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順芳
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探究
文/金順芳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技術不斷與學科課程教學進行新融合,這也成為我國21世紀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信息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來自家長和學校的重視,本文將從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出發,對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教學整合進行探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其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信息技術的優點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與肯定。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迅速、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方便有目共睹,其發展道路也越來越寬,逐步被應用于教育事業和其他方面。
信息技術推動下的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課程改革適應如今社會發展的表現之一。信息技術下的課程改革,由于加入了信息技術這項新技術,融合了許多現代教學的新形勢和新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擯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運用新型教學手段,突破傳統教學的限制。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學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形成綜合性較強的教學形式。
1.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灌輸式課堂為主
在信息技術對教學進行改革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講授——接受”為主,教師是知識的講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處于主導地位,在教師的帶領下,課堂教學很容易形成“滿堂灌”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創造能力得到很大的壓制,課堂氛圍不靈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同時,機械性的學習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過程,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對知識的理解不全面,造成學生學習的一大障礙。
1.2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教材為中心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還是主要圍繞教材展開,以課本為中心。課本教材具有相對穩定性,教材改革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研究與實驗,所以,課本教材上的內容有很多已經是相對落后的,如果教師不在此時對課本內容進行補充,易造成教學的失敗。
以課本為中心的教學使得教學方式也很單一。教師上課的資料來源于課本,學生人手一份,教師就不會去引用新型的教學形式,而是以板書教學為主,一塊黑板和幾根粉筆就能進行語文教學。在傳統的教學形式影響下,信息技術就得不到完全的應用,發揮不了其優點及長處。所以,教師要積極改變此種現狀,對課外知識積極進行補充,把目光從課本教材延伸到課外。
2.1 教學形式得到轉變
傳統教學模式之所以存在了很長時間,正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輔助的工具,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充當知識的傳授者、黑板的書寫者、問題的解答者等多種角色,使得教師感到教學疲勞,加之每節課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使得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學生,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
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教師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重難點以及在課堂中的各種不良表現,比如在學習中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這樣教師就能在教學中不斷認識并改變自己的角色定位,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2 教學環境的變化
大多數人認為教學環境主要是由課堂、圖書館、實驗室等其他學校建筑構成的,所以在傳統教學中,提升教學環境都是從這些方面入手,比如進行班級墻壁的布置、替換陳舊的書桌和教學用具、對教室進行裝修等,這些都是為了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環境。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影響和推動下,教學環境的概念被豐富了,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教學環境新層次的含義,即教學環境不僅僅指的是這些物質的環境,更重要的是心理環境。物質環境是教學的基礎,但是改善物質環境的目的還是為了改變心理環境。
2.3 物質環境的改變
信息技術的引入,使得課堂教學多了一種教學設備和教學形式,各種多媒體開始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教學設備的發展,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變化,傳統課堂教學是死板的,多媒體教學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以板書和書本知識為主,枯燥且乏味,但是多媒體課堂由于多媒體的生動性和拓展性,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構建了一個以多媒體為中心的網絡、智能的動態教學環境。
2.4 心理環境的改變
教學物質環境的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心理環境。多媒體的應用,使得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創造性,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形成了新的師生關系。這種變化,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變多了,學生越來越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老師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感變化,這對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多媒體還具有生動性,多媒體通過動態的變化能具體形象地為學生展現抽象的知識,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動態教學為學生帶來了新的體驗,這樣就激發了學生上課的熱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