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濤
摘要:電算化會計的廣泛應用是電算化審計產生發展的推動力,電算化給審計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本文僅就電算化對審計的影響幾個方面做了論述,在新的審計環境下,只有采取更為積極的對策,才能進一步提高審計的質量。
關鍵詞:財務會計;電算化;審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運用電子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對財務會計工作進行管理是當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和趨勢,會計電算化就是計算機技術與財務工作進行有機結合的一個重要體現。
一、實施會計電算化審計的必要性
(一)傳統審計方法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傳統審計方法中所需要的工作底稿主要靠手工完成,底稿中數據間的相互關系是通過標注交叉索引連接,工作量大且易出現數據不銜接的情況,且需要大量重復勞動。傳統審計方法由于在操作技術上存在局限性,越來越難以勝任高質量審計報告的要求。
(二)實施會計電算化審計是會計電算化環境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由于系統設計上存在漏洞、會計軟件的合規性合法性不夠完善或運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會計數據處理結果出現一些非人為性的錯誤;另一方面,會計工作開展電算化后,手工記賬方式下的記賬憑證、明細賬、總分類賬及整個賬務處理過程均以肉眼看不到的電磁數據形式存放于計算機中,造成審計線索缺乏。
(三)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客觀要求
新審計準則引入了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使得審計模式在經歷了賬項基礎審計、內控導向審計、傳統風險導向審計之后逐步過渡到風險導向戰略系統審計,需要計算機審計技術即會計電算化審計作為強大的后盾。
二、會計電算化審計所面臨的問題
(一)審計可視線索消失的趨勢
在會計電算化進程中,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水平及現代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提高,客觀上,存在著審計可視線索自然消失的趨勢。在應用計算機處理會計資料以后,紙面信息變成了磁性介質上的代碼。對于會計界、審計界的許多人來說,過去熟悉的、習慣的、得心應手的東西,變成了陌生的、不習慣的、難以捉摸的東西。而設計會計電算化程序的軟件設計人員,并不知道審計人員的需求,即使有關文件規定必須留有審計線索,實際上也是很難做到的。
(二)會計核算軟件的多樣性和保密性造成審計數據的難以取得
由于各行業各單位會計電算化系統應用環境大不相同,應用程序也各具特點。從使用的系統來看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購置商用會計軟件。目前,不同的電算化系統雖然有著不同的特點,然而由于各種會計軟件的數據庫千差萬別,其防范保密措施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就給審計人員開發通用的審計軟件帶來困難。第二、自行開發會計軟件。一般是根據企事業單位自身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研制而成的,一般具有較強的檢測排錯功能和統計處理功能,實用性強。但在系統安全方面及內部控制方面需要人工予以輔助來加強系統的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制定規章制度來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
(三)認識上的誤區造成對計算機審計的忽視
目前有種看法認為,在會計核算實現電算化后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可靠性已經解決,因此也無須對軟件產生的信息進行審計。事實不是這樣。因為絕大多數的會計核算軟件并沒有解決對會計事項,即記賬憑證所根據的原始數據是否真實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加上上述的實現會計電算化后內部控制本質上的變化,對會計信息系統事實上存在著人為干預和利潤調節,以及所提供原始數據的虛假性,人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當前的會計電算化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做假賬和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但上述的認識,卻對計算機審計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
三、提高企業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效率的策略
(一)加強企業會計電算化審計環境的建設
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的環境保障,加強企業會計電算化審計環境的建設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要加強企業相關領導對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審計工作的管理應該要納入企業日常工作管理任務中,要加強審計協調以及各種制度的建立;第二,要加強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對會計電算化審計的認識,加強對企業的管理者和會計從業人員對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的認識程度,有助于促進會計電算化的科學合理地發展。第三,要不斷健全會計電算化審計組織結構。應該要對加強審計機構的設立,在一定范圍內對會計電算化組織的審計工作進行管理。與此同時,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可以設置專門的審計機構,或者設置兼職審計管理機構。
(二)提高企業會計電算化中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要建立相應的人員素養的控制體系,在企業會計電算化內部建立相關的人員素質的標準,用一個定性的標準來對審計人員的能力素養進行衡量,其文化程度和組織能力要達到相應的標準才能進行相應的審計工作。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應該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不能只是進行突擊培訓,應該將其納入到常態化工作中,使得會計電算化管理人員可以對自己的知識水平以及職業道德水平的狀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接受相應地培訓管理,并且使得自己要不斷深入到企業財會管理的各個環節中,使得審計人員能夠對企業財會管理工作的流程、管理范圍、管理狀況等進行了解,從而提高企業財會管理過程中的審計水平。
(三)不斷提高會計電算化審計的方法和手段
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是影響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由于傳統的審計管理理念以及方法比較陳舊,是針對傳統會計管理的一種審計管理模式,因此在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其審計管理的方法也要改革。比如在審計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結合會計電算化過程中的具體特點,使得傳統的人工審計轉變成為計算機輔助會計電算化審計,提高會計電算化審計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會計審計時的出錯率。在會計電算化審計手段和方法的選擇上,要從單一的靜態的審計向動態和靜態結合的會計電算化審計方法轉變,在企業財會管理工作開始之前和財會管理之后都要加強審計方法以及手段的應用,加強財會工作事前的審核、財會工作事中的監督以及事后的審核管理,從而為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有助于對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進行全過程的監控,促進會計電算化審計效率的提升。
(四)促進審計與建設相結合,提高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
在會計電算化審計管理過程中,要及時對各種工作進行總結,對于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理,并且根據當前會計電算化管理的目標對財務管理和會計電算化審計制度進行相應地完善,在當前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已經取得的進步的基礎上加強審計工作的改革。在會計電算化審計制度的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專業會計電算化審計和民主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將企業會計電算化管理過程中的各種財務信息進行公開,并且將財務信息的公開納入到會計電算化審計工作中;要加強會計電算化審計監督與常規審查相結合,對企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項活動進行管理,對會計電算化過程進行相應地監督,對企業的會計或者報賬員進行集中審查,對企業的財務收支月審制度進行完善。通過以上途徑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防止各種財會信息出現泄露。
【參考文獻】
[1]劉明輝.高級審計理論與實務[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王金震.會計電算化的審計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08(6).
[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審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