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飄千萬里,共圓中國夢
——山東省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學雷鋒活動紀實
聶鑫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紅飄帶”代表著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美德,是青島文明的標志,推動了這座海濱城市的進步與發展。怎樣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提出的“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的希望和要求,讓雷鋒精神的傳承與青島城市文明的發展相融合,共同促進少先隊員的成長?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少先隊發起且堅持開展了以“帶飄千萬里,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的系列愛心公益活動,并逐步使之成為了少年兒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品牌活動。2016年,該校榮獲了“青島市雷鋒學校”稱號。他們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2010年秋季年開學典禮上,四(3)中隊的劉翰林同學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親歷的一個故事:
我跟著父母去蒙山旅游。在半山腰,我們碰到了一個小姐姐在石條上寫作業,旁邊擺著一摞竹籃。每當有行人走過,她都會問一句,買竹籃嗎?我很奇怪,就過去問小姐姐賣掉這些竹籃干什么。她告訴我:“那樣我就有錢繼續上學了!”我聽了很難過,就掏出錢買下了所有的竹籃。后來,每當我看到書桌上擺著的竹籃,就會想起這件事,想起在遙遠的地方,還有小朋友為生活所迫而輟學。我們真該去幫助這些小伙伴,和他們一起成長。
這個故事激發了隊員們淳樸的愛。他們用課余時間回收廢舊物品,在假期里走上街頭開展義賣活動,為遠在他方的貧困小伙伴募集善款。他們小小的舉動也得到了愛心市民的支持。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隊員們的愛心箱里很快就裝滿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愛……
四(3)中隊隊員的愛心行動,被不少人認為是在學雷鋒,因為他們在以自己的行動倡導無私奉獻。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號召隊員們向他們學習,迅速啟動了“傳承雷鋒精神,我與紅飄帶同行”主題教育活動,將雷鋒精神與“紅飄帶”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并由此拉開了愛之火炬傳遞的接力賽。學校邀請了青島益青出租車公司的莫立斌同志親臨校園,講述了“紅飄帶”誕生的故事,與隊員們分享自己對雷鋒精神和“紅飄帶”的認識;成立了一支由黨團隊員組成的公益服務團,承諾立足校園,走進社會,從平凡的小事做起,自覺關愛他人、傳遞溫暖,做公民道德的倡導者、踐行雷鋒精神和紅飄帶精神的模范先鋒,還創作并發布了歌曲《和紅飄帶一起飛揚》。自此,愛之火炬在全校一千余名師生的心中點燃,“紅飄帶”也從這里伴著夢想飛揚。

《公益48小時》公益微電影首映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雷鋒式好市民”公益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駐足參與

