提高。新課改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學方法上也要進行創新和改變。在現在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著濃厚的時代氣息,對時事的信息每年都會進行增加,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全球的時事。[2]學生在學習中也不可以單單只進行書本知識的學習,也要多渠道獲取新的知識和信息。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不斷地對知識進行補充,可以從新聞聯播、新華網等渠道來進行選材。
2.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1)對豐富的案例進行合理的選擇。合適的案例在案例教學法的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要對案例進行合理的選擇,考慮選擇的案例學生是否有興趣進行討論分析。案例的選擇要符合教育性和時事性相結合的原則,近年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時事政治,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對國際國內的形勢有所了解。
(2)運用案例設置疑問。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中帶著問題去主動地思考和探索,并可以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書本中的理論知識來進行解決。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3)對案例進行深入,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中心環節就是對案例進行教學討論,通過討論和交流對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的同時,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先將班級中的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分組,每一組5到6人,在分組時注意每一組中的學生都要合理公平。經過分組后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然后自我做出總結,選出一人作代表發言,教師再對每一組的發言進行總結和評論,對學生進行鼓勵補充,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在新課標改革中提出的案例教學法是現代的教學方法,在實施中教師要先提高自身的素質,對時事知識進行更多的了解,在案例的選擇時也要遵循時事性和教學性,以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將傳統的教師占學習的主導地位轉變成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曹旭東.探究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5(8):231.
[2]趙金榮.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