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誠
【摘要】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對風險的防范和管理水平,其中主要包括,稅務管理、財務管理等等。這牽扯到企業的未來的發展市場及前景,因此當下各個事業單位對企業內部管理賦予了高度重視。雖然當下事業單位有了初步的內部管理制度,但是自從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事業單位的稅務等的風險控制管理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那么具體來講有哪些措施呢?本文將淺談營改增環境下事業單位的稅務風險及控制。
【關鍵詞】營改增 事業單位 稅務風險 內部控制 對策
一、引言
對于目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財政部門也是頒布了關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規范,雖然這在一定層面上指出了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可這些規范在各個事業單位的落實強度不夠,由此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違規操作,貪污受賄,違法處理國有財產等。實際上這些問題的出現并不是事業單位內部的問題,如果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通過讓員工們及時溝通,讓其樹立正確的稅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意識,那么事業單位整體的內部控制水平就會大大提升。因此,本文將簡要闡述營改增環境下事業單位的內部稅務風險及控制問題。
二、園林事業單位的稅務風險及控制的發展現狀
(一)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稅務風險控制意識不到位
如果一個事業單位的領導的稅務風險意識很薄弱,那么就會導致職工們對稅務管理等一些內部控制管理的概念非常模糊,由此就會出現預算人員安排不合理,以至于不能將公司經費進行合理的計算,由此給公司帶來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另外,事業內部只是將稅務管理看作是防止偷稅漏稅的管理方式,實際上事業部門缺少實際的針對稅務風險的管理措施。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事業單位對內部管理存在著不重視的現象,那么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就情有可原了。由于事業單位缺少對稅務管理的規章制度,由此導致的紕漏和經費計算出錯的現象是公司必須承擔的損失。另外,就是有的園林事業單位建立了相關的稅務風險管理,但由于其控制范圍小,效果差,導致很多項目沒有被計算進去,這不僅給事業單位帶來損失,也為社會帶來了損失。
(三)各部門信息交流不夠及時
以園林事業單位舉例,其大部分部門之間的溝通非常少,這樣就形成了各部門互相獨立的場景。例如,紀檢部門對稅務管理部門缺乏溝通,那么在進行監督檢查時就會收到很大的阻力,導致稽查不到位,貪污腐敗現象由此產生。
(四)外部監督監管力度不足
在事業單位的外部審計力度不能大時,那么企業稅務、財務等方面就會陸續出現問題時,外部審計的管轄范圍就會受到限制,由此就無法發揮監督的最大作用。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也非常重要,這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財務資金的預算。
三、營改增環境下事業單位稅務制度的影響
(一)稅制改革時間緊張并且任務繁多,事業單位準備不足
我國財政部門對“營改增”稅制改革非常重視,要求我國企事業單位,在和有限的時間內將稅務制度改革做到大范圍、深層次的落實。這使得我國很多事業單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不能將“營改增”稅務改革具有的重要意義發揮出來。另外,事業領導人員對于“營改增”稅制改革沒有深層次的認識,甚至有誤將稅制改革是加強稅收的一種手段,很明顯,事業單位不能未來實現“營改增”稅制改革而縮減企業的運行成本,以此來減輕企業賦稅的壓力。最重要的是面對“營改增”稅制改革,事業單位的財政部門沒有對事業內部進行具體的調查,這不僅加重了企業的賦稅,同時這對企業的長久發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二)事業單位對營改增稅務制度的落實操之過急
營業稅與增值稅有著很大的差異,增值稅的報批程序更加復雜,這會給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很多部門不知所措,找不到稅務風險管理的切入點。由此看出我國事業單位要想將稅制改革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必須要注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
(三)營改增稅務制度改革落實對事業單位稅負影響很大
事業單位中的日常業務涉及到繳納營業稅額非常多,主要包括房屋出租受益、服務類型受益等等。但是針對這些類似的業務在稅務制度改革前后變化是很大的。服務類型的服務是算入資金收入的,在稅改以后,類似房屋出租的業務是要算入納稅范圍中的,這就給清算人員帶來很大的預算變動。事業型單位服務類型收費主要來源于其他單位的課題研究費用,稅務征收標注有一定的課題經費標準,但有的需要進行稅務征收,有的不需要稅務征收,這樣如果依據調整后的稅率6%來計算的話,事業單位的賦稅程度必將呈現上漲趨勢。
四、針對事業單位稅務風險管理的策略
(一)加大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
事業單位需要一批高素質的財務人員來協助科研人員將經費在稅制改革以后做出精確的計算。從聘用、崗前培訓、績效考核等多個角度來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實力,為稅務制度改革夯實基礎。將持證上崗落到實處,要求只有持有從業資格證書和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才能擔任事業單位的稅務工作。另外事業單位要堅持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原則,邀請專業的財務人員到單位進行演講述預算的要點和技巧,將豐富的經驗傳遞給公司中的全體成員。同時也要讓公司中優秀的財務監管和稅務監管的代表去其他優秀的單位學習,將新鮮血液帶回到本公司。只有這樣,事業單位才能在改革中穩定長久的發展下去。
(二)加大事業單位的發票管理
發票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傳統的營業稅務制度下,事業單位僅依靠合同中的提阿偶按,進行營業稅發票的填制。但在稅務改革之后,事業單位需要印制增值稅,這與以往的發票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事業單位應予以高度重視。另外,對于事業單位的發票的管理模式也需要進行調整。增值稅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普通發票,一種是專用發票。這二者之間又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事業單位要依據目前的新形勢,制定發票管理條例,多角度的考慮發票管理工作,避免發票給事業單位自身帶來困擾,由此導致單位本身承擔稅務風險。
(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企業如果要想更好的適應稅務制度改革的新形勢,那么就有必要對增值稅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在我國的法律規范的要求下,合理、科學的對稅務進程統籌規劃。事業單位需要將管理工作的脈絡理清晰,創建出適合事業單位自身的責任制度,將責任和義務落實到每個人的肩膀上。同時需要設立具有較強稅務管理的部門和職位,并委任以專業能力較強的人去承擔相應的管理職位,實現項目成本和稅務本身的相互分離。另外還要將委任的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的考察,確保工作人員能在日后的稅務清算中做到不貪不占、不偷不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營改增”給事業帶來的影響是發人深思的,面對事業單位在稅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不足,我們應做將在事業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稅務監管制度,加大外部監督的力度,同時使得內部財務人員的素質得到明顯的提高,做到財務人員合理的將科研經費與其他業務往來的稅務資金進行精確的計算,有效的避免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同時使得事業單位內部信息流通起來,將外部監督和不控制相結合,將偷稅漏稅等違法現象扼殺在搖籃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事業單位適應稅制改革,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能夠昂首闊步,大展宏圖。
參考文獻
[1]張永麗.“營改增”下事業單位稅務風險及其應對策略[J].北方經貿,2016,03:75-76.
[2]張丹,王題.基于“營改增”背景下事業單位涉稅問題分析[J].中國商論,2016,22:173-174.
[3]馮雪清.營改增后的稅務風險與稅務籌劃[J].現代經濟信息,2013,18:310-311.