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滿足高職學生未來職業能力的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高職應用寫作教學要緊密圍繞學生就業需要,以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學的出發點,通過優化課程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及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為高職學生畢業求職及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必要幫助。
關鍵詞:職業院校;學生;語文應用能力
語文應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等多方面。從目前社會對高職學生綜合能力需求調查中得出這樣的數據:作為一名高職畢業生,在與人交流能力中,聽、說、讀、寫所占的比重是:說(占87.1%)、寫(占44.3%)、聽(占34.3%)、讀(占14.3%),而目前我國多數企業對高職畢業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滿意度不高,72.7%的企業的對畢業生的整體印象是口頭表達能力“普遍欠佳”;76.1%的企業對畢業生的整體印象是書面表達能力“普遍欠佳”;88.4%的企業認為有必要在大學期間對高職學生進行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86.2%的企業認為應該在高職畢業生畢業前進行書面、口頭表達等語文能力的測試。因此,在進行高職應用寫作教學時,我們不能把它僅僅作為一門寫作課,而是要緊密圍繞學生就業需要,以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為高職畢業生畢業求職及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必要幫助。
一、優化課程內容,構建以培養能力為主要框架的語文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構建同培養目標之間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梢哉f,培養目標是課程體系構建的前提和基礎,為構建以培養能力為主要框架的高職語文課程體系時,我們應努力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做好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需求分析,掌握最新的職業需求動態,按照崗位的實際需要整合課程,強調課程內容的針對性,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二是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方式,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實施方案,實現社會需求與課程建設的有機統一,實現培養目標與課程目標的有機統一,并依據市場需求變化,對課程體系做適時調整,逐步建立起面向市場、適應市場的動態調節機制。
二、以說話訓練為載體,通過多說多寫、說寫結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高職語文課堂多是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缺乏主體參與,不僅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從長遠發展來看,更不利于學生未來職業能力的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此,如何通過多說多寫、說寫結合來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1、寫作課上,采用由學生先講、教師后點撥糾正的教學方式。課前布置任務,課堂上輪換發言,學生的自學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訓練;再通過教師的點撥與指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課前布置預習任務,給出幾個需要由學生講解的問題,班級里每個小組自己選擇講解題目,并選派一名代表作為主發言,其他學生做補充發言,等到下一次課,就輪換其他同學作為主發言。這樣一學期下來,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上講臺做“先生”,不僅學生的自學能力、判斷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再通過教師的點撥與指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2、為提高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興趣,課堂上除了采取學生全員參與講解理論的方式之外,還可通過分析案例、情境模擬、診斷病文及學生作業互評互改等方式,特別是口頭對其他同學的書面作業進行分析、評價,做到說寫結合。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會使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鞏固。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現知識與能力的轉化
首先,通過課堂活動,將理論知識展示出來并進行消化,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應用寫作中“會議紀要”一節的課堂教學,可安排一次主題班會,會前分設幾個小組,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到會務組、發言組、記錄組等等,記錄組的同學對同學發言做記錄,通過展示比較,選出較好的會議記錄,全體學生在此基礎上完成會議紀要的寫作。整個活動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訓練,對知識的記憶也會更牢固。同時,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學校召開運動會、學代會時,指導學生承擔開幕詞、閉幕詞、會議通知、會議講話稿等撰稿工作,鍛煉了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職業核心能力。
其次,通過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活動,親自搜集材料,完成寫作任務。如學校召開運動會、學代會時,可鼓勵并指導學生承擔開幕詞、閉幕詞、會議通知、會議講話稿等撰稿工作。這些活動需要學生不僅具有較好的應用文寫作能力,還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超韞,陸季春.基于就業能力本位的高職應用寫作實踐教學研究[J].教育科普,2011(02).
[2]崔廣利.高職應用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1(3).
作者簡介:史雅梅(1965-),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副教授,多年從事高職教育研究及高職應用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