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清明節”中隊主題活動)
江蘇省鎮江市桃園小學 陳 萍
案例秀秀場
喚來春風頌英魂
(五年級“清明節”中隊主題活動)
江蘇省鎮江市桃園小學 陳 萍
【活動準備】本次活動前,各小隊開展“雙線”活動:
1.“線下”活動:讀一本紅色經典書籍,參觀一次革命歷史紀念館,尋訪一位英雄人物,講一個英雄故事。
2.“線上”活動:通過網絡看一部紅色電影,學唱一首紅色歌曲,進行一次網上祭掃,參加網上英雄人物故事競猜活動。
【活動過程】
紅紅:一束春光,柔柔地親吻芳草地;
英英:一絲春雨,甜甜地滋潤百花園;
紅紅:一縷春風,輕輕地吹拂楊柳枝;
英英:一曲贊歌,真摯地傾訴拳拳心。
紅紅:又是一年清明日,
英英:喚來春風頌英魂。
紅紅:清風暖日,英魂歸來;
英英:難忘烽火歲月中,那嘹亮的軍號;
紅紅:難忘激烈戰斗中,那英勇的氣概;
英英:胸前的領巾,寄托無限哀思;
紅紅:手中的白花,浸潤無限情懷。
英英:隊員們,在“雙線”活動中,你們認識了哪些英雄? “紅色英雄”發布會即將開始,請為自己崇敬的英雄點贊吧!
(“小靈通小隊”將搜集或尋訪到的革命英雄圖片及簡短資料發布到中隊微信群中。在“電視新聞發布”的情景模擬中,通過“京劇演唱”“紅色微故事講述”和“采訪微視頻播放”等方式介紹革命英雄事跡。其余隊員可現場提問,并為自己崇敬的英雄點贊。)
紅紅:崢嶸歲月,你們浴血奮戰;
英英:和平年代,你們守衛家園。
紅紅:華夏巨變,你們鋪設基石;
英英:神州騰飛,你們架設金橋。
紅紅:來吧,讓紅領巾描繪祖國的繁榮;
英英:來吧,讓紅領巾展望家鄉的發展。
紅紅:偉大的祖國,美麗的家鄉,是我們幸福成長的樂園。
英英:隊員們,讓我們秀出祖國媽媽的風采,夸贊家鄉飛速的發展!
(“小叮當小隊”展示:1.通過 “四格漫畫”《變》展示爺爺、爸爸和我的成長故事,感受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2.通過“鏡頭里的家鄉”攝影圖片展示城市建設的現代化。3.學習3D打印,體驗科學技術的發達。4.通過游戲 《超級連連看》,了解改革開放后,黨的豐功偉績。)
紅紅:英雄的精神光照千秋,烈士的業績永世相傳。
英英:今天,我們沐浴春光,豪情滿懷!
紅紅:讓我們追尋先輩足跡,繼承遺志;
英英:讓我們接過先輩旗幟,勇往向前!
紅紅:星星火炬照亮征程。
英英:紅色領巾暈染心靈。
紅紅:努力吧,隊員!
英英:向上吧,少年!
紅紅:讓我們乘著夢想的翅膀,飛向未來!
(隊員分小隊活動:1.制定“夢想A計劃”。2.栽種“夢想小盆栽”。3.授“英雄中隊旗”。4.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宣讀“夢想誓言”。5.頒發“雛鷹獎章”。 )主題活動才能吸引隊員參與,才能深入到隊員的心里。小切入點并不意味著平凡瑣事,而要能小中見大,“窺一斑而知全豹”。
(欄目特邀編輯 柯 英)
例如,2016年“江蘇省少先隊微隊會展示”活動中有一道輔導五年級少先隊員結合當地實際,開展一次“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文化基因”的“微隊課”題目。如何完成這堂大主題的“微隊課”?蘇州高新區白馬澗小學的張宸籽老師結合學校的書法特色,找到了一個小切入點——美麗中國字。她帶領隊員們從漢字的演變、漢字的結構、漢字的故事等方面展開了一堂“微隊課”,幫助隊員們在實踐體驗活動中,從寫好中國字開始,了解中華優秀文化,愛上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精準的小切入點有效激發了隊員們的參與興趣,強化了大主題的教育效果。

《美麗中國字》“微隊課”
另外,讓少先隊活動課的內容“微”起來的同時要注意三點:一要摒棄“高大全”“假大空”,要選擇孩子們感興趣且與他們有關的主題;二要“小而精”,切實可行,讓隊員易著手,可操作;三要尋找合適的切入口,引導隊員自主設計、自主完成,從“小切口”里感悟 “大主題”。
“微隊課”雖然“微”了時間,但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方案、配套資源、鞏固練習和評價激勵等基本的課程要素不能“微”。因此,“微隊課”要圍繞活動主題,更多地考慮隊員在活動中感受到的樂趣和意義。輔導員要幫助隊員盡可能把“微隊課”設計得具體而有創意。
為此,“微隊課”的設計方案一要有清晰的目的,寫明活動發生的時間、地點、參加者和恰當的活動目標;二要有時代感強、貼近隊員實際的鮮活內容;三要有細化的過程,能詳細地詮釋活動步驟、活動細節、活動途徑、載體和方法;四要能清楚地記錄隊員在活動中的表現及變化、輔導員和隊集體作用的發揮以及教育的影響;五要有簡短的評析和多角度的活動反思,總結歸納活動的意義和價值,分析、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
