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頻
“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中國人在兩千年前就已經懂得榜樣示范的重要作用。歷史上,榜樣示范、典型人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教育方式而被廣泛運用。榜樣示范法正是這樣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是指為學習者樹立榜樣,而后由榜樣向學習者示范,學習者再從中模仿而進行學習。充分發揮榜樣示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對我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乃至對未來國家發展狀況都會產生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在學院中“五類三臺三心”榜樣教育的新思路。
1 榜樣及其教育意義
榜樣,作為教育科學的概念,是人們借以模仿的形象。榜樣是榜樣教育的前提和內容,榜樣教育是選擇、利用榜樣范例來塑造人才的方法。
現代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榜樣就是相對于他人的模仿性行為的標準行為,榜樣學習可以幫助人們通過模仿獲得適當的行為模式和社會技巧。心理學家認為,人在一生中不僅其外顯行為可來自于對別人的模仿,甚至其態度、價值觀念、好惡行為習慣乃至道德品質、性格特征,都可能來源于模仿。正是因為榜樣教育的心理機制是模仿或替代性的強化,所以通過榜樣教育達到對人的道德影響才成為可能。一般來說,運用榜樣進行道德教育能給人們兩方面的道德影響,即行為示范與思想激勵。學習者選擇學習、模仿的內容聚集在榜樣人物的人格特征、勵志精神上。我們要想借助榜樣的力量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應該將榜樣的行為示范價值和思想激勵價值統一起來,這樣榜樣所傳遞的才是完滿的價值形象。
2 “五類三臺三心”的教育新思路
2.1 突出“五類”尋榜樣,挖掘典型
作為大學生,榜樣無不以認真學習、感恩孝順、獨立自強、團結奉獻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和時代主旋律。因此,在挖掘典型時,突出樹立“刻苦學習”“孝老敬親”“自強自立”“甘于奉獻”“助人為樂”這五大類榜樣。
樹立榜樣不求“高、大、全”,畢竟,平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才是社會的常態,也同樣是孕育榜樣的沃土。如:刻苦學習的榜樣,要求多次獲得獎學金并能積極輔導同學進步;孝老敬親的榜樣,要求孝敬父母和親人、勤干家務;自強自立的榜樣,要求勇挑家庭重擔,積極勤工助學,面對磨難表現堅強;甘于奉獻的榜樣,要求積極服務同學,表現突出;助人為樂的榜樣,要求關愛他人,長期堅持志愿服務。
2.2 抓住“三點”樹榜樣,引領風尚
青春榜樣的評選分為個人自薦、班級推薦、老師推薦、系部初評、學院復評五個階段。在樹立榜樣的過程中,要做到搭好支撐點、抓準結合點、挖掘閃光點,強調樹立的過程即是教育的過程。
2.2.1 搭好支撐點。把“青春榜樣”樹立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品牌列入每年工作要點,劃撥專項經費予以支持,制訂翔實的實施辦法,為活動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2.2.2 抓準結合點。堅持將樹立榜樣活動與學院創先爭優、學習雷鋒、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獎學金評定等活動相結合,通過頂崗實習、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不斷挖掘標兵、樹立典型。
2.2.3 挖掘閃光點。充分發揮團刊、團支部、班主任的作用,形成線索收集、人物采訪、事跡撰寫聯動工作機制。從榜樣的采訪、拍攝到事跡材料、頒獎詞的撰寫都由學生全程參與完成。
2.3 搭建“三臺”傳榜樣,弘揚先進
搭建“展示推介、教育宣講、思想交流”三個平臺,廣造聲勢,真正使榜樣在紙上有名、網上有影、會上有聲,引導青年學子定位青春坐標。
2.3.1 展示推介平臺。一是編輯出版《青春榜樣風采錄》,作為“精神食糧”分發各班級;二是網絡宣傳,學院、學工處、系部網頁和微博廣泛宣傳青春榜樣;三是制作專題宣傳欄和專版,展示榜樣風采。
2.3.2 教育宣講平臺。一是進課堂,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時專開一節黨課——“向青春榜樣學習,以實際行動入黨”,思政課教師也把榜樣的事跡寫入教學內容,編進教學課件;二是舉辦宣講會,青春榜樣分批做報告,到各班級宣講成長經歷和感悟;三是各班級召開“學習青春榜樣”主題班會。
2.3.3 交流指導平臺。青春榜樣每人對接聯系一個新生班級,擔任“班導生”,協助老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院還定期召開青春榜樣交流促進會,榜樣們互相學習,促進提高。
2.4 傾注“三心”育榜樣,傳遞力量
為確保評選出的榜樣能長期保持先進性,并激發其他學生學習榜樣、爭做榜樣,使得榜樣的力量得到有效傳遞,從生活上關心、政策上暖心、畢業后連心等方面入手,鍛煉和培育青春榜樣。
道德榜樣的影響力取決于與學習者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榜樣特點、道德榜樣的活動結果、道德榜樣例示的行為類型等因素。凡是能得到社會贊譽和獎勵的道德榜樣,多半會得到模仿,因為學習者(或模仿者)希望自己的行為也能得到社會贊譽,故公正合理的社會道德評價機制有利于社會的道德模仿。因而加大正面道德形象的宣傳力度并闡發其行為的價值、深化思想激勵價值,意義重大。同時,要選擇適當的方式,以在大學生中形成良好的榜樣示范效應,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