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真妮
“旗艦”一詞的本意是指海軍艦隊司令所在的軍艦,因艦上掛有司令旗,故叫“旗艦”。后來知名品牌公司用這個詞作為招牌店的名字,一般都是指該品牌專賣店中規模最大、地域最佳、銷售最旺、最能代表品牌精神及發展概念的樣品店。
一提到旗艦店,人們會和著名品牌、豪華、時尚、引領潮流這些概念聯系在一起。
比如香奈兒在東京銀座上的旗艦店號稱是銀色時尚炸彈和“玻璃宮殿”,耗資1.7億美元建成。
GUCCI在紐約第五大道上開的旗艦店,是它全球數百家專賣店中最豪華、最大的店,面積達4600平方米,墻面全是鏡面裝飾,黑色大理石臺階,金色扶手……極盡奢華之能事。
這次回國,驚奇地發現大連遍地都是旗艦店。
最初注意到這個現象是有天在街上散步,一個不算熱鬧的街道上,一個門臉很小的商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為它的招牌上寫的是:棒槌島海參旗艦店,再向旁邊一瞅,赫然是:獐子島水產品旗艦店。
顯然,“旗艦店”一詞在這里已被“洋為中用”。
后來我發現,大連幾乎所有賣海參的商店都起名為“海參旗艦店”。
大概最初這個行業里的某家企業選用了這個時髦的名字,結果其他店家不甘人后:你能旗艦,我就不能旗艦?造成了處處都是海參旗艦店的有趣畫面。
留心之下,陸續又看到了“茶葉旗艦店”“瓷磚旗艦店”“眼鏡旗艦店”“家用電器旗艦店”“助聽器旗艦店”……
這些商店不管怎樣還都有具體的商品出售,而“裝修公司旗艦店”“美容旗艦店”“母嬰中心旗艦店”“生物科技旗艦店”“灰指甲旗艦店”,就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了。
另一個被濫用的是“道”字。
日本“茶道”“花道”中的“道”是和“悟道”“修身養性”相關聯的,透著高深、講究、意境幽遠。
在國內,我看到足底按摩店稱為“足道”,洗浴中心叫“浴道”,一個發廊的名字叫“剪道”,舞蹈班叫“舞道”,某文化公司起名為“藝道”……
客戶問卷網站叫“問道”,研究股票的網站叫“股道”,游戲網站叫“勝道”……
這樣發展下去,各個行業都要變成“道”了。
干洗店可以叫“干洗道”,修理部叫“修理道”,肉店叫“肉道”,粥店叫“粥道”,拉面館可以叫“面道”,修指甲的叫“甲道”,美容店叫“美道”,律師樓改名叫“法道”,計算機公司要叫“機道”,搞房地產的叫“地道”,要飯的不叫“丐幫”要叫“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