明確選題、確定內容之后,在設計“微隊課”時還要突出重點,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導入新穎、迅速。“微隊課”的導入要與題目相關,并能吸引隊員的“眼球”。例如,南通北城小學開展的《一幣之善》“微隊課”一開始就播放了一只蒼老的大手捏著一元硬幣的視頻,畫外音提示:一元硬幣能干些什么呢?這一下子就吸引了隊員們的注意力。大家七嘴八舌,紛紛發言。接著,主持人總結大家的發言,并引出了“一元愛心社”,使活動迅速進入重點環節——尋訪感動中國的磨刀老人吳錦泉。

《一幣之善》“微隊課”
第二,活動線索鮮明。“微隊課”要圍繞一條線索展開,突出重點內容,通過巧妙啟發、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設定的活動目標。例如,一堂以學雷鋒為主題的“微隊課”的線索可以是這樣的:從 “學雷鋒,訂小目標”到“學雷鋒—集體主義—熱愛隊組織”,再到 “學雷鋒—愛國主義—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最后到“學雷鋒—共產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
第三,結構精簡集中。一堂完整的“微隊課”包含很多課程元素,但“文滅質,博溺心”,花樣過多反而會掩蓋事物的本質。“微隊課”在設計活動環節時要力求精簡,講求實效。
例如,兩堂圍繞“清明節”設計的“微隊課”環節分別如下:一堂課的主題是“清明思緒”,通過8個環節展現:講述——清明節的由來、別稱、各地風俗;朗誦——《清明》《清明節的懷念》;演講——《先驅贊》;競賽——清明知識;觀看——向革命先烈獻花籃儀式;活動——現場制作青團子;表演——快板《民族精神代代傳》;展示——各小隊手抄報、攝影、書畫等成果;討論——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另一堂課的主題為“清明時節”,只設計了4個環節:講述——清明節的由來、別稱、各地風俗;討論——清明節的精神品質及其現實意義;活動——清明故事會;分享——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仔細分析這兩堂“微隊課”,前者內容多、形式多,猶如加了過多的調料,失去了其樸實的原味。另外,如此多的環節,每個環節只能點到為止,還會使隊員因信息繁雜而難以吸收,產生“走馬觀花”之感。后者環節簡單,起承轉合都能落到實處,并留出了隊員遐想和創造的空間,使活動過程有了動感和韻律,正所謂“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南京雨花臺區實驗小學開展清明活動
形式是內容的載體,新穎、優美、時尚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現深刻的思想教育內容。因此,“微隊課”要重視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結合。在組織形式方面,一般有學校、中隊、社團、小隊不同層面的“微隊課”。針對隊員常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或學校特色建設工作,輔導員可以靈活地利用時間(如大課間操、自修課、大掃除的15-20分鐘),選擇合適的地點(教室、操場等場所),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有針對性地對隊員進行鮮明、生動的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可運用參與式、啟發式、討論式和研究性學習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在活動內容呈現方面,可以采用歌舞、小品、情景劇、音詩畫等隊員易于接受的形式,讓少先隊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同時,“微隊課”的設計還要給人以美感:一是活動的內容要美,要健康有益;二是活動的形式要美,要具有吸引力;三是活動的環境要美,要充滿感染力;四是活動的語言要美,能給人以想象和回味。
總之,在設計“微隊課”的過程中,輔導員要帶領隊員們細心尋找,悉心策劃,精心組織。要讓“微隊課”充分發揮教育作用,輔導員首先要考慮“搞什么”“為什么這么搞”;其次,要“問計于童,問需于童”,針對隊員的實際需求來啟發引導他們參與活動;最后,要注意運用孩子們喜歡的時尚元素,讓“微隊課”微得更活、微得更巧、微得更深。
下期話題:如何組織實施少先隊“微隊課”?
您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經驗?您認為實施少先隊“微隊課”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歡迎您加入“斌哥隊隊碰”QQ群 97128712,和我們一起來探討相關話題。
(欄目編輯 李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