雷鋒班班長進校園講雷鋒精神

隊員們參與 “青情暖康定”活動
學校利用春游的時機,組織隊員們開展了“尋找身邊的紅飄帶”遠足尋夢活動,不僅為每位隊員制作了活動專用護照,引導隊員們設計遠足路線,還根據他們途徑的每一個站點制作了紀念章。要想獲得一枚枚紀念章,就要了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這一活動中,各中隊的隊員們創意紛呈:有的中隊勸說不文明行為,向文明市民贈送“紅飄帶”;有的中隊沿途撿拾垃圾、清理衛生死角,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和“紅飄帶”精神。學校則運用微博、微信平臺等新媒體,建立了“尋找身邊的紅飄帶”微文、微圖、微視頻征集平臺,倡導隊員們尋找榜樣,提升素養,爭做最美少年,將“線上”尋榜樣和“線下”學雷鋒相結合,為隊員們的成長積聚力量,讓雷鋒精神和“紅飄帶”精神迅速傳揚。
從2010年至今,“紅飄帶”一直在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師生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傳遞。
志愿義工團的團員們主動參與 “尋找最美麗的春天”美化家園和“小手拉大手,我來當義工”獻愛心活動;隊員和家長志愿者一同在北嶺山開展“親子淘寶樂悠悠,我和小樹同成長”活動,為小樹苗系上了“紅飄帶”;一支支雛鷹假日小隊走進社會,清潔公交站牌,維持交通秩序,宣傳交通法規……隊員們以自己的行動帶動著家長、感染著社會上更多的人參與學雷鋒活動。
經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 “民俗講解團”的小講解員們,利用課余時間在青島民俗館為游客提供義務講解服務,吸引更多人“學民俗、看民俗、體驗民俗”,傳承中華優秀民族文化;在社區居委會的幫助下,愛心敬老團的隊員們與轄區內的養老機構和多名空巢老人建立了手拉手關系,定期開展“小小雛鷹暖空巢”活動,為空巢老人提供精神關懷,幫老人做家務,陪老人讀報聊天兒,為老人解心結,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紅飄帶愛心創業中心成立了!”隊員們的宣傳聲打破了海云庵廣場的寧靜,老人、孩子、青年循聲圍觀。在弄明白成立這一中心是為了幫助困難兒童募集善款之后,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涓涓細流匯聚成了愛的海洋。隊員們還自籌資金、采購物品、布置攤位、參與義賣,并將所得善款轉交青島市紅十字會、青島市愛心天使義工服務中心。隊員們用自己的汗水為小伙伴們撐起了愛的大傘。
2015年讀書日前夕,學校開展了“揚美麗心靈,享書海情深”愛心公益活動。小義工方一凡同學講述了自己所見到的山區小伙伴喜愛讀書的感人故事,并向全體隊員發出倡議:捐一縷書香,獻一片真情,共同用愛心為山區小伙伴捐贈“平二愛心圖書室”。很快,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平度田莊鎮張舍流丹埠小學、前洼小學,貴州安順下壩小學、號云小學建起了“平二愛心圖書室”,這些圖書室開啟了許多孩子的讀書夢。
在第53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雷鋒式好少年”主題實踐活動啟動了。隊員們通過“日進一步”“日盡一責”“日行一善”,從點滴小事做起,讓雷鋒精神長駐心中。比如,隊員們帶著自己設計制作的學雷鋒公益活動展板來到海云庵廣場,開展“爭做雷鋒式好市民”宣講活動,向來往的行人宣傳雷鋒精神,并分享參與學校“帶飄千萬里,共圓中國夢”活動的經歷與感受;他們參與學校在微信平臺上開展的 “雷鋒精神大討論”,你一言,我一語,讓雷鋒精神在新時期賦予新的內涵;他們在中海社區和悅薈廣場舉行“天使之翼,攜愛飛翔”公益活動,為即墨市同行之家特殊學校募集善款…… “帶飄千萬里,共圓中國夢”活動獲得了“青島市十佳公益項目”稱號。學校還舉辦了專場演出和展會,感召更多人加入學雷鋒行列。
愛在體驗中生,情在實踐中傳。近年來,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組織隊員們先后走進了膠州愛基金希望小學、即墨王家疃小學、萊西欒家寨小學、平度窩洛子小學、膠州李哥莊小學、沂南楊家坡小學等學校,開展“手拉手送溫暖”活動,讓隊員們目睹了山區小伙伴艱苦的生活條件。面對他們充滿感激的眼神和一個個小夢想,隊員們主動與小伙伴交朋友,為小伙伴送禮物,和小伙伴同學習、共進步,還在互動活動中傳遞了象征愛心和友誼的“紅飄帶”。
目前,隊員們愛心傳遞的最遠處是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秋木鄉中心小學。當得知那里的小伙伴經受著取暖困難時,他們迅速行動起來,以一車過冬衣物和一封 《在圓夢的道路上攜手前行》的祝福信件為小伙伴們送去了溫暖。
“紅飄帶”在持續的學雷鋒實踐活動中,逐漸成為了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重要的評價獎勵載體之一。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者,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隊員,會獲得一條光榮的“紅飄帶”。獲獎的隊員紛紛表示:“我們的力量雖然單薄,微不足道,但是每一次活動、每一份付出、每一筆財物,都是我們自發的,并傾盡全力。我們想用自己的努力和愛心倡導并感染更多的人參與公益活動。”“我們愿意將紅飄帶戴在手上,裝在心里,傳給他人……”
2016年6月24日是一個讓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全體師生銘記的日子。這一天,由他們根據“帶飄千萬里,共圓中國夢”活動策劃、改編、拍攝的公益微電影《公益48小時》正式首映。首映式上,主創團隊、主要演員代表和觀眾見面,講述了創作和拍攝的故事,還成立了“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紅飄帶愛心公益基金”,專門用于資助弱勢群體,弘揚雷鋒精神。
“思想好比火星,一顆火星會點燃另一顆火星。”青島平安路第二小學師生以“一個人帶動一個集體,一個集體帶動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帶動一座城市”這樣點點星火的力量,將小小的“紅飄帶”從青島傳向了全國,正以其充滿正能量的魅力傳得更遠。
(欄目編輯 李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