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錦云
幼兒自主活動教育的探索與嘗試
文/盧錦云
幼兒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創設有利于幼兒自主活動的教育環境,為幼兒提供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通過自主選擇、自主探索、自主交往、自主表達與表現,成為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主體,使幼兒獲得自主性發展。
當前幼兒園的課程改革“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日益凸現,強調幼兒在課程中的自主體驗,自主探究,提倡自主活動教育,讓幼兒真正成為積極學習的主體,使他們能夠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更好地獲得發展。這是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教育活動中實現幼兒的真正自主?幾年來,我們不斷探索,在實踐中尋找能引導和促進幼兒自主活動的教育策略。
當前幼兒園都大力提倡自主活動教育,但我們總是被傳統的經驗和做法束縛著,雖然也有教師提供一定的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給幼兒的操作,但是規定了他們的做法,過多將自己預設的過程或意愿強加在幼兒的身上,他們還是按照教師設想的模式被動地接受學習,實際上,我們將幼兒捆綁在一個狹窄空間里牽著學走路。“給孩子松綁”,只是大家在喊口號,沒有實際行動。幼兒獲得真正的自主權,歸根結底是教師的教育理念上的問題,教師往往多從教育者,組織者,管理者的角度出發想問題,沒有站在幼兒的角度為幼兒考慮。也有一些幼兒教育機構,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在活動教育組織上,采取排排坐的記憶方法,牢牢地要求幼兒掌握多少知識,這樣的學習活動更使幼兒缺乏學習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造成怕上學的現象。
如何改變現狀,真正推行實施自主性教育,我們必須從轉變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著手。古人說“知是行之成”,轉變觀念,先要強化自己的教育意識,弄清什么是幼兒的主體性。所謂幼兒主體性是指幼兒在其對象性活動中所表現出來和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等特征。因此,我們給予幼兒是自主選擇,自主探索,自主建構,自主交往,自主表達與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在實踐中,我們要將傳統的被動聽講與接受轉變為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在教育組織活動中給他們提供是具生動、主動的活動和創設有利于自主性發揮的教育環境,從多方面促進幼兒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發展。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幼兒自主性活動呢?談談我們的做法:
1.1 借節日慶典,利用社區家庭的資源,創設自主表現的活動空間
環境創設是實施自主活動教育的先決條件。在環境與材料設置方面,我們考慮是材料的作用和價值,也注意材料的生活化和興趣。春節、中秋節和六一兒童節是傳統也是幼兒最喜愛節日,節日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活動材料容易在社區和家庭收集,幼兒有一定的節日經驗。我們利用這些節日作為開展自主活動的切入點,為幼兒開設了“逛年宵市場”、“娃娃中秋節超市”、“兒童餐館”等自主活動。材料提供的主要是年花與各類節日的食品和罐瓶等,給幼兒設置是“實境”操作,但并不是作為玩弄式的擺放材料,而是根據活動的目標有計劃投放并將材料進行加工處理,變成具有目標性且可探索和思考的活動操作材料。在“年宵市場”里,除了設置攤位標志外,在各類的商品上粘貼價格標簽,用算式卡代替貨幣讓幼兒操作。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知識經驗,自主參與購物,制作和分享等活動,幼兒在過程中得到充分自主活動的機會和時間,他們學會交往合作,學會使用貨幣購物,學會制作技巧,學會分工討論。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內容、材料和玩伴,他們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在參與中建構了知識,幼兒真正成為活動主體。社區和家庭是幼兒園堅強的后盾,我們充分利用社區的豐富的資源拓展幼兒園的自主活動,利用幼兒感興趣的節日進行教育,自主活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圍繞幼兒關注的主題內容,有機地開展綜合自主活動
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抓住幼兒的關注的課程內容和挖掘有價值的教育資源,鼓勵自主學習也是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的良好途徑。每個主題結束后,我們找出了幼兒感興趣的內容開展綜合自主活動。
自主活動教育帶來了幼兒學習方式和教師教育方式的改變,成為我們研究的主要問題。如果按原來的模式實施教育,必定會重蹈覆轍。因此,我們將“如何教”轉變為“如何學”,從“學會”變為“會學”。將教學的重點變為解決幼兒學習材料制作和使用,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提供具體的實踐操作環境,促幼兒自主能力的有效發展。在角色的定位上,我們要求教師更多是充當是環境的設計師,為幼兒提供具有發展價值和探索性的環境材料;活動的觀察者和幫助者,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幼兒的自主表現,給予是適時的引導和幫助;活動的合作者和支持者,關注個體發展,及時捕捉閃光點,給予自信和成功感。
教育反思是教育評價工作的一部分,反思和跟蹤是了解自主活動教育有效性和適宜性的手段。活動的結束只是教育的開始階段,跟蹤與檢查幼兒的發展情況,反思教育方法,再研究下一階段教學行為和目標才是教育的發展階段,這是促進幼兒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教師的觀念不斷更新的認識過程。此外,我們更為教師和幼兒設立成長檔案,收集活動研究的素材,以更好促進幼兒持續性發展。
在幼兒園開展自主活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幼兒內在發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方法,愿以我們的做法,能引發大家對教育改革的思考。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勒流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