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
摘 要:隨著高校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人群的極度聚集,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有效應對刻不容緩。高校學生的突發事件問題,不僅影響學校的正常教育,破壞學生的穩定學習氛圍,而且還常常伴隨著網絡傳播的沖擊,擴大影響,成為波及社會安全和諧的影響因素。如今,國內關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研究與國外相比,還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鮮有深層次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國內高校的實際情況,借鑒發達國家高校的先進經驗,對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9.227
21世紀以來,全球各地都不斷地充斥著危機。高校,作為人群極度聚集地,所面臨的突發事件也呈上升趨勢。頻頻發生的突發事件,不僅為學校的穩定發展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威脅到生命安全。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機制,是我國現階段急需解決的課題。
1 國內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現狀
關于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文件,現可查到的只有教育部發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總的來講,國內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積淀還不夠深入全面,目前研究力度還顯薄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學生突發事件前應急管理預警機制不完善
(1)制度規范不完善。雖然現有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應急管理規章制度,但其中有很多是照搬了政府的應急管理預案,導致措施不配套,不具有現實可操作性。
(2)應急管理信息平臺不健全。現在網絡發展很迅速,信息公布的渠道很多。學校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就會很快被曝光在網絡上。由于信息在傳播中的偏差,造成網絡上的誤解,這些都會給學校帶來很大的壓力,處理起來會更加的被動。
(3)危機意識淡薄。國內高校對于樹立危機防范意識反應不夠積極。流于形式的宣傳教育、走過場式的演習演練,在高校中很常見。教師和學生都缺乏系統性的防災、互救教育,對危機反應淡薄,僥幸心理依然存在,沒有足夠的重視。
1.2 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處置機制不規范
(1)管理理念滯后。目前許多高校由于管理理念的滯后,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無法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也無法有效聯合各部門來處理事件。
(2)機構欠缺。當前眾多高校習慣性的僅依靠臨時成立的應急管理小組來處理事件,在這過程中會凸顯出很多缺陷。如效率低下、人員專業性不足、心理干預薄弱、不能因才用人、事后責任無法落實等等。
(3)監督機制缺失。主要表現在監督渠道少、監督形式形同虛設。
2 國外高校的經驗借鑒
國外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對校園突發事件管理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組織建設、保障措施,還是具體的應對計劃,通常都是通過法制化手段來實現,同時制定了一套十分完善的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規章制度。在整個應急管理機制的構建過程中,這些國家在以下方面非常值得國內高校學習。
在構建應急管理系統方面,常規化的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在政府及高校中都有專門的設置,學校有專門處理突發事件的組織團隊,制定學校的應急預案、學校安全管理的中長期規劃以及制定詳細的防災防害訓練方案。
在建設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發達國家更加注重法律法規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有效運行,條文非常細化,具體到教室的面積和學生桌椅的制作材料。相比之下,國內的法律法規就簡而化之了。
在溝通機制方面,國外更加注重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通過多種渠道,第一時間公布信息,澄清事實真相,面向群眾開通信息網站加強輿論監督,及時疏導群眾情緒。
在預警機制方面,國外將預警機制作為一項專門的制度予以貫徹。建立了一套從政府到地方,包括法律法規體系、組織機構體系、衛星定位信息監視體系等在內的一整套綜合性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系統。
3 完善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的措施
構建完備的高校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是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必然選擇。本文認為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應包含三個方面,即事前應急預防機制、事中應急處置機制和善后處理機制。
事前應急預防機制包括應急管理監測機制、評估機制和決策機制。構建有效地事前應急預防機制可以使高校在突發事件面前被動應對變為主動防御。監測系統主要依靠心理咨詢中心和學校保衛部門收集數據,結合校園外部的監測,建立信息共享的情報網絡。評估系統主要針對監測系統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危害程度做出評估,保證風險被有效地控制。決策系統主要是針對評估的結果制定應急預案,并把責任落實到人。上述這三大系統構成一個信息反饋系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協同運作,能夠及時有效地阻止事件的發生。
預防固然重要,但很多突發事件還是會發生,此時就需要科學有效地事中應急處置機制。事中應急處置機制包括決策機制、保障機制和溝通機制。決策機制要求迅速和及時,決策團隊不建議由多人組成,小團體的決策往往更加的有效及時。保障機制主要承擔物資和人資的調度工作,一個提供物質上的應對,一個提供智力上的支持。溝通機制是突發事件管理的基礎手段,一方面我們要抵制小道消息,暢通正規渠道,要及時對外公布信息,公布真相。另一方面,做好受傷害學生的安撫教育,將溝通真誠地傳達到每個學生耳朵中,穩定人心。
突發事件事中應急處置的結束,并不意味著事件的終結,還需要善后處置機制的介入。這一階段,我們主要注重人的恢復治療,包含兩方面,心理干預和恢復重建。在進行心理干預時,要與學生建立平等互信的關系,就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應對方法,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感情上的安撫和溝通。在恢復重建方面,分三個步驟來開展,調查原因、恢復秩序和認真整改。調查小組應向學校呈報調查報告,將事發原因、處置情況、責任追究和整改意見等一一詳細列出。
當今社會情況復雜多變,高校時刻都要面臨各種風險的挑戰。高校在處理突發問題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合理的應對策略,不隱瞞事實真相,開誠布公地面對公眾輿論與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將事件所引發的風險降至最低,還學生一個安全穩定的校園學習環境。
備注:江蘇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課題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