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亞平
談幼兒教育專業聲樂課教學感悟
文/曾亞平
對于幼兒教育專業來說,聲樂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重要的技能性課程之一,也是一名合格幼兒教師必須學習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強化聲樂學習與訓練,完善教育方式。教師要做好教學分析與研究工作,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針對幼兒教育專業聲樂課教學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對于聲樂教學來說,其規律性相對較強,同時也是幼兒教育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從教學目標上來說,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演唱技能,同時還要完善自身的聲樂理論,具備欣賞與彈唱等教學能力。教師要確保聲樂教學教學方法的新穎性,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1 做好教學組織形式上的創新
首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集體教學與個體教學結合起來。聲樂課的教學形式主要分為集體授課與個體授課兩種。在集體授課中,一名教師將整個班的學生集中在一起,以此來開展聲樂理論與技巧上的教學,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教師資源,同時也確保了理論與技巧知識講解的系統性。在集中授課的影響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歌曲辨聽能力,加強學生對聲音概念等知識的理解。學生在接受集體授課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學習教師的教學方法。對于個體授課來說,主要是依靠“一對一”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充分地展現出聲樂教學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個體授課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來對其進行發聲上的訓練,從而確定適宜的歌唱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在音樂上的表現力。作為幼兒教育專業來說,通過教師的示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掌握基礎的歌唱方法。
對于幼兒教育專業中的聲樂課來說,與普通音樂院校中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它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同時還要從幼兒園的教學特點上出發。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集體授課與個體授課結合在一起。先集體授課,以此來解決共性問題,然后再針對個別同學來解決個體上存在的問題。對于教師自身來說,要對學生的發聲點、氣息等方面具有準確的判斷,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同時也可以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于一些接受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個體指導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與技能,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相互幫助。可以說,集體授課與個體授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要建立在學校自身教學條件基礎之上的,同時還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與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因材施教。
1.2 對聲樂教學的改進
在幼兒教育專業中開展聲樂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能,同時也可以從相關學科入手來進行教學。如學生想要學習一首歌曲,就要先掌握其朗誦的節奏,然后讓學生視唱譜子,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視唱識譜能力了。其次,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述曲子所涉及的樂理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詞的含義,明確其中所蘊含的特點等。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填詞,并結合歌曲來設計舞蹈動作等,實現聲情并茂的特點。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質量。可以說,在實際教學中采取多元融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創建生動新穎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對聲樂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確保聲樂教學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2.1 學好民歌與藝術歌曲
民歌,是不同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優秀文化。學生通過學習民歌,可以掌握不同民族的風俗以及人文特點等,同時也可以加深對民族音樂特點的了解,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意識與情懷。在藝術歌曲中,歌詞常常是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起來的,所以也就具有了極強的文學性。可以說,好的歌曲就是一首好詩。作曲家的譜曲與伴奏,可以使其具備旋律優美以及意境高遠等特點,從而也就具有了極高的藝術價值。通過組織學生學習這些歌曲,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歌曲所帶來的意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演唱中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知識的興趣。學習藝術歌曲需要循序漸進,只有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后,才能更好地實現歌曲風格的多元化。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歌曲,可以讓學生不同聲音來進行演唱,這樣也就可以培養學生的演唱技巧,增強學生的樂感。
2.2 做好幼兒歌曲的教學工作
在幼兒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幼兒歌曲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兒歌的教法已經成為學生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之一,主要是因為學生畢業后,需要面對的都是小朋友,所以演唱的歌曲也主要是兒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藝術歌曲的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教授一些兒童歌曲,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所以教師在開展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好兒童歌曲的教學工作。對于幼兒來說,教師的正確演唱是其獲取聲音的重要來源。幼兒教師具備一定的兒歌范唱能力,幫助學生領略兒童歌曲的魅力所在,同時還要充分吸引幼兒,讓幼兒產生學習的熱情。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能更好地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選擇不同的曲風與內容的兒歌來進行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2.3 做好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工作
對于教學來說,教師往往采用鋼琴來進行教學,而這也是最為傳統的教學工具。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開始不斷涌現。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以此來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借助手機與電腦等來開展聲樂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同時也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接受更多知識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通過給學生播放相應的影像資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視聽體驗,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生理感官,幫助學生掌握積極的心理因素,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2.4 有效參與到教學實踐中去
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結合在一起,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聲樂知識。在實踐教學的影響下,可以幫助學生學好聲樂知識,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聲樂作為一門表演上的藝術,與舞臺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通過進行舞臺表演,可以更好地展現課堂教學的效果,確保了教學方法的正確性,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童話劇表演以及參與各種比賽等方法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學好這一知識。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幼兒教育專業中的聲樂教學要想確保教學的質量,就要與幼兒園的教育與實際需求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
曾亞平(1981- ),女,河南南陽人,高校講師,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